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两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模棱两可:是一个成语,读音是mó léng liǎng kě,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对问题正反两面态度模糊。出自《旧唐书·苏味道传》。
成语出处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解释
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的话。(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成语故事
唐朝时代,栾城有一个人,名字叫苏味道。他九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以后和他的同乡李峤都以才学出名,当时的人和称他们为苏李。
苏味道在二十岁的时候,考取了进士,曾做到吏部侍郎的职位。
后来在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做了宰相。根据“唐书”的记载,苏味道做了宰相以后,只求保持个人的地位和安全,处理事情总是这样办也行,那样办也可以,却从不表示明确的态度和意见,更谈不上什么创建和改革了。
他还常常对别人说:“处理事情不能做明确的决断。因为如果发生了错误,就要负失责的责任,只要保持“模棱”两端就可以了。”当时的人听他这么一说,都叫他“苏模棱”或者是“模棱手”。
“模棱”是指方向可左可右的意思。
因此,后人在遇到有人说话或处理事情不作明确的决断,也不表示显明的态度,可以或不可以都行,这就叫做“模棱两可”。
这故事只是用来说明成语的出处,可千万别学这种人的处事态度,而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喔! [1]
视频
成语故事:模棱两可
参考资料
- ↑ 模棱两可的故事、模棱两可的典故,汉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