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演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2020.03.03 武汉肺炎是冠状病毒感染,主要也是感染呼吸道,所以造成的症状跟流感相似,连医生也都要很谨慎、过去以旅游史为筛检高标准,但目前已有社区感染源头,连台湾感染症医学会理事长黄立民都坦言“很难分辨,即使是医师都很难。”。
  • WHO公布新冠病毒患者10大主要症状 :
    • 发烧 87.9%;干咳 67.7%;倦怠 38.1%;有痰33.4%;呼吸急促 18.6%;肌肉或关节痛14.8%

喉咙痛 13.9%;头痛 13.6%;发冷11.4%;恶心或呕吐5%;

    • 症状表现和流感差不多,但根据中国专家锺南山和其他37位医生专家联名发表论文,过去进行回顾性研究。
    • 结果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可达到24天。
    • 新冠病毒可藉家族群族感染、无症状感染者传播,同时也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存在。

演绎(Deduction)意思是铺陈、表现,比喻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汇出另一命题的过程,由一般原理推演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 1.推演铺陈。
  • 2.由一般原理推演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 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 与“归纳法”相对。推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是一种确实性推理。
  • 运用此法研究问题,首先要正确掌握作为指导思想或依据的一般原理、原则;其次要全面了解所要研究的课题、问题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然后才能推导出一般原理用于特定事物的结论。

演绎推理的形式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在教育工作中, 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设计和进行教育与教学实验等,均离不开此法。

演绎法与归纳法的逻辑推论

  • 演绎法--逻辑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提二个最基本的方法:正断法与逆断法。
  • 正断法的推理前提为“甲则乙”,即若甲条件满足,则乙一定成立。我们可举例如下:
    • “凡人皆会死”是我们接受之前提。依此前提,孔子是人,所以孔子必死。
    • “所有鸭有脚”是我们接受之前提。丑小鸭是鸭,所以丑小鸭有脚。
  • 逆断法的推理前提为“甲则乙”,那么若乙不成立,则甲一定不成立。举例如下:
    • 若我们接受“凡吃辣椒的都会面红”的前提,那么他没有面红,所以他没有吃辣椒。
  • 演绎法的特点为:若前提真,则结论必真;
    • 但前提若假,则结论也会是假的。
    • 例如:在“凡是建中的学生都是好学生”的前提下,他不是好学生,所以他不是建中的学生。
    • 就是因前提错而得错误的答案。
    •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演绎法时,往往前提之正确与否很难确定,在这种不是百分之百确定之情形下,往往我们必须要在不同程度之认知下做推理。
  • 归纳法--一般人常用之法则如下:
  • 1.从过往所发生的事来推断将来会发生的事:
    • 例如我们从过往的日子中都见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所以我们推断明日太阳还是会从东方升起来。
    • 缺点在于—过往某一些事之所以发生是在当时某些条件的存在,所以这件事得以发生。**如果这些的条件未来不存在,事情便不会再发生。
  • 2.“以偏盖全”--很难会获得全面的资料,资料总是一片一片而来,我们只是将这些一片片的资料整理,而希望能获知一个“全面”的情况。
    • 无法证实我们是否已获得所有的资料,甚至不知道在整理的过程中有没有犯了方向上错误。
    • 以偏盖全是我们不能不犯的错误,我们只能试著尽量减少错误的程度。
    • 例如:“梁淑怡在教改会上说:我是家长,我可以代表家长会发言。”这个不是归纳法,因为梁淑怡没有搜集足够的资料,而只把个人的意见当全体的意见。
  • 很多人对自然科学的知识,都抱有坚信不疑的态度,可说是迷信科学。
    • 现有自然科学的知识事实上都有其假定之情况,所以只有相对(relative)的准确性,亦即是比以前的认识为准确,因而“比较”接近真确,但相对所谓的真理(假定存在)还有一大段很大的距离。[1]

演绎法的三段推理逻辑

  • 日本商管大师西村克己曾指出,思考需要有系统的原因,在于“有逻辑的论点能避免发生矛盾,也让第三者可以轻易理解。”
  • 提出好理由利用具备良好逻辑思考的叙事分析,传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与有说服力的愿景, 找出共识与建立连结,让他们听话办事或帮你的忙。
  • 进行逻辑思考中,需要使用“演绎法”与“归纳法”的基础推理技巧,导出合理的结论。
  • 根据专攻经济管理领域、著有《别急著下结论》一书的日本作者中野明所述,演绎法是指从两个一般性法则及事实的前提当中,导出一个结论的“三段推理”方式。
    • 举个例子简单说明,“人总有一天会死”、“苏格拉底是人”,在这两个前提下导出的结论为“苏格拉底总有一天会死”。
  • 演绎法可以写成一套公式:
    • 前提一:A=B
    • 前提二:C=A
    • 所以结论:C=B
  • 这当中的前提一,必须是“正确为真的事实”,而且A、B、C所涵盖的概念范围,也必须有互相对应的大小分别,亦即B为大概念、A为中概念、C为小概念。也就是说,从“人、死、苏格拉底”而论,“死”是所有包括人在内的生物都会死亡,所以“死”(B)为大概念,再来就是“人”(A)的中概念,以及“苏格拉底”(C)的小概念。
  • 演绎法除了将已知的正确事实作为推论前提外,也可以使用假设性的前提来展开结论。**“三段推理”方式的A、B、C,就无法适用概念的大小来区分,而是以假设句的“A为前项”、“B为后项”,来分析事实发生后所产生的结论。
  • 例如,如果艾伦提早完成上半年业绩,公司就会给予她奖励旅游,而艾伦真的很努力工作,提早达到上半年业绩,公司也因此用旅游奖励她。
    • 假设句:如果艾伦提早完成上半年业绩(A),公司就会给予她奖励旅游(B)
    • 事实:艾伦真的很努力工作,提早达到上半年业绩
    • 结论:因此,公司用旅游奖励艾伦(肯定B后项)
  • 演绎法虽然在“确认前提为真”的法则下,可以得到一个同样为真的结论。
    • 我们生活的世界,状况复杂,也会出现许多的可能意外,无法用演绎法主宰这个世界的一切,有时会产生“前提为真、结论并非达到100%正确”的情况。
  • 用演绎法在推测复杂的情况时,可能无法做到百分百正确的推测,但也务必促使推测达成合理性。
    • 例如,“公司里有人经常忘记关资料库的抽屉”,而“工程部门的查理忘性很强”,由此推测“查理可能会忘记关抽屉”。
    • 虽然这个结论不一定正确,因为公司其他同仁也可能会因为一时疏忽,忘记关上抽屉。**如果其他同仁几乎不会忘记关抽屉的话,那么上述“查理可能会忘记关抽屉”的推测,可信度就会被提高了。[2]

参考来源

  1. Siderence. 演绎法与归纳法. 痞客邦. 2007-05-13 [2021-05-31] (中文). 
  2. 庄安华. 经理人、上班族、学生都必备的基本能力—演绎+归纳 不怕别人不埋单. 今周刊. 2007-05-13 [2021-05-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