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渔阳故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渔洋故居,位于桓台县新城镇城南村渔洋路北,张田路东,故址“长春园”。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馆址忠勤祠原是明万历十六年(1588)为纪念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距今400余年。据《山东通志》载:“长春园,明尚书王之垣建,后王士禛及故址增葺,名西城别墅”;《重修新城县志》载:“西城别墅,在城内西南隅”。可见,王士祯故居,是在长春园故址上修砌而成的。经“十年浩劫”,王士禛故居西北部花园部分已荡然无存,现还存南部住宅,主跨两套院落,计108间,其中跨院为欧式建筑风格。二十世纪末由新城镇粮所转交桓台县文化部门管理。一九九八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王渔洋故居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王渔洋故居前雕塑
清代杰出的济南诗人王渔洋(王士祯)

谁是王渔洋

王渔洋即王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他年少才丰,于诗词、文赋无所不擅。八岁能诗,十五岁著诗《落笺堂初稿》,十八岁中举,二十二岁成进士,二十四岁赋《秋柳诗》四章,名噪大江南北。二十六岁初授扬州府推官,后内迁京职,直至刑部尚书。他一生勤于著述,至老不倦,各类著作达三十六种,五百余卷,其诗论“神韵说”,影响深远,使其主持风雅达五十年之久,有“一代诗宗”、“文坛领袖”之称。

故居建筑

王渔洋故居整组建筑系砖木结构,分东西主跨两院,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馆内设7个展室和石刻园。其中石刻展室展出国家三级以上刻石185块;王渔洋生平展室,详细介绍了王渔洋历仕及吟咏不缀的一生。石刻园是在忠勤祠东跨院的基础上与古代园林建筑相结合修建的。园中有园,景中套景。元代礼部尚书,散曲家张养浩的“苍云”“振玉”两巨型太湖石和国家一级石刻“水月松风”亦在园陈列,供游人观赏。与忠勤祠毗邻的四世宫保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是国内仅存的砖坊,坐北朝南,气势雄伟,集古代建筑,雕刻,书法艺术于一体,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王渔洋纪念馆于1986年12月9日建馆并对外开放,199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定为山东省优秀社会教育基地,1998年公布为首批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渔洋纪念馆即忠勤词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宫殿式建筑。位于桓台县新城镇西南隅的新立村。原为纪念王士祯的高祖王重光而建。王氏后裔,将其视为家祠。根据《新城县志》记载,忠勤词以明万历戊子(1588 年)经始,已丑(1589 年)落成,距今已是四百余年历史。

明未清初祠盛时占地三十余亩,院内及广场参天松柏百余株,遮天蔽日,翠盖浓荫,气象庄严。有厅台、碑廊、制门、碑亭等。碑碣林立,松柏成林。大门外广场前有制门,制门青石柱上方刻有“诸侯戴露朝天” 圆雕。中间的石额是“登辛丑科进士王重光” 。青石柱上镌联句:“万里勤王忠侔日月昭青史,一身殉国气作出河壮紫 ”。广场边均为青砖砌就,条石压顶。制门至大门笔直的甬道。甬道旁建碑两座,一为砖造,一为石造。大门额为“忠勤祠”横匾。进大门为仪门,中门陈列世石匾额,“忠勤报国”礼部尚书吴山奉旨题写。向里是正厅大院。正厅五间,取中三间又出一厦,厅前设有月台,环以青石栏杆。东西厢房各配三间,皆前抱厦。大厅正前有两株合抱松柏两株,雌雄相依,苍劲挺拔,虬枝盘旋,蔚为壮观。 [2]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