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牯岭街小剧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牯岭街小剧场

图片来自glt

牯岭街小剧场为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小剧场。是台湾首个规划为前卫剧场的表演公共场所,也是台北市第一个推动闲置空间再利用为艺文空间,并委由民间经营之场地。

历史

建筑沿革

牯岭街小剧场原址推测为台湾总督府医学校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前后兴建之连栋木造官舍,战后于1954年由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接收并增设第七分局。因台北市改制直辖市、行政区域调整,先后曾更名古亭分局、中正第二分局。

前栋现存可见二层砖造钢筋混凝土建筑部分,为因应第七分局增设于1954年在原木造官舍上新建,1958-1969年之间再扩建东侧后栋为三层楼厅舍。

1995年中正第二分局迁离至南海路与重庆南路的新建大楼,建物移交台北市政府新闻处管理。后经1997年、2000年两度依展演需求改造场馆。于2001年正式定名为“牯岭街小剧场”。小剧场空间共有三层楼,一楼为服务台大厅及剧场;二楼为艺文空间与行政办公室;三楼为排练场。今日一楼剧场后方仍保留三间拘留室。

2014年,因其保留战后衙署建筑特色,以及见证闲置空间再利⽤之政策实施与⼩剧场发展的历史,由台北市政府公告登录为历史建筑[1]

小剧场

陈梅毛江世芳鸿鸿等人成立“台北市小剧场联盟”,争取该地做为小剧场之用,1997年由台北市政府新闻处负责规划成小剧场展演空间

1999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成立,小剧场移交文化局管理,于2001年设立“中正二分局小剧场”,并正式对外公开征选委托营运管理单位。

2001年,由赵自强负责的如果儿童剧团经营管理,更名为“牯岭街小剧场”。2002年3月,牯岭街小剧场正式对外开放。

2005年7月起,由王墨林负责的身体气象馆统筹,策划及营运则由该剧场的经营管理处执行。

2018年,配合台北市政府办理历史建筑修复工程,剧场于1月1日起闭馆,工程于2018年10月开工至2020年6月完工。2020年8月由营运单位身体气象馆发起募资计画[2]。并于10月重启试营运,2021年获国家卓越建设奖最佳环境文化类优质奖。

影片

《突破-再突破》2020崇邦岭街小剧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