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 蘇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漁父這首詩寫漁父在風雨中與江鷗相伴,逍遙自在,奔波的官人借孤舟渡河。此詩前兩句勾勒出一幅和諧的江畔畫卷,漁父笑,輕鷗飛,兩者相映成趣;後一句轉筆描繪江面上風雨欲來的景象;末兩句寫奔波的官人慾借舟楫。
原文
蘇軾〔宋代〕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譯文
漁父仰天大笑、吟唱,輕飄飄的江鷗在飛翔,寬闊的長江上吹灑滿江風雨。江邊騎馬奔波的當差的小官,現在竟然借我的小船往南渡過長江。
賞析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寫漁父從酒醒之後的大笑、大吟的悠然閒適的神情。仰天而笑「輕鷗舉」,隱喻漁父如海鷗那樣自由飛翔。平視而笑「漠漠一江風雨」,隱喻漁父如江闊那樣的心胸,無視風雨。這是自然的壯觀,也是漁父的身影。漁父與自然融為一體了,恬淡悠然。
「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以寫實對比的手法,進一層以官人的奔波映襯出漁父的悠閒,突出了官人高貴反而累贅、無能,漁父卑下反而自由自在。「笑」中最能令人深思的是笑官人:一群群騎馬的官人,這時也不得不借漁父的「孤舟」南渡。嬉笑詼諧之情,表現在最後兩句中。
第四首詞先描景,後敘事,景事相綴,以「笑」為中心線,貫串全詞,寫出了漁父的閒適自由的生活情景。也反映農村勞動人民的生活,呈現出一股逸然超脫的思想情趣:靜謐的荒野江邊,質樸的莞爾而笑的漁父與輕盈自由的江鷗為伴,跟風雨中追名逐利的官人構成鮮明的對照,作者的美醜標準也在這裡明顯地得到標示。這一點,又是在非常自然的化工妙手中表現出來,顯示出一種「真態」的村野氣息。
創作背景
學術界一般認為這組作品創作於蘇軾貶謫黃州(今屬湖北)時期。有人認為這是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蘇軾離開黃州赴汝州(今屬河南)的途中創作的。蘇軾因「烏台詩案」貶謫黃州後,因怕詩成為政敵攻擊的把柄,竟至於在貶謫黃州期間不敢作詩,所以借這樣看似無關政治的題材,用這種長短句形式創作了《漁父四首》,此詩為其中之一。
簡析
這首詩寫漁父在風雨中與江鷗相伴,逍遙自在,奔波的官人借孤舟渡河。此詩前兩句勾勒出一幅和諧的江畔畫卷,漁父笑,輕鷗飛,兩者相映成趣;後一句轉筆描繪江面上風雨欲來的景象;末兩句寫奔波的官人慾借舟楫。詩中將描寫、記敘和議論結合,運用景、事、理融合的方法,生動地展示出漁父超然物外、悠閒自得的情景,充滿生活情趣。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