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潮汐表是一个科技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潮汐表是潮汐预报表的简称,它预报沿海某些地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每天潮汐情况。
历史文献来源
中国唐代窦叔蒙在《海涛志》一文中提出了根据月相推算高潮时刻的图表法,这是保存下来的介绍潮汐预报方法的最早的文献,大约比英国的《伦敦桥潮候表》早400年。19世纪60年代末,英国开尔文和G.H.达尔文等人提出了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后来还设计和制造了机械的潮汐推算机,使潮汐表的编算工作得到迅速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在潮汐推算工作中。
主要内容
潮汐表一般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通常有高潮和低潮的时间和潮高,有的港还有每小时的潮高)、附港差比数、潮信和任意时刻的潮高计算等内容。
主港逐日预报表
潮汐现象可视为由许多不同周期的分潮叠加而成,故任意时刻的潮高可表示为平均海平面在潮高基准面上的高度,表示 分潮的圆频率,为交点因子,d为格林威治开始时的天文相角,H和为分潮的调和常数──振幅和迟角。这样,求出的该港的潮汐调和常数,就能算出该港的高潮和低潮的潮时和潮高以及每小时的潮高,作出逐日预报表。
港差比数
差比数包括潮时差、潮差比和潮高比,是根据主港和附港的潮汐资料统计得到的,也可由主港和附港的潮汐调和常数算得。差比法是利用主港的潮汐预报来预测附港潮汐的方法。欲求得某附港的高潮和低潮的时间,只须将主港的高潮或低潮的时间加上此附港的潮时差即得;欲求得附港的高潮和低潮的潮高,可利用潮差比或潮高比进行计算。
潮汐信息
港口的。在半日潮占优势的港口,通常列有各港的平均高潮间隙、平均大潮升(大潮平均高潮高)、平均小潮升(小潮平均高潮高)等潮汐特征值;在全日潮占优势的港口,一般列出回归潮和分点潮的潮汐特征值,可用以计算各港口大概的潮时和潮高,并了解附港的潮汐特征等。
任意潮时或潮高的计算
在潮汐表中,通常附有便于计算的图卡和表,应用于已知高潮和低潮的情况下,计算高潮和低潮之间任一时刻的潮高或出现任一潮高的时刻。此外,有的潮汐表还附有各港口主要分潮的调和常数,或概略介绍附近海区的潮流。
参考文献
- ↑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的你知道有多少个嘛?,搜狐,2022-08-14
- ↑ 汉语的发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会说汉语吗?,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