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蓬莱阁 吴文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瑞龙吟·蓬莱阁这首词写景以抒家国之叹。除写眼前实景外,更用虚笔写情中之景,这情中景,有的化用典故,有的是联想创造,有的古今对比,总之所写之景均为表达其家国兴亡的题旨。
原文
吴文英〔宋代〕
堕虹际。层观翠冷玲珑,五云飞起。玉虬萦结城根,澹烟半野,斜阳半市。
瞰危睇。门巷去来车马,梦游宫蚁。秦鬟古色凝愁,镜中暗换,明眸皓齿。
东海青桑生处,劲风吹浅,瀛洲清泚。山影泛出琼壶,碧树人世。枪芽焙绿,曾试云根味。岩流溅、涎香惯揽,娇龙春睡。露草啼清泪。酒香断到,文丘废隧。今古秋声里。情漫黯、寒鸦孤村流水。半空画角,落梅花地。
译文
正是彩虹向下悬垂的时机。层层楼观冷翠玲珑,巍然耸立,五色祥云,凌空飞举。虬龙盘绕在城垣根际,西去的斜阳,照射半个市区。
站在高处远眺,所有风光尽入这凝神流睇。门巷之间车来马去,经历了富贵荣华的蝼蚁,真像是南柯一梦。秦望山如美女发鬟,古色中平添了淡淡愁绪,倒映历史画卷的镜湖,不知不觉物换星移,当时的明眸皓齿,如今去向哪里?
沧海桑田,劲风吹起,大瀛洲仙境,更显得清晰无比。山影里托出个琼壶,传说中的仙山从海上泛起,碧绿的大树枝叶扶疏,跟人世间相差无几。“枪芽”般珍贵的嫩茶焙制出诱人的绿意,“云根”的神韵,品尝后便令人神迷。山崖上泉水倾泻,瀑布般飞迸撞击,海面的龙涎香回旋搅动,海底娇龙也失去春天的睡意。草叶上露珠闪烁晶莹,有如啼泣时的泪滴。酒的香氛到何处才能停歇,是文人的丘垅,废隧的穴隙。古今的巨大变化,全都融入秋声传出的信息。情绪不要枉自低沉,面前是“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树”这种诗意。还有半空中传来,画角之声如诉如泣,还有《梅花落》这一笛曲,乐声回旋,落向茫茫大地。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吴文英初客绍兴时期的词作。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此词与《绛都春》之赋蓬莱阁灯屏不同,彼盛而此衰。疑此词作于宋亡之后,故中多吊古感慨语。(‘东海’三句)疑指宋亡而言,可为梦窗卒于临安破后之证。”吴文英生活在南宋灭亡前夕,杨铁夫认为他及见宋亡,《瑞龙吟·蓬莱阁》是在宋亡之后,吴文英亲见元兵攻入临安有感而作。这一点虽不能说已是定论,但作者已能痛感南宋灭亡在即则是不用置疑的。
赏析
这首词写景以抒家国之叹。除写眼前实景外,更用虚笔写情中之景,这情中景,有的化用典故,有的是联想创造,有的古今对比,总之所写之景均为表达其家国兴亡的题旨。
这首词分为三片,上片描绘了蓬莱仙境的背景。首先用“堕虹际”勾勒出蓬莱阁的壮丽景象,犹如彩虹从天而降,让人感受到它的气宇不凡。接着,“层观翠冷玲珑”描述了楼阁的玲珑剔透,高耸入云,有五色彩云萦绕,宛如仙境一般。“翠”字突出了楼阁四周多翠树环绕,“冷”字为楼阁增添了一份清冷之感,为接下来的描绘起了铺垫作用。“玉虬萦结城根”则说明蓬莱阁在绍兴城中,站在蓬莱阁上远望,可见野外澹烟迷濛,近可见市内斜阳沉沉。这景象喻国势颓危。
中片则描写了绍兴故郡的特异风光。“瞰危睇”承接上片的“澹烟”“斜阳”,让人触目惊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门巷去来车马”描绘了俯视时看到的街巷门前的热闹景象,却让人觉得好像梦游大槐树国,有南柯一梦之感。这中间寄托了人生如梦,盛事如云的感叹。“秦鬟古色凝怨”用拟人法将秦望山比拟成美女,更用移情法,将作者的愁情移在山峦之上,从而暗寓了山河变色之悲。
下片则由化用“沧海桑田”的故事,感叹世事沧桑,变化之大。“劲风吹浅”二句进一步描绘沧海桑田之变。“山影泛出琼壶”一韵,由化用典故感叹世事沧桑转笔写到眼前,由虚笔转入实笔,写蓬莱阁卧龙山的景色。“娇龙春睡”二句,以“娇龙”形容卧龙山,昔日春暖花开,如美人春睡,今日己是露草如清泪,一片凄然。此两句用对比手法,为下片兴废之叹作了铺垫。“酒香断到”一韵,由眼前饮茶联想到昔日文人雅士的饮酒,现如今,酒已断,香已无,连文人雅士之墓也早已荒废。眼前的一切都淹没在“秋声里”,从而抒发了家国之叹。“古今”二字,从历史的角度言家国之悲的深远。“情漫黯”一韵,此以傍晚秋景的萧疏、黯淡、凄凉比况国势衰微,抒发词人对国运日下的深深哀叹之情。“半空画角”一韵,最后以画角梅笛的凄切之曲调作结,含不尽之意在形象描写之中。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