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季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季友
出生 公元714年3月11日
国籍 唐朝
知名作品 《龙泽遗稿》
《四书要注》
《六经通义》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王季友幼年家道破落,遂与其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用功读书。王季友在22岁时便考中状元,并任御史治书。但因厌倦时政,无意与李林甫之辈为伍,王季友不久后返回到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名气亦响喝当时,杜甫、钱起、郎士元等人都与其有唱和之作。

简介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

生平

江西第一状元 王季友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丙子科,以"初试第三,复试第一"的成绩高中状元,早于《江西状元谱》认定的会昌三年(843年)状元卢肇。为江西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状元。

家世背景

其父王仪,字景肃,曾任丹阳太守,可能是王仪在任期间出了重大变故,致使王家家道中落,一家人失魂落魄地避居豫章(南昌)东湖,备受旁人的嘲笑和歧视。 王季友的家庭在出事之前看上去是不错的,父亲是封疆大吏,妻子是河东郡著名的柳姓家庭的小姐。但一切变化太快,猝不及防之时,一切荣华富贵成过眼烟云。从青云跌落尘埃的王家,生计也成了问题,以致王季友被迫做起了最简单的手工艺活--卖履,也就是卖草鞋,以换取绵薄的收入,维持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柳家知道自己女儿跟着一个倒霉的家伙在南方过着乞丐般的生活以后怒不可遏,他们决定中止这种无疑是羞辱他们门第的事件。在家族的胁迫下,柳氏不能与丈夫同甘共苦、患难终生,终于在王季友出门卖履之后,柳氏留下一纸休书,别他而去。

王季友回到破烂不堪的家时,似乎觉察到一丝异样,空寂无人的家中没有任何声响,只有一束从破屋空隙中投射进来的光线火辣辣地照射在一张纸上。有着不祥预感的王季友双手颤抖捧起了这张纸,这张纸明白无误地告诉他这段婚姻的结束。王季友的泪水滴落在休书上,墨迹边由此晕染开来而变得模糊,泪水滴落在地上,溅起一点点不易觉察的灰尘。

在一个清晨,王季友默默离开了东湖边的破屋,辗转来到了丰城株山脚下,在他仰慕的徐孺子隐居的地方,结茅而居,开垦荒地。伴随他的行李除了书之外,还有那一纸休书。他在这里勤劳耕作,发愤苦读,有时感时伤事,对酒当歌,歌中有汉息,有愤怒,也有期待。

多年以后的开元二十四年(736)三月,这一科的进士考试结束,一条消息迅速传遍各地,本科新状元,就是丰城客子王季友。举朝惊叹之余,河东柳家也骚动起来,气急败坏的有,后悔不迭的有,欢欣鼓舞的也有。他们又尝试恢复他们女婿的名份,但又怕遭到王家断然的拒绝而被人耻笑,况且打听到王季友在丰城已有了一位患难之妻陈氏,柳氏回来什么地位也未可知,事情就这样暂时搁置下来了。

王季友雁塔题名之后,受职御史台治书,旋即又因与权倾一时的李林甫之流不合而弃官而去。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出逃,北方领土大部沦陷。 在相对安定的江西,王季友依然过着且歌且饮的隐居生活。历经磨难的他已对官场感到厌倦,陈氏的去世引起他淡淡的忧伤,对故国的思念也使他魂牵梦萦,他多想国家一声召唤,回到北方的战场,去收复失地,抗击叛军。

一个月夜,茅屋外一阵犬吠之后,响起了清晰而略有些颤抖的敲门声,剥剥啄啄,似曾相识。王季友迟疑地起身,他明显感受到一种异样的气氛流贯全身,使久惯人生的他竟然莫名其妙地心跳起来。"吱呀"声后,在门外如水的目光下站立的,正是发妻柳氏。多年未见的她略有些老态,但仍不失大家闺秀的风韵。躲避战乱的颠沛流离,使她显得疲惫而憔悴。 凝望之际,泪水奔涌而出,模糊了两人的视线。两人抱头痛哭,一夜无眠,相互倾诉久别的思念。对妻子的仇恨与愤怒,随同那纸箱底的休书一同化为灰烬。没有这张薄纸的千斤重压,也许他会潦倒终生不思进取,何况,受到家族重压的妻子这么多年也不容易。

天宝十四年(755)四月,经左拾遗杜甫,左补阙岑参和礼部尚书崔灏等人的大力推荐,朝廷下诏起用王季友,他先后担任陕西华阴县郡,虢州录事参军,后来在江西观察使李勉幕中任洪州司仪,最后入朝任太子司仪即御史中丞。贞元十年(794),81岁的王季友与世长辞,归葬丰城林山龙泽坑智度寺后,赠豫章伯,妻柳氏附葬。

今天,在白镇株山脚下的墓冢中,我们只知道这里埋藏着一位状元,一位朝廷重臣,却不知道这里还埋藏着一个凄美曲折的爱情故事。此时耳边仿佛又响起王季友的挚友杜甫为他写的《可叹》的句子: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丰城客子王季友。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道看在手。贫穷老瘦家卖履,好事就之为携酒。明月元暇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本段作品

别李友季 栖鸟不恋枝,喈喈在同声。

行子驰出户,依依主人情。

昔时霜台镜,丑妇羞尔形。

闭匣二十年,皎洁常独明。

今日照离别,前途白发生。

注:喈喈,鸟声。

寄韦子春作山中赠十四秘书兄 出山秋云曙,山木已再春。

食我山中药,不忆山中人。

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

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

依依北舍松,不厌吾南邻。

有情尽弃捐,土石为同身。

夫子质千寻,天泽枝叶新。

余以不材寿,非智免斧斤。

杂诗 采山仍采隐,在山不在深。

持斧事远游,固非匠者心。

翳翳青桐枝,樵夫日所侵。

斧声出岩壑,四听无知音。

岂为鼎下薪,当复堂上琴。

凤鸟久不栖,且与枳棘林。

还山留别长安知已 出山不见家,还家见家在。

山门是山前,此去长樵采。

青溪谁招隐,白发自相待。

惟余涧底松,依依色不改。

代贺若令誉憎沈千运 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

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家唯有三家村。

村南村西车马道,一宿通舟水浩浩。

涧中磊磊十里石,河上淤泥种桑麦。

平坡冢墓皆我亲,满田主人是旧客。

举声酸鼻问同年,十人六七归下泉。

分别如何更此地, 回头不语泪潸然。

酬李十六岐 炼丹文武火未成,卖药贩履俱逃名。

出谷迷行洛阳道,乘流醉卧滑台城。

城下故人久离怨,一欢适我两家愿。

朝饮杖悬沽酒钱,暮餐囊有松花饭。

于何车马日憧憧,李膺门馆争登龙。

千宾打对若流水,五经发难如叩钟。

下笔新诗行满壁,立谈主人坐在席。

问我草堂有卧云,知我山储无 儋石。

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

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

宿东溪李十五山亭 上山下山入山谷,溪中落日留我宿。

松石依依当主人,主人不在意亦足。

名花出地两重阶,绝顶平天一小斋。

本意由来是山水,何用相逢语旧怀。

观于舍人壁画山水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湖中鸟。

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

古塞曲 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

日落沙麈昏,北河更一战。

骍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

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

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录自《全唐诗》648页)

青出蓝 芳蓝滋匹帛,人力半天经。

浸润加新气,光辉胜本清。

还同冰出水,不共草为萤。

翻覆衣襟上,偏知造化灵。

(录自《王氏宗谱》)

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 皇心不向晦,改日号中和。

淑气同风景,嘉名别咏歌。

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

历象千年正,醵醵四海多。

花随春令发,鸿度岁阳过。

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

作品评论

《河岳英灵集》

季友诗,爱奇务险,远出常情之外。然而白首短褐,良可悲夫!至如《观于舍人西亭壁画山水诗》:"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放出湖中鸟。"甚有新意。

《唐才子传》

工诗,性磊浪不羁,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白首短褐,崎岖士林,伤哉贫也!尝有诗云:"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又:"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观其笃志山水,可谓远性风疏,逸情云上矣。

《唐诗归》

钟云:此公有古骨古心,复有妙舌妙笔,然在盛唐不甚有诗名,为其少耳。又云:此君尤妙七言古,四诗骨色似岑嘉州,而笔舌松妙似过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诗体逼古,始为真诗,然必穷而后工。盛唐多困穷苦节之士,如王季友家贫卖履为生,致其妻恶而欲弃之。……其为诗皆冲淡自然,淡而不厌,往往为当时名流所推重。

师友诗传续录

王季友诗不多,在盛唐自是别调,亦非诸大家、名家之比。又如《箧中集》诸人,皆别调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