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胸竹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灰胸竹鸡 |
中文学名:灰胸竹鸡 |
灰胸竹鸡[1](学名:Bambusicola thoracica)为雉科竹鸡属的鸟类,俗名华南竹鹧鸪、泥滑滑、山菌子、竹鹧鸪、普通竹鸡。灰胸竹鸡喙黑色或近褐色,额与眉纹为灰色,头顶与后颈呈嫩橄榄褐色,并有较小的白斑,胸部灰色,呈半环状,下体前部为栗棕色,渐后转为棕黄色,肋具黑褐色斑,跗跖和趾呈黄褐色。上体黄橄榄褐色。眼淡褐色;嘴褐色。雄鸟脚上有距。分布在台湾以及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北达陕西南部、西至四川盆地西缘、东达福建,主要栖息于山区、平原、灌丛、竹林以及草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中国南方特有种。引种至日本。
形态特征
雄鸟额与眉纹灰色,有时额不为灰色而与头顶同色。眉纹粗著而长,向后一直延伸至上背。头顶和后颈橄榄褐色,具不甚明显的暗褐色纹。上背灰褐色,具不甚清晰的暗褐色虫蠹状斑和栗红色块斑;颊、耳羽及颈侧栗棕色;肩和下背橄榄褐色,密布黑色虫蠹状斑,并具有栗红色块斑和白色斑点。腰、尾上覆羽、翅上大覆羽和中覆羽以及三级飞羽橄榄褐色,密布黑色虫蠹状斑;腰和尾上覆羽末端中部缀一细的黑褐色点斑,有的点斑前部为淡栗色,后部为黑色;三级飞羽和大、中覆羽端部缀有棕黄色与栗色斑;大覆羽并具棕色端斑。初级飞羽、初级覆羽和次级飞羽暗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基部棕色,杂有黑色斑点;次级飞羽末端和外翈边缘淡棕色,具橄榄褐色斑点。中央尾羽红棕色,密杂以黑褐色和淡褐色虫蠹状横斑,外侧尾羽几纯红综色。头、颈两侧,以及颏、喉栗红色,前胸蓝灰色,向上伸至两肩和上背,形成环状,环后紧缘以栗红色,后胸、腹和尾下覆羽棕黄色。两胁缀有黑褐色点斑或横斑。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稍小,且跗跖无距。虹膜深棕色或淡褐色。嘴黑色,跗跖和趾绿色或黄褐色[2]。
生活习性
习性:常成群活动,群由数只至20多只组成,冬季结群较大,繁殖季节则分散活动。每群有固定的活动区域,取食地和栖息地较固定,领域性较强。通常在天一亮即开始活动,一直到黄昏。晚上栖于竹林或树上,常成群在一起栖息,头朝向同一方向。天冷时群间个体靠得较紧,常栖于同一树枝,天热时个体间距离拉大,或分别栖于几个树枝。多数时候都在地面草丛中活动,常成行在草丛中穿行,并发出'Sha,Sha'的声响。受惊时则藏匿于草丛中不动,一般很少起飞,当人迫近时才突然飞起,群体分散飞向各方,飞行迅速,两翅扇动较快,但不高飞,通常紧贴地面飞行,而且不持久,飞不多远又落入草丛。有时也急飞上树,特别是当被猎犬追击时。有短距离的季节性的垂直迁徙现象,夏季常上到山腰或山顶,冬季则下到山麓平原。
食性: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幼芽、嫩枝、嫩叶、果实、种子、杂草种子、谷粒、小麦、豆类等植物和农作物种子为食,也吃蛾类幼虫、步行虫、瓢甲、小马陆、蝗虫、蝗蝻、蚂蚁等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叫声:刺耳的"people pray, people pray, people pray"叫声[3]。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竹林、灌丛和草丛中,也出现于山边耕地和村屯附近。
生长繁殖
竹鸡每年3月份进入繁殖期,此时由群栖转为分散活动。雌雄鸟亦开始不断发出响亮的求偶叫声,很远即能听到。雄竹鸡具有独个占地行为,在其领域内,不许其他雄性同类入侵,所以常发生争斗。产卵在4~5月份,在茂密的灌丛、草丛、竹林地面营巢,内铺树叶、干草等物。每窝产卵7~12枚,卵重15克,呈暗乳色或淡褐色,具棕色细点和浅灰色斑。由雌鸟孵卵,孵化期为16~18天,最长可达20天,雏鸟为早成鸟,出壳后即可与成鸟一起奔跑、觅食[4]。
分布范围
灰胸竹鸡在中国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和台湾亚种。前者终年留居长江以南地区,北抵陕西南部,1919年引入日本,现分布很广,后者仅限于台湾省。指名亚种为中国中部、南部、东部及东南部的常见留鸟。台湾亚种为台湾留鸟。
中国南方特有种。引种至日本。仅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北达陕西南部,西至四川西部和北部、云南、贵州,南至台湾省,为中国特产鸟类。
亚种分化
序号 | 中文名称 | 拉丁学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1 | 灰胸竹鸡指名亚种 | Bambusicola thoracica thoracica | Temminck, 1815 |
2 | 灰胸竹鸡台湾亚种 | 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 Gould, 1863 |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
视频
灰胸竹鸡肥啾啾的,结伴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