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也是一种前进的姿态(潘宗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漂泊也是一种前进的姿态》是中国当代作家潘宗旭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漂泊也是一种前进的姿态
有一味“神药”,可治一切风疾,累经效验。但是它的发现却十分有趣,据说是与古人的一次“考古”发掘有关。
北宋朝,《清明河上图》中所描绘的东京汴梁城中,人民们开拓河道,挖出一块古老醒碑,上边密密麻麻用梵文篆刻文字,在场人都不认得。遂请来渊博的神宵派道长林灵素,仔细辨认翻译,才知道是一首诗,内容是:“天生灵草无根干,不生山间不生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梗青青飘水面。”意思很明了,写的是植物形态,一种小草,无所依靠,以流水为家,就是人们常说的浮萍,那种多年生的漂浮草本植物。诗的后几句是:“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在七月半,豆淋酒化服三丸,铁铸头上亦出汗。”原来,这是用诗歌形式记载的药方,意思是浮萍有很强的发汗作用,可用来医治癜风、东风以及外感风邪、风热皮疹,据此,后世的中医研制了一种叫“紫萍一粒丹”的丸剂,用以治疗因风湿热邪内蕴而致的病症。
大自然从来是神秘而又慷慨的,常常给人们以意想不到的启示和帮助。浮萍,分青萍和紫萍,植物体叶状,倒卵形或椭圆形,叶上生叶,多四五片连成一簇,生长于沼泽、池塘、流水中,常年漂浮。“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浮萍自来就是人们感怀身世和离合的寄予物,所谓萍水相逢、萍踪无定、断梗流萍、梗泛萍飘、聚散浮生、萍踪浪影、萍踪侠影……青山秀丽却不能亲近,崖岸咫尺却不能停泊,春秋四季,流水碧黛,随涟漪蔓延开去,寂寞着,翠绿着。如果不是这场类似的传说的开挖河道,谁会想到默默无闻的水中小草,也对世人怀有如此深深的情意?
以流水作为前进道路的浮萍,多像人生历程那种流浪漂泊的状态呵。为了追求和梦想,为了奋斗和成功,为了响应生命的呼唤,有多少人告别家乡,勇敢走向远方,甚而是海角天崖,不避晓行早起,在岁月里趱赶着路程,孤单寂寞如流水飘萍。没有依靠,没有帮助,面对世事变幻,不知生命的脚步能走向哪里,热闹欢乐从来是别人的,不管花朝月夕、市廛笙歌筵开;没有惊心动魄,没有风流洒脱,沉默着和平凡着,心情淡如流水一样,不问归程和归期。
但是,在世界的喧哗骚动之中,任何一种生命形式,哪怕再是卑微,哪怕再是平凡,也会有着属于自己个性的姿势吧?虽然渺小如同流水里的一叶浮萍,人们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梦想,无人喝彩它那生命跃起复又跌落的过程。然而人们却很难不羡慕这样的平静和安然、从容和镇定,那是依旧前进着的对生命的热爱,就像散佚的诗行,轻轻地吟唱,简单地贡献,无怨无悔地执着不改;也如一篇优美的散文,意境深远,飘逸灵动,无时不刻昭示前进的方向。生命段落的华彩,并非一定要用“盛大”来装饰吧?所以,流水无限,哪里有流水,哪里便有浮萍的踪迹,生命的姿势在流动中坚持,在阳光下展现着青春的光泽。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很多人探索了很久并且做出了很多答案的问题。以我对人生的粗浅认识,我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这个问题便包括衣食住行、事业、爱情、婚姻、失败、困苦、漂泊等等。人生何处不是一场漂泊呢?也许当少小离家的时候,就有了一种期许,就种下了一份相思,就预选了一样责任和义务,纵然流浪他方,纵然不能还乡,纵然永远平静和平凡着,但还是要永远保持着前进的姿势,虽然困惑,虽然寂寞孤单。
也许那时,我们会如清代词人蒋春霖在《卜算子·燕子不曾来》里所说的那样:“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所有未来,皆可期待。人生没有完美,漂泊也是一种前进的姿态,且行且珍惜。
作者简介
潘宗旭,散文网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