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橘红珠 | |
---|---|
圖片來源 | http://www.huitu.com/photo/show/20190502/232109993070.html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橘红珠 汉语拼音:Jú Hónɡ Zhū |
橘红珠,中药材名。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的未成熟幼小果实。春季采收落下的幼果,晒干即成。功能主治为:止渴,助消化,除胸中气滞。治食积,症瘕。[1]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橘红珠
拼音名:Jú Hónɡ Zhū
英文名:immature fruit of Pummelo
别名:橘珠、橘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itus grandis (L.)Osbeck var.tomentosa Hort.2.Citrus grandis (L.)Osbecd
出处
出自《中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us grandis (L.)Osbeck var.tomentosa Hort.的幼小果实。
采收和储藏
春末夏初采收落下的幼果,晒干。
原形态
- 1.化州柚 常绿乔木,高5-10m。小枝扁,幼枝及新叶被短柔毛,有刺或有时无刺。单身复叶,互生;叶柄有倒心形宽叶翼,长1-4cm,宽0.4-2cm;叶片长椭圆形或阔卵形,长6.5-16.5cm,宽4.5-8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钝,边缘浅波状或有钝锯齿,叶背主脉有短柔毛,有半透明油腺点。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腋生,白色;花萼杯状,4-5浅裂;花瓣4-5,长圆形,肥厚;雄蕊25-45,花丝下部连合成4-10组;雌蕊1,子房长圆形,柱头肩头状。柑果梨形、倒卵形或扁圆形,直径10-15cm,柠檬黄色。果枝、果柄及未成熟果实上被短柔毛。种子扁圆形或扁楔形,白色或带黄色。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 2.柚 常绿乔木,高5-10m。小枝扁,幼枝及新叶被短柔毛,有刺或有时无刺。单身复叶,互生;叶柄有倒心形宽叶翼,长l-4cm,宽0.4-2cm;叶片长椭圆形或阔卵形,长6.5-16.5cm,宽4.5-8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钝,边缘浅波状或有钝锯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栽培于丘陵或低山地带。
资源分布
- 1.栽培于广东化州、廉江、遂溪、徐闻,广西南宁及博白等地。
- 2.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性状
性状鉴别: 幼果近珠形,直径4-5cm。表面黄绿色,密被灰绿色短绒毛,先端有花柱脱落痕,基部有圆形果柄痕。质坚硬,不易切开,断面淡红棕色。气香,味苦、涩。
性味
味酸;苦;温
归经
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
行气导滞。主饮食积滞;症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
《广西中药志》:止渴,助消化,除胸中气滞。治食积,症瘕。[2]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