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風樓下(穆麗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風樓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清風樓下》中國當代作家穆麗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清風樓下

清晨,溫暖的陽光灑在清風樓兩側的銀杏樹上,婆娑的樹影印着石磚路。銀杏樹下的老人,像在微睡,靜靜的坐在石凳上,看着稀疏來往的行人,安然而祥和。

我站在清風樓下,抬頭仰望那紅色的古樓;伸手觸摸城牆的每一塊青磚,如回到了歷史的長河中。石碑上記載該建築建於唐、宋,明成化三年由邢州知府黎光亨籌資重建,後歷代重修,現為,明代建築風格。

清風樓位於邢台市襄都區,它坐北朝南,東西長29.2米,南北寬16.4米,通高21.3米。樓高三層,一層為磚石築台,中間為拱劵,可以行人;二層為青磚結構,三層為木製結構。

磚石拱劵下,幾個老人坐在馬紮上,他們吃着煎餅聊着天,滿心歡喜的數落着家長里短,這就是他們的歲月靜好。而當時的封建士大夫會不會也在此乘涼閒敘、舞文弄墨、吟詩作畫呢?這樣想來,歷史的痕跡離我近了來。

走過石拱劵,往北就是鳳凰街,鳳凰街上有一個街角公園,那裡有一個高高的石柱吸引了我,走進看是一個歷史文物---道德經幢。它的底座是蓮花,八角形石柱坐落在蓮花盤上,想必是和佛教有關。碑文上書「《道德經》為老子所著,唐玄宗甚為推崇,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八月五日,邢州刺史李質於邢州龍興觀刻立此幢。此幢對研究《道德經》和唐代石刻藝術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看來,歷史從未遠離我們。

公園裡有晨練的老者,伴着輕快的音樂,他們手拉手歡快得舞動着身姿。年齡仿佛在他們身上濾過了,我投去羨慕的目光,想着等我年老了會不會有他們這樣的情趣。樹蔭下圍了很多老人,我探頭進去,他們在下象棋,我不禁羨慕他們的空閒時光。不像正值中年忙碌的我,回念一想,他們不也是歲月沉澱後,生活給予他們的厚愛嘛,等我經過歲月的風霜,想必也會有這樣一天,這是生命的自然規律。

清風樓的正南是一條古街。高低起伏的青瓦房頂,優美的曲線,向上翹起的四角,仿佛聽到了遠古的鐘聲微起。遠望整條街只有兩種色彩,紅色和青色,紅門紅柱加青磚,整齊的樹排於中央,街的盡頭是中興路,一條繁榮的市區主幹道。

街上的商鋪,多數是經營筆墨紙硯、美術用品、書畫裝裱、書店、古玩收藏、刻字刻章、還有一些佛教用品。整條街的文化呈現着清風樓的底蘊,也是一種歷史文化的延伸。

這條街上有個鐘錶店,它的時間軸在1954年始,現今已有66年的匆匆歲月,進出店鋪的多是老年人。在這樣物品極速變換的時代,還有幾人會拿着老舊的手錶去修理呢?只有這樣的老者,心裡念舊,對壞掉的物品萬分不舍,才會去修理。看着維修台上那幾盞鐵藝檯燈,印着斑駁鐵鏽,訴說歷史的變遷,誰又會去訴說它的歷史呢?

街的盡頭,有個火神廟,腳剛剛邁進門檻,就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跪拜在明代古槐樹下,許願祈福。她身後是青磚門牆,青磚房檐上雕刻着精緻的獅子頭像和盛開的蓮花,只不過它們上面生長着大片的青苔,為這座廟增添了幾份古韻。我跑到二樓的平台上,看到了它後面的那個十三層塔,依舊是青磚色,孤獨的矗立於現代城市之中。

小時我見過這座塔,聽長輩們說,塔下面壓着一隻蜈蚣精。這讓我想起《白蛇傳》里的雷峰塔和白蛇娘娘,自此我路過此地,總是繞道而行。現在想來,那時過於天真,不過有故事聽着,也是極其幸福的事情。

臨近中午,我坐在清風樓下的石凳上,路上行人已是熙熙攘攘。秋風起,一顆銀杏果正好砸在發中,我仰頭看它,只見滿枝的銀杏果,如一顆顆黃寶石,在藍天下閃爍,滿樹的綠裙擺已鑲上金邊,秋往深里來了。豐收過後又將是短暫的厚積薄發。

[1]

作者簡介

穆麗麗,河北省邢台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