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瓜瓣,又名冬瓜子 (《唐本草》) ,白瓜子(《本经》),瓜子、瓜瓣(《金匮要略》),冬瓜仁(《别录》),瓜犀(《荆楚岁时记》)。源自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种子。植物形态像冬瓜条。[1]
形态特征
食用冬瓜时,收集种子,洗净,选成熟者,晒干。
分布范围
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化学成分
种子含皂甙0.68%、脂肪、尿素、瓜氨酸等。
同属植物Benincasa ccrifera种子的脂肪油中含亚油酸62.3%,油酸21.9%,饱和脂肪酸15.6%,种子中并分离出少量腺嘌呤,胡芦巴碱等。
炮制
拣净杂质,用时捣碎。
或用文火微炒至黄白色。
置干燥处,防虫蛀及鼠咬。
性味
甘,凉。
归经
《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功效
润肺,化痰,消痈,利水。
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淋病,水肿,脚气,痔疮,鼻面酒皶。
- 《本经》:益气。
- 《别录》:主烦满不乐。
- 崔禹锡《食经》:利水道,去淡水。
- 《日华子本草》:去皮肤风剥黑皯,润肌肤。
- 《纲目》:治肠痈。
- 《本草经疏》:能开胃醒睥。
- 《本草述》:主治心经蕴热,小水淋痛,并鼻面酒渣如麻豆,疼痛,黄水出。
- 《本草从新》:补肝明目。
- 《本草述钩元》: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凡肠胃内壅,最为要药。
- 陈念祖:能润肺化痰,兼益胃气。
- 《山东中药》:治肾脏炎,尿道炎,小便不利,脚气,水肿。
- 《中国药植图鉴》:罨痔疾肿痛,或洗涤。
用法与用量
- 内服:煎汤,1~4钱;或研末。
- 外用:煎水洗或研膏涂敷。
宜忌
《别录》:久服寒中。
药材
干燥种子呈扁平的长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厘米左右,宽约6毫米。
外皮黄白色,有时有裂纹,一端纯圆,另一端尖,尖端有2个小突起,其一较小者为种脐;另一突起较大,上有一明显的珠孔。
边缘光滑(单边冬瓜子)或两面边缘均有一环形的边(双边冬瓜子)。
剥去种皮后,可见乳白色的种仁,有油性。
气微,味微甜。
以白色、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