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海退是生态学一个名词术语。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海退序列由下至上一般是:沉积物由细变粗或由碳酸盐岩变为碎屑岩;沉积时的海水由深变浅;海相沉积逐渐演变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和陆相沉积,与之伴生的生物群也随之由海相生物群逐渐演变为海陆交互相生物群和陆相生物群。
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 ,因海面下降或陆地上升,造成海水从大陆向海洋逐渐退缩的地质现象。海退的结果,常形成地层的海退序列,由下至上一般为:沉积物由细变粗或由碳酸盐岩变为碎屑岩;沉积时的海水由深变浅;海相沉积逐渐演变成海陆交互相沉积和陆相沉积。海侵和海退常紧密伴生,海退也具有周期性和旋回性,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可区别为不同级别和规模。海退的成因可与海侵类比。
海退序列
由于海退序列暴露于陆上,易于遭受河流、湖泊、风等地质作用的改造和破坏.因此,在地层记录中,海退序列不如海进序列保存完整.
在地层所含地球化学元素类型、丰度、相关元素的比值以及地层的物理性质和地层的含矿性均有明显的演变特征。较典型的实例可以贵州贞丰三叠系为代表。下三叠统和中三叠统下部为含海生双壳类和菊石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中三叠统上部和上三叠统下部为含海生双壳类、腕足类与含陆生植物和煤层的海陆交互相砂岩、页岩、泥灰岩沉积;上三叠统上部为陆相砂、页岩含煤沉积。
参考文献
- ↑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的你知道有多少个嘛?,搜狐,2022-08-14
- ↑ 汉语的发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会说汉语吗?,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