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集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田集镇原属阜阳县王化区田集乡,1953年划属阜南县张寨区,1979年成立田集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为田集镇。
田集镇,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位于阜南县城北约5公里。常住人口63789人(2017年) ,辖1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田集村。东岳村有72眼古井(俗称古井群,相传是战国时所掘)、七星桥。[1]
基本概况
田集镇位于阜南县城北约5公里,东接柳沟镇、许堂乡,西连赵集镇、王店孜镇,北靠三塔镇、柴集镇,南邻鹿城镇和省级工业园区。人口5.6万人,辖12个村委会,209个自然庄,348个村民组。镇政府驻田集村,距县城12千米。S202阜(南)阜(阳)公路纵贯南北,京九铁路从镇东穿过,北濒润河。东岳村有72眼古井(俗称古井群,相传是战国时所掘)、七星桥。
人文地理
地势平坦,地质情况较好,土壤为砂疆黑土类裂。田集镇是一个古镇,传承着中华文化,民情纯厚,邻里友好相处,干群关系融洽。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传说是大禹治水时疏通水道而形成的古润河,有相传春秋时期楚臣费无忌时修建的金銮殿遗址以及其所凿的72眼古井群,有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东岳庙遗址,有建于明朝时期的七星桥,有至今尚存的黄老谷堆庙。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每逢大型节日,这里唱戏曲的,玩旱船的,耍杂技的随处可见,一片热闹繁荣景象。其表现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历年平均降水量93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 216 天。[2]
历史沿革
原属阜阳县王化区田集乡,1953年划属阜南县张寨区,1979年成立田集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为田集镇。
老谷堆传说
原在七星桥东二十余米处老润河南岸拉鞭沟旁有一个大土谷堆,名老谷堆,东西长150米,南北宽80米。据当地老年人介绍,此谷堆原有5米多高,上有一座古庙和一眼古井。人们常在此烧香求神,解放后仍如此,屡禁不止。历经沧桑,谷堆上的庙、井早不存在。关于老谷堆的来历,传说有四:
黄巢墓。传说唐朝起义军领袖黄巢带领大队人马路过田集,在田集润河边七星桥处休息,其宝剑突然缓缓出鞘,黄巢大惊(据说黄巢的佩剑一出鞘必杀人),他暗想部队在此休息,剑为何出鞘呢?遂问:"此地何名?"乡民答:"此乃周文王降香之处的七星圣地。"黄巢听后大呼曰:"我命休矣,这是我杀人过多,天不容也!"有"黄巢杀人七千万,再劫难逃"之传说。当即持剑自刎。他的将士每人手捧一捧泥土,将他埋葬于拉鞭沟旁,形成了一个大土堆,故此为黄巢墓流传至今。
黄巢衣冠冢,黄巢率义军经田集,贫民黄宣呼冤,谓其父无辜被富豪殴毙,巢闻此虬髯怒张,在此安营下寨,尽擒当地害民元凶。后黄宣弃家从戎,转战四载,兵败泰山狼虎谷,巢自刎,宣携其衣冠归里,密埋于桥侧之河滩,而后众知此为巢之冠冢,争为培土,如巍巍如阜然,当地人民因感其恩,常酹酒以祭。
关索墓。传说三国时,西蜀五虎上将之首关云长死于麦城后,其三子关索为报父仇,带兵伐吴,一个劲地斯杀,参将问他:"少君侯,你将杀到何时为止?"索答:"我将杀到七星落地!"。数日后,杀到七星桥头,索问:"此地属谁?"土人答:"属魏"。索挥军上桥后,又问:"此桥何名?"土人答:"七星桥。"话罢,一支冷箭穿透索心,倒于桥上。士卒每人兜一包土,葬索于桥东润河南岸拉鞭沟旁,遂成一谷堆。谷堆东侧有一沟,名拉鞭沟,系索拉鞭而成。
花关索墓。说是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黄巢起义军占领焦阳(今之阜南的焦坡),唐僖宗发大兵围剿起义军,李克用手下青年将领花关索首先孤军突出,杀入起义军大营,被起义军击败。他带队自焦阳沿润河南岸向西败退,至七星桥东拉鞭沟旁,自感无法向主帅交待,拔剑自刎而死。士卒掘土葬花关索于拉鞭沟旁,遂成一谷堆。
金銮殿遗址
该遗址位于田集集东,占地25亩。对该遗址,民间至今尚有"四十九间朝王殿"的传说,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大夫费无忌见此地面岗背水,风光秀丽,就背着楚平王在此营建殿阁楼台四十九间。始称银安殿,后蓄谋篡位,图谋不轨,改称金銮殿。解放前后这里曾出土乌金、金耳坠、金条、银盒子等文物,地面至今仍残留不少红绿布纹瓦片。这些文物的出土,给该地涂上了古老的色彩,使人遥想联翩。
七星公园
七星公园位于阜南县中北部,田集镇与三塔镇交界处,距阜阳机场仅10公里,京九铁路、省道S202线阜阳至阜南的高速南阳大道贯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
园内老河道自然形成,弯弯曲曲。河水冲击而成的小岛巧夺天功,大小谷堆东西相应,小沟交错汇入润河,碧水蓝天确是一幅令人神住的天然公园。
公园占地1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为1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20米高黄巢塑像、黄巢墓、大殿、七星桥,自炎黄始至清朝一百个皇帝塑像的帝王城、中国历代名人塑像的名人阁、钓鱼岛、功德园、现代化的游乐场、温泉疗养中心等。园内绿树红花小径曲绕,1平方公里的水上游乐场配备各类游艇,水中养鱼,两岸垂柳,水杉景色宜人。七星公园是集旅游、度假、观光、纪念、朝拜、休闲、娱乐、养殖、垂钓、花卉培植、经济林开发、商业服务等为一体的娱乐场所。
七星桥
田集北一华里处的润河上原有一桥,名七星桥。明《正德颍州志》载:"在州南五十里跨润河水中生石七拳如北斗,土人架梁石上,通衢"。《阜阳县志》载:"七星桥,七孔,木梁面桥,颍州南五十里,以水中石子如北斗状,故名。"传说几千年前,小润河在田集北弯弯九曲,河水清澈见底,缓缓东流,水质优美,饮之甜润,令人爽心清目。不知何时河中忽然有七块青石摆如北斗星状,传说是天降。周文王曾专程来此降香,以谢天意。西晋时,人们在石上架桥,名七星桥。北宋时开国皇帝赵匡胤做皇帝前,曾押运粮草经此,待他做了皇帝后,又令人重修七星桥。原在七星桥南几十米处有一圣旨桥,不知何代皇帝为保护七星桥所封。凡过圣旨桥的文官必须下轿、武官必须下马。沧桑巨变,圣旨桥不知何时毁掉,二龙戏珠的石刻圣旨碑尚存完好。七星桥于1974年修阜地公路时被拆除。
高脚馍
高脚馍,是田集特有食品,已经流传一百多年。高脚馍选料严格,做工独特。首先要精选优质的小麦面粉和糯米酵子,用面粉和酵子和面发酵,把发酵的面经过多次揉和,制成馍坯,再进行发酵;然后把发酵好的馍坯,放在特制蒸笼里用适宜火候进行蒸制。蒸制出来的高脚馍比一般蒸馍个高,面硬,外表光滑似镜。馍瓤层次分明,可一层层揭着食用,入口微甜,口感极佳,食之不忘。
行政规划
田集村 东岳村 赵吴村 程寨村 张集村 杨寨村 任庙村 王大村 庞老村 赵老村 柳林村在镇东岳--长寿村地下 150 米和 800 米两个水层中,由国家地矿部门勘测验证,该地下水含有特、琪、俄、等 10 余种微量元素。其中偏硅酸、银等元素达到《国标》界限值白现已在七星公园东侧新开发的深 880 米温泉井。是最为理想的综合天然疗养之水,对风湿、皮肤及心血管病人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地下 150 米处所开发的"长寿"牌矿泉水系列产品运销省内外白位于矿泉水厂周圆的东岳长寿村--七十二眼古井群内的地下水所滋养的萝卜表现为皮薄、汁多、肉嫩、清脆甘润、生食胜水果, 外表内绿、常种不衰、久负盛名;芹菜为体长无丝,味美质脆。不仅是味美佳肴 , 还有降血压之功效。因此,至古以来长寿村人长饮长寿水无任何疑难杂症,可以延年益寿,该长寿村百岁以上老人就有六位,此村平均年龄 76.6 岁,远高于联合国规定的老年型国家和地区标准, 故而称之为--长寿村。[3]
经济状况
特色经济
优质的矿泉水资源:此区域位东岳村地带,所述的古井之水清澈甘甜,含有多种对人有益矿物质,常饮之无杂病,必长寿,用此水浇灌的蔬菜如:萝卜、芹菜等风味独特,享有盛誉。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视为一方圣地。为此东岳村也被人誉之为"长寿村",该村四世、五世同堂不乏少见,八九十岁老人照常下地耕作,百岁老人能穿针引钱做刺绣,慕名而来探访者无不为之惊叹。丰富的地热资源:我镇已在东岳村地下探明并成功开采出地热,抽出的水温度可达到42.6℃,该水质矿物资丰富,浴后滑爽,经常洗具有祛除百病,延年益寿这功效。走俏的健甜牌萝卜:凭借东岳萝卜皮薄、汁多、肉嫩、清脆、甘润等特点,生食胜水果,熟食可与各种荤素菜一起烹调,香味四溢,食之者无不颔首称赞。经过几年的努力,已成功注册成为"健甜"牌,远销省内外。
农村经济
多年来,勤劳的田集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农业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引导力度,农业实现连续5年增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在工业经济方面,我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形成服装、纸品、装饰、预制、农产品等多个加工群体,规模企业已达4家,年工业总产值上亿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镇共修建村村通水泥路38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庄庄通硬化路。12个村均建成医疗室,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总体状况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镇许多领域均取得可喜的成绩。09年被省评为"第三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先进单位"。我镇党委已连续8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委。[4]
发展优势
镇区域位置优势,交通便捷。大京九铁路纵贯全镇,新、老省道S202穿境而过,田任路、孙柳路东西连结,编织成全镇"井"字公路交通网。加之村村相通砖碴路,形成全镇交通网络,交通的便利,加之政府的示范引导,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已形成"东畜西菜中菌"的产业新格局。
我镇人杰地灵,商家云集。我镇历史优久,史话连篇,有七星桥、黄巢墓、东岳庙的遗址,有着春秋时期费无忌曾在东岳村登基坐殿面南为王的记载,更有着72眼古井传奇故事。地下蕴藏着优质的矿泉水和丰富的地热。加之田集镇人民勤劳好客,政通人和,田集成为一片投资热土,先后有万利麻纺厂,脱水蔬菜厂,矿泉水厂,木板加工厂,食用菌加工厂,特种养殖厂,皮革加工厂等十余家企业扎根田集;有河南天龙置业公司落户田集,计划三年内投资3000万开发温泉民族旅游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