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灯心草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灯心草科Juncaceae,单子叶植物,共9属,400种,大部产温带和寒带的湿地上,我国有Juncus和Luzula2属,约80种,全国皆产之,南部较少,其中灯心草可编席,髓心入药或为灯心。草本,有匍匐状根茎和直立、单生的茎;叶扁平或圆柱状,有时退化为膜质的鞘;花两性,绿色或稍白色,排成腋生或顶生的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片6,2轮,颖状;雄蕊6,稀3枚;子房上位,1-3室,有胚珠多数(Juncus),或1室而有胚珠3颗,果为蒴果,分裂为3果瓣。

灯心草科本科特征

灯心草科多年生或稀为一年生草本,极少为灌木状(如灌木蔺属 Prionium)。根状茎直立或横走,须根纤维状。茎多丛生,圆柱形或压扁,表面常具纵沟棱,内部具充满或间断的髓心或中空,常不分枝,绿色。在某些种类茎秆常行光合作用。叶全部基生成丛而无茎生叶,或具茎生叶数片,常排成三列,稀为二列(Distichia 属和 Oxychloe 属);有些多年生种类茎基部常具数枚低出叶(芽苞叶),呈鞘状或鳞片状;叶片线形,圆筒形,披针形,扁平或稀为毛鬃状,具横隔膜或无,有时退化呈芒刺状或仅存叶鞘;叶鞘开放或闭合(Prionium 属和Luzula 属),在叶鞘与叶片连接处两侧常形成一对叶耳或无叶耳。花序圆锥状、聚伞状或头状,顶生、腋生或有时假侧生(即由一直立的总苞片将花序推向一侧,此总苞片圆柱形,似茎的直接延伸);花单生或集生成穗状或头状,头状花序往往再组成圆锥、总状、伞状或伞房状等各式复花序;头状花序下通常有数枚苞片,最下面1枚常比花长;花序分枝基部各具2枚膜质苞片;整个花序下常有1-2枚叶状总苞片;花小型,两性,稀为单性异株,多为风媒花,有花梗或无,花下常具2枚膜质小苞片;花被片6枚,排成2轮,稀内轮缺如,颖状,狭卵形至披针形,长圆形或钻形,绿色、白色、褐色、淡紫褐色乃至黑色,常透明,顶端锐尖或钝;雄蕊6枚,分离,与花被片对生,有时内轮退化而只有3枚;花丝线形或圆柱形,常比花药长;花药长圆形,线形或卵形,基着,内向或侧向,药室纵裂;花粉粒为四面体形的四合花粉,每粒花粉具一远极孔;雌蕊由3心皮结合而成;子房上位,1室或3室,有时为不完全三隔膜(胎座延伸但不及中部);花柱1,常较短;柱头3分叉,线形,多扭曲;胚珠多数,着生于侧膜胎座或中轴胎座上,或仅3枚(地杨梅属),基生胎座;倒生胚珠具双珠被和厚珠心。果实通常为室背开裂的蒴果,稀不开裂。种子卵球形、纺锤形或倒卵形,有时两端(或一端)具尾状附属物(常称为锯屑状。在地杨梅属则常称为种阜。);种皮常具纵沟或网纹;胚乳富于淀粉,胚小,直立,位于胚乳的基部中心,具一大而顶生的子叶。染色体:通常染色体基数是:地杨梅属x=6;灯心草属x=20 。[1]

灯心草科地理分布

灯心草本科约8属,300余种,广布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热带山地也有。常生长在潮湿多水的环境中。本科最大的灯心草属和地杨梅属,广布于北半球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其余几个小属则产于南半球。我国有2属93种,3亚种和13变种,全国各地都产,以西南地区种类最多 。

灯心草科下级分类

我国有2属,分别为:

地杨梅属Luzula

灯心草属 Juncus

灯心草科亲缘关系

灯心草科的系统位置,学者们的见解尚不一致,有些人认为灯心草科与百合科有密切关系,可能与鸭跖草科一类同源于百合科的原始类型。另一些人根据关于气孔(器)和导管分布的资料,不同意上述见解。灯心草科的特点在于导管通常出现在所有的营养器官(根、茎、叶)中和具有2个副卫细胞的气孔。根据这两种情况,灯心草科类似于鞘叶草科(Restionaceae)、莎草科和禾本科,而明显地不同于百合科,因为百合科没有副卫细胞,而且导管主要限于根部。

灯心草科应用价值

本科植物有少数种类供药用及编织器具,如灯心草(Juncus effususL.)的茎髓供药用或做灯心枕心等,皮供编织

从灯心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在结构上具有独特性和光谱学的特征,该类成分在抗癌、抗菌及抗氧化方面作用明显 。

灯心草科部分植物可以作为观赏草,用于各种生境造园.[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