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什麼避免皇帝沉迷美色選秀的標準是什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後宮秀女 |
清朝為什麼避免皇帝沉迷美色選秀的標準是什麼後宮爭鬥劇特別是清朝後宮劇的泛濫,讓我們直觀的見識了清朝後宮的爭奇鬥豔和妃嬪爭寵,同時也給我們造成了一種認識上的誤區:皇帝的後宮一定是美女如雲的。其實,在清朝之前,皇帝選妃的標準主要依皇帝個人喜好,多數情況下姿色的確是第一位。但是清朝卻不同,在清朝為了避免皇帝沉迷美色,選秀往往不看姿色,那麼清朝選秀的標準是什麼呢?[1]
所謂「選秀」指的是選「秀女」,其意雖然是美貌女子,但實際上,清朝選秀跟美醜無關,而主要看2大條件是否滿足:第一是看是否在旗。清朝後宮上至皇后妃嬪,下至宮女,都是從旗人中選出來的,這也是清朝獨有的後宮粉黛制度。而旗人又分為八旗和內務府包衣(八旗家奴)三旗。
當然,儘管八旗和包衣女子都被叫做秀女,但地位卻不能相比。八旗秀女每3年選一次,備選的是后妃或宗室,而包衣三旗則每年挑選一次,雖然也有晉升妃嬪的可能,但多數情況下是承擔後宮雜役。清朝規定:凡是年齡在13-16歲的在旗女子,只要是健康無殘疾的,每年都需要參加閱選,沒有參加過選秀的嚴禁出嫁,違者嚴懲。
第二是看門第。除了講究旗人出身外,清朝的等級制度也十分森嚴,跟明朝后妃多出身貧寒不同,清朝的后妃基本「誕育名門」,比如同治年間的妃嬪冊封就規定:公爵、將軍之女封為妃,知府、員外郎之女只能封為嬪。
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容貌就較為醜陋,但因為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出身葉赫那拉氏,所以被立為了皇后。而光緒最喜愛的珍妃,其出身門第也非常高,父親是侍郎,伯父是廣州將軍。
在旗和門第,也是清朝選妃的兩大標準。那麼問題來了:門第高的旗人女子,就一定是醜女嗎?其實這兩者並不矛盾,八旗也不乏美女,只不過清朝皇帝礙於落下「好色」的不良名聲,沒有人敢把容貌靚麗作為選秀的標準。如乾隆四十三年烏拉那拉皇后喪儀一事,乾隆就曾專門解釋說:當初冊封烏拉那拉氏「並非以色選愛升」,後來失寵也「並非因色衰愛弛」。所以,清朝的后妃大多姿色平平,甚至還有部分在現代審美看來有點「歪瓜裂棗」的情況。
通過身份、門第審核後,秀女們會經歷第二重考驗:閱選,並重點檢查一處部位。閱選當天,八旗秀女需着旗裝,嚴禁穿時裝,由該旗參領、領催用騾車於傍晚時分拉入神武門,再步行進入順貞門外恭候,由太監按班引入,每班5人,再由宮中嬤嬤「嗅其腋」,即檢查腋下部位是否有異味,以免熏到皇帝。只有通過了這層檢查,秀女們才能在第二日進入御花園或體元殿,三四人站一排,供皇帝或太后選閱,選中者叫留牌(寫有姓名的牌子),沒有選中的則叫撂牌。入圍者在經歷冊封后,整個選妃工作才算結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