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瓣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永瓣藤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名:永瓣藤

学 名:Monimopetalum chinense Rehd.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无患子目

亚 目:卫矛亚目

科:卫矛科

亚 科:卫矛亚科

族:卫矛族

属:永瓣藤属

种:永瓣藤

命名者及年代:Rehd.,1926

永瓣藤(yǒng bàn téng),学名:Monimopetalum chinense Rehd.,是卫矛科永瓣藤属藤本灌木,高可达6米;芽鳞多为三角卵形,边缘有线状细齿,叶片互生,纸质,边缘有浅细锯齿,呈纤毛状,侧脉纤细不显;叶柄细长,托叶宿存。聚伞花序,花序梗细弱丝状;苞片小苞片均窄卵形或锥形,花小,淡绿色;裂片半圆形,无花丝;子房没于花盘内,无花柱,柱头圆,种子黑色,基部有细小环状假种皮。 分布于中国安徽江西北部。生长在山坡、路边及山谷杂林中。 永瓣藤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对研究卫矛科系统发育及地理分布有科学价值。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1]

永瓣藤形态特征

永瓣藤是 藤本灌木,高1.5-6米;小枝稍4棱,基部常有多数宿存芽鳞,芽鳞多为三角卵形,边缘有线状细齿,先端细长,呈尖尾状。叶互生,纸质,卵形,窄卵形,间有长方卵形或椭圆形,长5-9厘米,宽1.5-5厘米.先端长渐尖至短渐尖或近急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浅细锯齿,锯齿端常呈纤毛状,侧脉4-5对,纤细不显;叶柄细长,长8-12毫米,托叶细丝状,长5-6毫米,宿存。

聚伞花序2-3次分枝,花序梗长2-12毫米,小花梗长3-8毫米,中央小花梗略长,均细弱丝状;苞片小苞片均窄卵形或锥形,边缘有长流苏状细齿;花小,直径3-4毫米,淡绿色;花萼4浅裂,裂片半圆形,边缘常稍齿状;花瓣卵圆形或倒卵形;

花盘圆形,雄蕊着生花盘近边缘处,无花丝;子房没于花盘内,无花柱,柱头圆,子房4室,每室2胚珠。蒴果4深裂,常只2室成熟,下有4片增大花被;花被匙形或长倒卵形,长10-12毫米,最宽处约3毫米,果序梗及小果梗均纤细;种子黑色,基部有细小环状假种皮。

永瓣藤并非典型的落叶植物,而是半常绿左旋缠绕或匍匐状木质藤本,平伏地面生长若遇阴湿环境,能节节长出不定根,使其具有匍匐生长特性,从而产生无性系种群。

永瓣藤产地生境

永瓣藤 分布于北纬28°30'-30°10’,东经114°30’-118°107’,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区域。所在地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17.3℃,1月平均气温4-5℃,7月平均气温33-35℃,绝对最低气温-10℃左右,绝对最高气温40℃,≥10℃的年活动积温5200-5400℃,无霜期230-250天,年均降雨量1700-2000毫米,5-6月份最多,冬季最少,空气相对湿度75%左右。分布区的土壤肥沃、疏松,多为山地红黄壤和山地黄壤,pH5.5-6.5,有机质含量2.9-5.1%,成土母岩多为千枚岩、页岩、板岩或沙岩。永瓣藤不生长于石灰岩、花岗岩等山地。永瓣藤常缠绕于常绿或落叶闹叶林或针叶林等中、幼龄林木上,零星地间杂在杉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杂灌林等不同类型的群落中。

永瓣藤繁殖方法

永瓣藤 在自然条件下,永瓣藤主要靠营养繁殖维持种群生存。由于受森林郁闭度的影响,自然营养繁殖率较低。对原生林进行适当的间伐,降低其生境的郁闭度,为永瓣藤种群更新创造了适宜的空间,可以提高其营养繁殖率。   

播种繁殖:永瓣藤种子易失水干燥而使胚失活,须在采种进行有性繁殖时,应采鲜果(种子含水量15%左右)并及时保湿低温贮藏来提高发芽率。

压条繁殖:选择健壮藤蔓50根,长30-40厘米。清理地面,适当松土保湿,然后在2-3个节间堆土15-20厘米高,促进不定根生长,1月后切断移植。永瓣藤埋土压条繁殖,是一种可靠的培育大苗的营养繁殖方法,但此法适用范围小,有一定的局限性。

扦插繁殖:从保存的1-2年生健壮植株上剪取插穗,去除嫩梢后截成6-10厘米长具3-4个芽的插条,上端平截,下端剪成马耳形的斜基,共剪取插穗1440根,每20根扎成1小捆。将插穗分成两组,各720根。一组在不同基质上扦插,以红壤土、腐殖质土、火灰土和粗沙为基质,分别捣碎除杂,装入花盆,用1%-2%福尔马林消毒后进行扦插。另一组用生根剂NAA、速必达和ABT-1处理,浓度分别为200、400和800毫克/升,将捆好的插穗下部浸泡于生根剂溶液中2、1和0.5分钟,以清水为对照,重复3次,处理后插于同一基质(沙与红壤土1:1)中,并进行常规管理。

人工扦插繁殖是永瓣藤迁地保存和扩大繁殖数量的有效方法。为了提高永瓣藤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对选择扦插基质很重要,红壤土能满足其原生的生长环境条件(土壤类型和pH值等),成活率较高,腐殖质土较肥沃,有利于成活植株新梢和根系的生长。用生根剂处理插穗,能提高永瓣藤扦插繁殖率。其中ABT-1优于速必达和NAA;处理浓度以400毫克/升的效果最佳。

永瓣藤主要价值

永瓣藤对研究卫矛科系统发育及地理分布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永瓣藤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Ⅱ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EN)。

濒危原因:永瓣藤分布范围狭窄,多攀缘在其它树木之上,由于树木累遭破坏,永瓣木也随之减少。

保护措施:为有效地保护永瓣藤的生物多样性,具体保护对策如下:

加强亚热带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永瓣藤分布区域是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特有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永瓣藤垂直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森林植被内,这个区域人为干扰破坏不断加剧,“毁阔栽针”、炼山全垦造林及长年烧炭等恶性循环过程仍在继续。因此管理部门要下大力气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发展途径,做到利用与保护并重。

重视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就地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的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最重要途径,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终究有限。对于保护区以外,受到的环境压力和社会威胁更大,濒危和绝灭的机率更大。应加强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就地保护工作,各地林业部门要坚决禁止炼山全垦造林和掠夺性开发,对山林采取“全封”、“半封”或“轮封”的措施。

深入研究迁地保护的有效方法,当物种处于非适宜的生境中,如分布区边缘或人工林缘的永瓣藤种群,往往只有数个植株,这样的小种群随时都有可能消亡。在这种情况下,仅采取简单的就地保护并无意义,应发现和重建它的适宜生境。在迁地保护中,要因地制宜,弄清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濒危因素及原生地的生境条件,并考虑引种的种群多样性和个体数量,以保证迁地保护的效果和丰富物种遗传多样性。

参考来源

  1. 永瓣藤,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