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牛山镇位于江苏省东海县境中部,总面积92.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92万亩,常住人口13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和平西路,在市政府驻地西南50公里处。始建于1957年,总面积90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人口11.7万,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均居全县第一位。[1]
自然资源
牛山镇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石安河经境内。主要矿产石英石、水晶石、西双湖水库位于镇境内西部,是县城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驻地建成区面积39.37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有和平路、牛山路、幸福路、振兴路、徐海路等。另外在原来老东海路上修建了东海北路步行街、东海南路步行街。通过城镇规划建设,牛山镇已是一个街道整齐、环境优美、高楼林的新兴城镇。东海火车站、汽车南站、汽车北站、及1路(通往石榴)、2路(通往石湖)、3路(通往温泉)、8路(通往汤庄)四条公交线路起点站均在境内。该镇有小学12所,东海县实验小学与和平路小学为省级实验小学,在校学生8002人,幼儿园7所,东海县幼儿园与东海县第二幼儿园为省示范园,入园幼儿960人,成教中心全年培训1800人次,国家级示范职业高级中学1所。东海电大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评定为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是江苏省电大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校。国家级高级示范中学1所,省级实验中学2所,东海二中是省三星学校。初中入学率、毕业升学率均为100%。驻地的东海县人民医院1995年被评为国家二等甲级医院同年9月还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卫生部命名为"爱婴医院",另外还有中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各一个。它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逢农历初四、十四、二十四、初九、十九、二十九有集市。农历二月二十四、三月二十四、四月二十四有传统庙会。
牛山镇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西行第一县--东海县县城所在地,1991年被评为江苏百家名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牛山镇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3.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1.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9元。近年来,牛山镇利用区位优势,大搞市场建设,开发工业园区。省级东海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城东高新科技园区、城南万花山私营工业园区、城西建材工业区、城北综合工业园区、城中市场贸易区已初步形成工贸一体的大工业大贸易大流通新格局。已进园区外资、内联项目91个。全镇现共有镇村企业605家,私营企业535家,三资企业9家,个体工商户6162个,出口生产企业11家,全年外资供货额9000万元,创汇200万美元。行业涉及冶炼、化工、电子、机械、光学、建材、食品、纺织、服装、工艺美术等20多类。东港针织集团的针织毛衫、乔博服装公司的衬衫、宏宇新能源公司的新型民用燃料、康达照明器材厂的卤素灯、冷反射灯,成优公司的水晶珠宝制品等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建成果蔬批发市场、装潢市场、建材市场、水晶市场、文化市场、苏鲁农机市场、旧货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8个,年交易牛山镇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有利于各类农作物生长,具有南北方兼容的作物生态环境。全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先后建成梨枣、雪梨、中华寿桃、花卉、温室蔬菜、稻麦制种和用材林等八大基地,占地规模逾万亩。农产品已从粗放生产型向深加工、创汇型转变,远销韩国、日本和香港。牛山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陇海铁路穿境而过,公路网络四通八达,距镇10公里的民航机场已开通京、沪、沈、穗等市班机。电讯事业日新月异。
行政区划
镇政府西与石湖交界,北与石榴镇为邻,东与驼峰乡接壤,辖牛山、英疃、郑庄、东蔡塘、茅墩、郇圩、张庄、汤庄、曹林、张谷、湖西、望东、望西、河西、贯庄、和堂、葛宅、西蔡塘18个村民委员会和东海、幸福、和平、钢铁、康园、徐海、牛山、站南、兴业、振兴、双湖、利民、北辰、果园、外贸巷15个居委会。因境内牛山而得名,牛山镇是一个新兴城镇。1957年秋县政府从海州迁至此处,1958年建立牛山镇,2000年6月新的区划调整和牛山乡合并,镇驻在西双湖水库东岸。[2]
经济建设
经济以一、二产业为主。2005年三大产业产值分别为1.03、2.44、2.29亿元。牛山镇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已形成针织服装、灯丝灯具、水晶珠宝、熔炼石英、建筑建材等五大产业链,现有独资、合资、内联、私营企业500余家,出口产品近3000个规模品种,产品远销美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拥有省级工业园区-东海县牛山镇万花山工业园区。现已建成三纵四横水泥路面,电信、水利、供电等设施配套齐全,并通ISO9000、ISO14001标准认证。园区可"一分钟到高速、十分钟到机场、一小时到港口"。进入园区的企业已达100多家,有南京雨润集团所属江苏福润、旺润肉食品加工生产的"福润牌"分割肉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并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康达照明电器生产的"万花山牌"环行高效加热卤素管远销到日本、韩国、美国畅销国际市场,还有年产2000吨电缆的苏源电缆公司、年产1万吨铁件的苏源线路器材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山芋、花生、小麦等。有800公顷农作物被声命名无公害化生产基地,还有中华寿桃园和四季花卉基地等特色种植。
产业特色
科技特派员
东海县牛山镇科协为帮助农民解决学科技难、农产品生产销售难、增收难等问题,在县委组织部、县科协的策划帮助下,借助福建兰坪的"科特派"经验,选派11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全镇18个村挂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该镇下乡"科技特派员"的主要任务是加大农业优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的转化应用步伐,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百名"科技特派员"由组织部门、科协按条件从镇机关、科技、农业、畜牧、农机等部门精心选派,他们每月在所驻村工作不少于10天,组织单位不定期下村进行督查,确保活动收到实效。驻郇圩村两名"科技特派员"不仅定期为农民培训实用技术、印发技术资料,还通过网络发布该村500亩"中华寿桃"丰收信息,让南京、苏州等地经销商直接到桃园收购。"科技特派员"已为群众传授实用技术40多项,维修大中型农机112台套,引进优质小麦良种15万公斤,推销山芋、花生、瓜果等农产品近5万公斤。
苏北最大蛋鸡养殖场
牛山镇将建成总投资1800万元,占地60亩,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的苏北最大蛋鸡养殖场,项目建成后,可容纳20万只美国海兰蛋鸡,年产商品蛋600万公斤,创产值3700万元,实现利润360万元。
职介的"牵头羊"
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牛山镇配合县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充分发挥公共职介推荐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牛山镇在晨鹰服饰、中复连众集团等企业提供空岗信息5000多个,办理求职登记4600人次,成功推荐就业3950人次。
工业发展
新世纪石英制品责任有限公司
东海县新世纪石英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26号,公司位于227省道东侧的东海县万花山私营工业园区。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资产总值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00万元,年产值过1000万元。公司主要经营石英管,高纯石英砂和卤素灯具三大系列。石英管:透明管,乳白管,无臭氧管,滤紫外线管,低羟基管和滤紫外线低羟基管;石英砂:高纯度石英砂;卤素灯:远红外线卤素发热管,碳素纤维发热管,单双端金卤灯,杀菌灯和碘钨灯。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其规格各不相同,可根据客户需要自行调整,现产品主要销往广东上海浙江及韩国和日本。
牛山镇水晶行
该公司是流水线生产产线,从原料到加工到上市都是该公司各个产线的员工尽心与汗水的结晶。我们中国聚宝水晶工艺礼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天然水晶加工、设计、雕刻为一体的专业公司。主要产品为水晶手链、水晶挂件、水晶摆件、水晶把件和水晶大雕刻件,原料等等。主要为实体店铺和做网络销售的客户提供货源。经营的范围很广。如:雕刻件有佛像、十二生肖(全套和单个)、招财饰物、镇宅风水摆件、等等。可以根据要求定做。手链有天然白晶、茶晶、紫晶、黄晶、绿晶、双色晶、钛晶、发晶、碧玺、红水晶、玛瑙、石榴石、锆石各种规格与款式的手链等等。
民俗文化
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它们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根。而在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等。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们还在寺、观中举办道场,定期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而这些宗教活动逐渐世俗化,也就是说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这种变化,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在宗教界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助下,使庙会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虽然这一时期的庙会不论从其数量还是规模,在全国都已形成蔚为大观的局面,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庙会的真正定型、完善则是在明清以至于近代。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