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汉斯·卡尔·奥古斯特·西蒙·冯·奥伊勒-切尔平(Hans Karl August Simon von Euler-Chelpin)1873年2月15日出生于德国奥格斯堡 - 1964年11月6日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生物化学家。
1929年与阿瑟·哈登因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常将自己的名字简写为汉斯·奥伊勒(Hans Euler)。他任职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1906年起任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任德国军官,先供职于陆军,后供职于空军。
早年经历
奥伊勒是慕尼黑一名官员的儿子,父亲在他很小时就过世了。他的童年大部分是在因河畔瓦瑟堡随祖母渡过的。他先后曾在奥格斯堡、乌尔姆、维尔茨堡的皇家学校就读。1890年入慕尼黑威廉高中就读两年,在那儿他对色彩理论起了兴趣,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1891年,进入慕尼黑艺术学院就读,1893年起转行攻读化学,1895年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他开始了物理化学研究,先后跟从瓦尔特·能斯特,1897年又到斯德哥尔摩跟从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1902年加入了瑞典国籍。不过他仍在一战中参加了德国空军。
个人生活
其子乌尔夫·冯·奥伊勒是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学术经历
在各国访问时,他先后与柏林的范托夫、维尔茨堡研究有机化学的阿图尔·汉奇、斯特拉斯堡的弗里德里希·卡尔·约翰尼斯·提艾利合作,并曾在巴斯德研究所研究物理化学。
1899年,成为斯德哥尔摩大学物理化学副教授;1904年,进入化学实验室;1906年,成为普通和有机化学正教授;1929年,与阿瑟·哈登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成为新成立的生物化学和维生素学会主任。
1941年退休,但仍继续研究工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