疤痕(小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一名鄉鎮幹部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描述了2003年某中原小城的稅費改革、非典事件、機構精簡等歷史風雲,有着一系列的情感衝突。小說借小人物之眼、耳、口、心,大量運用豐富多彩的細節,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揭示其主題。
作者簡介
鄧運華,湖北省作協會員,武漢市黃陂區文聯和作協副主席。出版有長篇小說《疤痕》,中、短篇小說發表於《長江文藝》《四川文學》《湖南文學》《芳草》等刊,散文隨筆發表于海內外上百家雜誌和報紙副刊。
內容預覽
(1) 逢九必變。就近拈來,公元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9年特大自然災害,1969年文革轉折點,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1989年學潮事件。而在1999年,早就被中外預言家斷定為災難年,甚至一時「末日」之說甚為流行。那麼,這一年,販城縣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的古怪事情? 販城是一座古老縣城,國家版圖上處於雞心位置,但在常見地圖中難以找到,這多少讓販城人產生幾分遺憾。然而,當地卻有說法叫作「無販不成城」,似乎包括省城乃至京城,都成了它的衍生物。悖論雖明,但究其細緻,也有振奮人心者如黎元洪。據傳黎大總統出生於販城以東六十餘里的一個村莊,原姓洪。他的祖父洪國堯是太平天國的重要成員,跟隨部隊攻克武昌後,他就留守在中原一帶。太平天國占領金陵並建都「天京」,後來被曾國 …… 過了兩天逢雙休,又正好是艷陽高照,將早春的寒氣掃去了大半。勇利早早地將他的小車開來迎接,大丫歡呼雀躍手舞足蹈。街頭買了東西後,車子駛入文化局宿舍大院。一開車門,花枝招展的二丫三丫拖長聲調叫喊大丫,也不理會幾個大人,三個丫頭瘋作一團。自清一行進了屋子,麗敏馬上迎來摟住劉小芹,嘰嘰喳喳個沒完,如久雨天晴後的兩隻麻雀,終於得到盡情歡歌的機會。自清首先進廚房,看池燕已拼好各種菜蔬,正在鍋內翻炒,其動作之有條不紊,卻有着撫弦擊缶之優雅。
眼前的池燕和自清兄弟仨是中學同學,彼此之間還比較親近。想當年,何德凱首先動了心思,他躍躍欲試,又受了另兩人的鼓舞,便對池燕鞍前馬後獻起了殷勤,從護駕保航發展到實施轟炸。當初池燕不為所動,直至她考入師範,德凱則就讀於電大。這期間德凱一如既往,三天兩頭穿梭於電大和師範之間,終於成功發動了諾曼底登陸,徹底扭轉了不利局面,直至最後的掠城拔地,功德圓滿。
三兄弟中,勇利中學畢業後應徵當了武警,除了練就一身好皮肉,還精通了社會上許多人情世故,上上下下都能鬧得水渾。臨退伍時指導員大加挽留,勇利卻成竹在胸婉言謝絕。回販城後依託他舅舅在縣建委負責的關係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步步為營滾大了雪團。婚姻上也不甘示弱,娶了曾名揚一方的美女穆麗敏。
回憶從前,江自清感覺只有他自己平淡無奇,大學期間就孤雁獨鳴,工作之後更是食無定所。漂泊怕了,經人介紹和小芹成了家。小芹雖說相貌不遜,但比起這靈氣端莊的池燕,卻似公雞遇上了鳳凰,霎時間就矮了半截。
自清正胡思亂想,池燕側目一笑,說:「自清餓了沒有?先去客廳坐着喝茶。」
自清笑道:「要說餓吧,廚房如此秀色可餐,不吃也罷。這茶嘛,『從來佳茗似佳人』,『不可一日無此君』,卻不得不喝!」說着話,一邊走了出來。
何德凱遞過一杯沏好的茶,笑吟吟說道:「還是老大風雅。都說女人天生就是要誇獎的,只是夫婦之間被雞毛蒜皮所困,漸漸麻木了口舌,嘴頭上讚美的話倒生疏了許多。」生得微胖的何德凱舉手投足之間不乏瀟灑自如,又能巧舌如簧,一看就是那種打得開收得攏的男人類型。
勇利在沙發上接過話頭嚷道:「罷了罷了,你們一個名牌大學,一個新聞工作者,接下來就要著學說當面臭我這個文盲了。」
自清放下茶杯,看着勇利說:「二弟你是省工的料,販城哪個不知道你大大小小的工地遍布全城?哪個又不知道你人情練達文友滿座?就連省城文聯美聯的那些名人都到你書房題字作畫。如今說儒商,只怕連儒款都可以說成你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