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灰柯(学名:Lithocarpus henryi (Seem.) Rehd. et Wils.)是壳斗科,柯属乔木,高达可达20米,芽鳞、枝、叶无毛。叶片革质或硬纸质,狭长椭圆形,顶部短渐尖,支脉不明显,雄穗状花序单穗腋生;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壳斗浅碗斗,包着坚果很少到一半,小苞片三角形,伏贴,位于壳斗顶端边缘的常彼此分离,覆瓦状排列;坚果顶端圆,常有淡薄的白粉,8-10月开花,次年同期果成熟。
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生于海拔1400-2100米山地杂木林中,常为高山栎林的主要树种。
该种种仁可酿酒;树皮及壳斗可提取栲胶;木材坚实,供造船及家具等用。
- 中文名:灰柯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 目:山毛榉目 Fagales
- 科:壳斗科 Fagaceae
- 属:柯属 Lithocarpus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芽鳞无毛,当年生嫩枝紫褐色,二年生枝有灰白色薄蜡层,枝、叶无毛。[1]
叶革质或硬纸质,狭长椭圆形,长12-22厘米,宽3-6厘米,顶部短渐尖,基部有时宽楔形,常一侧稍短且偏斜,全缘,侧脉每边11-15条,在叶面微凹陷,支脉不明显,叶背干后带灰色,有较厚的蜡鳞层;叶柄长1.5-3.5厘米。
雄穗状花序单穗腋生;雌花序长达20厘米,花序轴被灰黄色毡、毛状微柔毛,其顶部常着生少数雄花;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长约1毫米,壳斗浅碗斗,高6-14毫米,宽15-24毫米,包着坚果很少到一半,壳壁顶端边缘甚薄,向下逐渐增厚,基部近木质,小苞片三角形,伏贴,位于壳斗顶端边缘的常彼此分离,覆瓦状排列;坚果高12-20毫米,宽15-24毫米,顶端圆,有时略凹陷,有时顶端尖,常有淡薄的白粉,果脐深0.5-1毫米,口径10-15毫米。花期8-10月,果次年同期成熟。树高约20米的树皮厚达10毫米,外皮暗灰褐色,不开裂,内皮淡褐色,脊棱明显突出。
主要价值
灰柯木材为散孔材,纹理斜,结构均匀,耐腐耐磨,油漆及黏胶性能良好,切面有光泽,心材红褐色,材质坚重,很少翘裂,是建筑、家具、农具等的优质用材;其木材燃烧时无浓烟,无异味,火力旺,耐燃烧,热值高,灰柯柴碳是优良的薪炭材。
果实含淀粉27%-36%,可作淀粉原料、禽畜饲料和酿酒原料,100公斤种子干品可酿50度白酒27-30公斤。灰柯树皮和壳斗富含单宁,是提制染料和栲胶的原料。
灰柯还有较好的涵养水源的功效,其根系有菌根菌,能改良土壤。
物种区别
该种外貌与港柯相似,主要区别在于该种的雄花序为单穗腋生,港柯的则是典型的下宽上窄的穗状圆锥花序(总花序轴无顶芽),又该种的小枝有一层半透明灰白色薄蜡层。
生长环境
灰柯喜温热多雨的气候,不耐严寒,但能耐长时间0℃左右的低温及一般冰雪,在长江以南地区可以露地安全越冬。在自然分布区的年平均气温19-22.1℃,年降水量1400~1800毫米。,灰柯多生长在由砂岩、页岩、花岗岩等母质发育成的酸性土壤上,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在瘠薄干旱的土壤上长势很差。为耐阴树种,幼树更耐庇荫,在混交林中为下层林。生长速度中等,萌芽力极强,皆伐或间伐均能萌芽成林。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中国分布江苏南部、浙江、江西、安徽南部、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在广西主要分布于梧州、贺州、玉林、桂林和柳州等地,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的森林中。
繁殖方法
采种
母树选择15年生以上干形通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当果实表皮由青色变为栗褐色或暗紫色时,即可采收。可在树上采摘成熟的果实,也可在地上及时收集落地的新鲜果实。采集后不宜堆沤,忌日晒。如需远途运输,经湿沙拌种后用竹筐装运,可防止发热和干燥,到达目的地后及时播种或沙藏。[2]
种子千粒重约1800克,每千克种子可育苗500-600株。灰柯种子有短期休眠现象,不宜随采随播,一般沙藏至翌年3月播种。种壳坚硬,不易吸水,可用湿沙贮藏催芽,发芽率约70%。
育苗
容器苗的营养土用75%的黄心土加24%的火烧土、1%钙镁磷肥。
营养袋用规格为10厘米×5厘米的塑料袋。移苗到容器袋时应剪去过长的胚根,保留胚根长2-3厘米,或将经催芽处理的种子置于容器中,覆土1厘米,浇足定根水,搭遮阳篷。幼苗需加强水肥管理,10-11月方可拆除遮阳篷在全光照下培育。当1年生苗高30-50厘米、顶芽完好、根系发达、无病害时,可出圃造林。
栽培技术
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的山坡下部或沟谷两旁的酸性土壤,不宜在干旱瘠薄的山顶或山坡上部造林。
整地多采用带垦或挖穴,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30厘米。造林前1个月回穴,每穴施复合肥150克和钙镁磷肥150克,与底土充分拌匀回填至稍凸出地面。种植时间以2-4月雨为宜。
起苗前一天淋透水,起苗后修剪苗木1/3-2/3的叶片,栽植时做到舒根、苗木端正,分层放土踩紧,覆盖松土。可与马尾松、杉木和红锥等树种异龄混交,效果很好。
灰柯耐庇荫,幼苗与萌芽条在林下也能正常生长,对杂草抗争能力很强。人工生产造林后前3年应铲草和施肥抚育,每次每株施复合肥100-150克。也可以在新造林地间种玉米、黄豆、木薯等农作物,以耕代抚,可连续间种2年。
病虫防治
采种时,为防止蛀虫产卵危害,贮藏前可混少量杀虫粉剂,用塑料袋包裹数日,闷死虫卵及幼虫,也可浸泡于清水中数日杀虫,捞出晾干表层再混沙贮藏。
主要虫害是介壳虫,可用生物防治,以澳洲瓢虫来防治介壳虫。
化学防治可用氟乙酰胺甲胺磷2000-3000倍液喷杀。
主要病害有煤烟病,可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或有机硫制剂喷洒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