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壩鎮五二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壩鎮五二村,系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壩鎮下轄行政村。位於毛壩集鎮西北4公里處,248省道、唐崖河南北貫穿全境,盆地地形,壩子海拔700米,最高峰海拔1190米。俗名「三尖壩」,以1958年5月2日建生產大隊得名,轄8個村民小組。主產茶葉。[1]

中文名稱:五二村

別 名:三尖壩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所屬地區:華中

人 口:885(2020年)

方 言:西南官話

氣候條件:亞熱帶山地季風性氣候

歷史

宋代時為施州溪洞蠻地,村內仍有龍家灣等地名。

元明兩代,五二村所在地名為「三尖壩」,屬於施州衛施南土司管轄。

位於農科村四組的覃門向氏墓碑(建於嘉慶六年)右邊石柱豎刻一行字:「夾壁、三尖、毛壩,系施南司地方。」 龍舌子處原有青龍寺,清初施南土司宣撫使覃肜亦葬於此,其後開山修路被毀。

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改土歸流,五二村屬於施南府利川縣講讓里南六保,利川咸豐人行大道貫穿全村,距縣城105里,北為麻園、南為涼亭橋(今名「梁天橋」)。

進入民國後,地方發生神兵運動。1922年,梁家壩子的地主梁來見(外號「梁大和尚」)拉起神兵武裝,以其子為「大齊國」皇帝,自稱「太上皇」,年號「和興」,縱橫馳騁,燒殺搶掠,1924年團堡鎮團防冉作霖出兵討伐,從團堡鎮岳武壩打到三尖壩,梁來見伏誅。

1958年5月2日成立生產大隊,遂名「五二大隊」,屬毛壩公社。

1984年撤社建區,毛壩公社改為毛壩區,五二大隊改為五二村、屬毛興鄉,並為鄉政府駐地。原所轄茅坪、柑樹坪劃歸農科村,村中從北到南依次為龍洞堡(攔河)、金魚塘(金魚橋)、村子、老店子、扇子鋪、梁家壩子、小壩等。

撤區並鄉建鎮時,毛壩區改為毛壩鄉,毛興鄉撤銷,五二村隸屬於毛壩鄉(今毛壩鎮)。

地形

為山間盆地,東、西、南三山相繞,故又名「三尖壩」,村境由位於唐崖河畔的兩個壩子和東西兩山麓組成,壩子海拔700米,最高峰高蓋海拔1190米。

北與農科村以農科橋(繼善高橋)為界,南與柏蠟村在迷水洞相連,東隔山與躍進村相鄰,西北通夾壁村。

交通

五二村位於利川市毛壩鎮集鎮西北4.2公里處,北距利川市城區44公里,248省道和唐崖河貫穿全村。

過高橋(又名「農科橋」)即進入村域,沿公路經金魚橋,橋西通夾壁村、新河村、山青村等村,經丫口到村子,東面為後頭坪(舊名「高橋壩」)和黃泥塘,往下在扇子鋪有風雨橋一座,過橋即梁家壩子、小壩,西可往柏蠟村。

村民自治

下轄8個村民小組, 230戶、885人。

2008年獲評「全國綠色小康村」稱號。

2014年獲湖北省首批「人口和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示範村」榮譽稱號。

視頻

重慶輪滑 到北京 出發第五天啦 今天預計到毛壩鎮 現在還在路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