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修縣吳城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永修縣吳城鎮江西四大名鎮之一,中國千年古鎮之一,位於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偏東、永修縣東北部、贛江下游、鄱陽湖西汊。處在贛江、修河、鄱陽湖交匯之處。[1]

中文名稱: 吳城鎮

外文名稱: Wucheng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

下轄地區: 3個社區、5個行政村、1個水產養殖場

政府駐地: 七星橋路

電話區號: 0792

郵政區碼: 330325

面 積: 368平方公里

人 口: 1.5萬(2013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吳城古鎮、雲居山、真如寺、望湖亭、最美水上公路等

車牌代碼: 贛G

概況

吳城鎮位於東經115°55′-116°02′、北緯29°07′-29°14′,距縣城33千米,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與新建、都昌、廬山三地水域草洲相連,與共青城、鄱陽、餘干三地隔湖相望。由四個嵌在鄱陽湖中的島嶼及其周邊草洲水域構成,面積356k㎡,人口15160人,街區面積2.5公里。

轄萬壽宮、宋家巷、樊家壟等3個居委會,松門、松豐、荷溪、丁山、同興等5個行政村和吉山養殖場、漁業大隊、河東小區等村級單位,鎮政府駐菜園。

水面40萬畝,草洲19.2萬畝,大小湖泊42個。永(修)吳(城)公路通縣城。冬季有白鶴、黑鸛、白天鵝等珍禽候鳥來此棲息越冬,現為世界A級自然保護區。荷溪村的謝家窪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菜園村的蘆潭西北1千米處,為海昏縣治遺址。吳城鎮古蹟頗多。著名的有望湖亭、石堤、中山公園、周瑜點兵台等。望湖亭位於鎮東北山嘴,傳說建於晉太康年間,與滕王閣並成為名勝,有蘇軾、文天祥、解縉等遊覽題詠。石堤為吳城的護街堤,建於清朝,現僅留殘跡。

沿革

吳城因集鎮位於吳山,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太史慈于山上築土城得名。原名吳山。東漢末年,吳郡富春(今浙富陽)人孫鍾,僱人在此地種瓜收籽。後他的兒子孫堅成為漢末割據一方的統領。孫堅的兒子孫策兼併江東後,派大將太史慈駐守海昏縣城。太史慈以練水軍為名,在距海昏(今蘆潭)三里許,隔修河相望的吳山築起一座土城。后土城逐毀,據《新建縣誌·望湖亭記》載,吳山乃「稽此地固漢海昏倉廒所也」,即糧食倉庫所在地。漢代呈街市雛形。晉太康元年(280年),吳山北頭建「神慧廟」,廟前創「經堂寺」廟後築「望湖亭」,亭和廟的周圍逐步有些店面和民房出現,已具集鎮規模。至南北朝宋元嘉二年,大水把海昏縣城淹沒,「廢海昏,移建昌居之」(《建昌縣誌》),縣城遷往修河中游的艾城,部分居民遷至吳山,商業漸漸興隆,易名吳城。極盛時期在清朝中期,此時全鎮人口近10萬。常住人口7萬餘,流動商旅2萬左右。民國元年後,人口逐漸減少。至抗日戰爭前夕,有人口4萬以上。

區屬

南北朝陳時屬西昌縣。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劃南昌城西北十四鄉設置新建縣,吳城隸屬新建(《新建縣誌》)。清末南昌城設府,吳城設二府衙(現名二府套的由來),管轄吳城鎮「六坊」,即:濟川坊、來蘇坊、福尼坊、後顯坊、里仁坊、前顯坊。民國時期在吳城設區公署,有「三十三聯保」。1954年之前屬新建縣第五區,1954年劃屬永修縣稱八區,1958年改吳城公社,1981年改吳城鎮。1997年,面積110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萬壽宮、宋家塘、樊家壟3個居委會及吉山、松門、松峰、荷溪、菜園、大同、河東、丁山、漁業隊9個行政村。

地理

全鎮是以平原為主的濱湖丘陵地區,河流、湖泊、洲地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丘陵山崗僅占三分之一。最高點松門山海拔90.9米,最低點16.5米,一般海拔30米鎮內有二處江南罕見的獨特地貌,一是吉山、松門山兩座相互毗鄰、東西相連,各近10平方公里的水中沙山。象一條盤旋的巨龍,將煙波浩淼的鄱陽湖分為南北兩段;二是一望無際的濕地草原,這也是世界六大重要濕地之一,有草地面積60餘萬畝,其中草洲面積近20萬畝,大小湖泊溪流星羅棋布,鑲嵌在草洲濕地當中。千年古鎮江西永修縣吳城鎮是國家級候鳥保護區,素有「候鳥天堂」之稱,每年冬季成千上萬的珍禽候鳥飛抵這裡越冬,天鵝、白鶴群聚於此,該地成為世界候鳥和白鶴越冬最大的棲息地,構成了水天一色,人鳥共家園的美麗景色。來此觀賞候鳥的中外遊客,紛至沓來,熱鬧非凡。

歷史

吳城,原名吳山。公元前,這裡不過是一簇小山嶽,山嶽的四周有大片沙洲地,不少瓜農在沙洲地種瓜為生。東漢末年,吳郡富春(今浙富陽)有一大富豪名叫孫鍾,雇了很多佃農在這裡種瓜收籽,不久他的兒子孫堅成為漢末割據一方的統領。孫堅的兒子孫策兼併江東後,派大將太史慈駐守海昏縣城,太史慈以練水軍為名,在距海昏(今蘆潭)三里許,隔修河相望的吳山築起一座土城。又沿贛江向南威逼,迫使豫章(今南昌)太守華歆離去。太史慈走后土城逐毀據《新建縣誌·望湖亭記》載,吳山乃「漢海昏倉廒所也」,即糧食倉庫所在地。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三國統一,吳山北頭建「神慧廟」,廟前創「經堂寺」廟後築「望湖亭」,亭和廟的周圍逐步有些店面和民房出現。至南北朝宋元嘉二年,大水把海昏縣城淹沒,「廢海昏,移建昌居之」(《建昌縣誌》),縣城遷往修河中游的艾城,部分人家就近遷徙。於是吳山這邊居民驟然增加,商業也隨之繁榮起來,逐步發展成一個碼頭轉運及手工業加工的大集鎮,從此,吳山易名吳城。南北朝時的吳城納入陳國西昌縣版圖。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政區變動,劃南昌城西北十四鄉設置新建縣,吳城隸屬新建(《新建縣誌》)。到了清末,南昌城設府,吳城設二府衙(現名二府套的由來),管轄吳城鎮「六坊」,即:濟川坊、來蘇坊、福尼坊、後顯坊、里仁坊、前顯坊。當時的南昌城也只有十個坊。民國時期在吳城設區公署,有「三十三聯保」。1954年吳城劃歸永修縣管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