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沴 |
沴是形聲字,氵為形,㐱為聲。沴的本意是水流遇到阻礙而不順暢,引申指相違,即互相衝突、矛盾。沴讀作lì,是較容易讀錯的漢字。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沴
拼音; lì
注音; ㄌㄧˋ
漢字結構; 左右結構
五筆; IWET
倉頡; EOHH
統一碼; 6CB4
鄭碼; VOPD
GBK字庫; 9B6C
筆畫數; 八畫
筆順編號; 44134333
四角號碼; 38122
字級; 三級
詳細解釋
(1)〈文〉[名] 水流不暢。引申為阻水的高地 [stagnation]
跖魂負沴。--《漢書》。顏師古注引服虔曰:"沴,河岸之坻也。"
(2)〈文〉[名] 舊謂天地四時之氣不和而生的災害 [calamity]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避易。--文天祥《正氣歌》
又如:沴戾(因氣不和而生的災害);沴氣(災害不祥之氣);沴疫(沴厲,沴疾。瘟疫)
(3)〈文〉[形] 陰陽之氣不協調
《莊子·大宗師》:"陰陽之氣有~。"
(4)〈文〉[動] 相剋;相傷
《後漢書·五行志一》:"惟金~木。說雲:氣之相傷謂之~。"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沴 lì 郎計切
水不利也。從水㐱聲。《五行傳》曰:"若其沴作。"
【譯文】水(往來)不流利。形水聲㐱。《五行傳》說:"好像六種互相違害的現象出現。"
說文解字注
水不利也。河東賦:秦神下讋,跖魂負沴。服䖍曰:沴,河岸之坻也。晉灼申之曰:沴,渚也。按坻,礙水。令水不行,故謂之沴。從水。㐱聲。郞計切。按㐱聲本音當在十二部,鄭訓沴為殄是也。今音郞計者,依如淳音拂戾之戾也。五行傳曰。若其沴作。其當作六,字之誤也。五行傳,謂伏生洪範五行傳也。若六沴作。見洪範五行傳文。鄭曰:沴,殄也。服䖍曰:沴,害也。司馬彪引五行傳說曰:氣之相傷謂之沴。
摺疊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沴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唐韻》《集韻》《韻會》郎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說文》水不利也。《前漢·五行志》惟金沴木。
又氣相傷謂之沴,沴猶臨蒞不和意也。《注》服虔曰:沴,害也。如淳曰:沴音拂戾之戾。
又妖氣也。《前漢·孔光傳》六沴之作。《注》沴,惡氣也。
又水渚也。《揚雄·河東賦》秦神下讋,跖魂負沴。《注》沴,河岸之坻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徒典切,音殄。陵亂也。《莊子·大宗師》陰陽之氣有沴。
又《集韻》乃結切,音涅。義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