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琵琶镇位于富顺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3公里,东临万寿镇,西临东湖镇,北临童寺镇,南与安溪镇隔江相望。辖19个农业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4502人(2017),幅员面积55.11平方千米。
2019年8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自贡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将原万寿镇青山村、建国村、洞上村和安溪镇顺江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琵琶镇管辖,琵琶镇人民政府驻河堰新街20号。[1]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琵琶镇因后山下有琵琶形水田而得名,
建制沿革
清置在城乡琵琶场保;
民国元年,为琵琶团;
民国23年,杜快团并入置琵琶乡;
民国24年,改乡为镇:
民国29年以后,置琵杜乡;
民国31年,划出杜快称琵琶乡;
1951年,分置富安、农共、理策乡;
1956,并三乡及协合乡部分称琵琶乡:
1958年,成立琵琶公社:
1959年,杜快公社并入称琵杜公社;
1961年,两社分置;
1984年,改公社为乡;
1995年,乡镇建制调整,将杜快乡并入定为琵琶镇。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有煤炭、石英砂、石灰石、沙石、矿泉水等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
旅游资源
琵琶镇境内有远近闻名的青山岭森林公园,森林茂密、植被丰富、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是旅游、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交通场镇
水、陆交通便利。富泸水泥公路穿境而过,沱江河流经镇域12公里,从水路可直达泸州。全镇19个农业村中有18个村通公路,总里程65公里,其中,水泥公路21公里,占32%。集贸市场4个,即琵琶场、杜快场、观音寺、石贡寺。琵琶场是琵琶镇中心场镇,面积100公顷,由老街和新街组成,老街保留江南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新街是一条200米长的商业步行街,集农贸市场、汽车站于一体,是琵琶镇集市贸易中心。
经济情况
2008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4698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农业增加值完成1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5.1%;工业增加值完成67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50万元;税收性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万元,比上年增长63%,超任务161.1%;全年转移劳动力16823人,劳务收入实现12025万元,比上年增长8.8%;工业发展速度较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93万元,比上年增长100%;2008年新增私营企业3户,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1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8%;农民人均纯收入4050元,比2007年增加255元。
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较快增长。
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9516亩,粮食总产量达14687吨。
畜牧生产发展迅速。自2007年,该镇被确定为生猪出口基地以来,至2008年止,共发展养殖户890户,养殖大户10户,带动了全镇生猪产业发展和其它养殖业发展。在巩固发展黑山羊养殖基地的基础上,新发展养羊大户8户,养兔大户1户,家禽养殖大户5户。2007年,全镇出栏生猪60000头,黑山羊5000只,肉兔6000只。在发展畜禽养殖的同时,加强了防检工作。防疫狂犬病218只、猪瘟24236头,圈舍消毒面达100%。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严格操作规程、检疫四到位,真正让群众吃上了放心肉。
产业发展有序推进。重点发展了四大产业。
枇杷产业。加强了土地、金竹、石柱等村1600亩枇杷林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培训指导。2003年发展的枇杷已进入盛产期,亩增收近3000元;
生猪产业。完成了890户的生猪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国家投资320万元,农户自筹720万元,建设了标准化的生猪圈舍、饲料房,带动了全镇生猪产业发展;
黑山羊产业。重点实施了青峰、楼阴、艾家3个村黑山羊小区建设,发展了养殖大户180户;
笋竹产业。一方面加强笋竹的生产管理,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笋竹效益。引进了竹笋收购商开展竹笋收购,到各村开展了竹笋加工技术培训2000余人次,保证了笋竹销售畅通,平均每亩笋竹实现增收150元;
甜橙产业。该镇在县水果办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土地村成片栽植甜橙800亩,成为该镇又一特色种植项目;
农家旅游休闲观光产业逐步兴起。2008年5月,四川远达集团在土地村投资250余万元,建成了一个高档次的星级农家乐,与新农村建设和枇杷林、桃园观光产业对接,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费者前往观光、度假、休闲、娱乐和品尝农家美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观光、会议、聚会、宴会的理想场所和新农村的产业亮点。
农业生产
全年粮食总产3.22万吨,同比增长11.9%。巩固发展枇杷林建设,重点发展黑山羊和芽菜、小米辣辣椒,在青峰、楼阴、艾家等村建立黑山羊养殖基地,新建标准羊圈203个,发展养殖大户403户。在土地、石贡村发展芽菜33.35公顷,在石贡、金竹村发展小米辣13.34公顷。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土地、金竹、石贡村66.7公顷枇杷林管理。实施青峰村扶贫新村、集雨节灌、红层找水项目。
财政税收
2005年,全镇累计完成财政收入76.5万元,超18%完成目标任务,比上年增加23.5万元,其中,税收性收入完成54万元,非税收入完成22.5万元。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76.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68.8万元。一般预算支出473.3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4.9万元。化解敏感性债务41万元,其中,教育“普九”欠款18万元,偿还政府办公楼建设资金15万元、敬老院建设款8万元。
招商引资
2005年,举办成功人士座谈会及投资说明会2次,参加自贡市第十三届市长联席会集体签约活动,引进企业4个,即富顺县天地人和沙石场、浩南沙石场、自贡市浩南养殖有限公司、富顺县长顺热磨纤维有限公司,总投资1000万元。
劳动保障
2005年,全镇劳动力转移1.72万人,其中,县外输出1.26 万人,劳务收入1.07亿元。培训农民工3602人,其中,引导性培训664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939人, 职业技能阳光工程培训123人,扶贫培训30人。开展维权救助3起,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20.3万元。
教育情况
2005年,琵琶镇有学校15个,其中,中学2个,小学13个,在校学生5210人。全镇小学毕业会考合格率99.5%,居全县第二名,初中升国家、省级重点高中105名,升普通高中145名。九年制学校学生谢飞以712分名列全县中考总分第二名。初中升学率在全县名列第二名。获县教育局教学质量一等奖。
医疗卫生
巩固农村医疗“便民网”和“监督网”建设,打击非法行医,检查食品药品,落实卫生院建设项目,完成建设规划。7月29日,开展生猪Ⅱ型链球菌防控工作,琵琶镇机关和富顺县帮乡单位57名干部,分赴各村开展防控工作,广泛开展宣传、普查、消毒、防疫,全镇发放宣传资料3.9万份,制作横幅21幅,书写标语700条,召开镇、村干部会10次。率先在全县开展圈舍通风透光工作,免费为农户圈舍安装通风窗1000个,琵琶镇猪链球菌防控工作得到市委书记唐坚高度评价。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抽调38名镇机关干部到村,开展禽流感防治宣传、登记、消毒和注射疫苗工作。狠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和参保基金征收,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75.5%。
农村建设
2005年,在青峰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存栏种羊10只以上示范户403户,其中,核心区85户,新建、改建标准羊圈203个,面积3300平方米,种植优质牧草10公顷,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改厕、改厨、改圈、改水井60户,改造破烂农房25户,移民建房13户,残疾人危房改造1户,红层找水打井1000口,修便民路4.5千米,机耕道5千米,修建跨度7米桥1座,整治山平塘8口,新建囤水田坎19根,青峰村基础条件、群众生活、村容村貌等得到很大改善。[2]
名胜古迹
据传,本地曾建有川主庙、观音庙、文昌宫、佛见寺、土地庙等庙宇20余座,但多毁于“文化大革命”中,现已难寻遗迹,唯留下“文昌”、“佛见”、“土地”等地名为证。2015年末,镇境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即通济桥及石坊、咸宜庄民居。
通济桥及石坊通济桥位于青峰村,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石桥横跨佛见河,条石建造,长40米、宽5.3米、高6.5米。桥身为3拱平桥,拱高5.2米,中拱跨度8.8米,边拱跨度7.5米,侧面有石刻龙头。石坊因桥而建,建于桥北20米处。石坊檐下雕刻人物花草图案,立柱、横坊题刻文字、楹联,其人物雕刻精美、生动,文字雕刻工整细腻。
咸宜庄民居位于琵琶场镇,修建于清代末年。民居属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为典型清代民居建筑。现存正堂屋1栋、侧房1栋。正堂屋五开间,隔墙用刻花木裙板相隔,上部开木花窗,屋脊残存泥塑脊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