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樟蚕
Eriogyna pyretorum (Westwood, 1847),鳞翅目大蚕蛾科昆虫,一种野生吐丝昆虫,又称枫蚕。其丝可制成蚕肠线(伤口缝线)和优质钓鱼丝,故称渔丝蚕。中国、印度、缅甸、越南等国均有分布;中国多见于广东、台湾、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一化性,完全变态,以蛹越冬。樟蚕食叶的植物种类很多,主要有樟树、枫树、柜柳、野蔷薇、沙梨、番石榴、紫壳木及柯树等,食樟树叶者,丝质最优,食枫树叶者丝质较差。“樟蚕”,是一种野生吐丝昆虫,其丝可制成蚕肠线(伤口缝线)和优质钓鱼丝,故称渔丝蚕。樟蚕3月上旬开始羽化,4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卵产于枝干上,由几十粒至百余粒组成卵块,卵粒呈单层整齐排列,上面披有黑色绒毛,不易被察觉。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老熟,陆续结茧化蛹,至7月下旬全部化蛹完毕。[1]
形态特征
- 成虫:雌蛾体长32-35毫米,翅展约100-115毫米,雄蛾略小。体翅灰褐色,前翅基部暗褐色,外侧为一褐条纹,条纹内缘略呈紫红色;翅中央有一眼状纹,翅顶角外侧有紫红色纹两条,内侧有黑褐色短纹两条;外横线棕色、双锯齿形;翅外缘黄褐色,其内侧有白色条纹。后翅与前翅略同。
- 卵:椭圆形,乳白色,初产卵呈浅灰色,长径2毫米左右。卵块表面覆有黑褐色绒毛。
- 幼虫:初孵幼虫黑色,成长幼虫头黄色,胴部青黄色,被白毛。各节亚背线、气门上线及气门下线处,生有瘤状突起,瘤上具黄白色及黄褐色刺毛。腹足外侧有横列黑纹臀足外侧有明显的黑色斑块。臀板有3个黑点,或仅有1个,甚至完全消失。体长74-92毫米。
- 蛹:纺锤形,黑褐色,体长27-34毫米。外被棕色厚茧。
生活习性
樟蚕1年发生1代,以蛹在枝干、树皮缝隙等处的茧内越冬。3月上旬开始羽化,4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不久即可交尾,有强趋光性。卵产于枝干上,由几十粒至百余粒组成卵块,卵粒呈单层整齐排列,上披有黑色绒毛,常不易被察觉。2-4月间幼虫相继出现,1-3龄幼虫群集取食,4龄以后分散为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老熟,陆续结茧化蛹,至7月下旬全部化蛹完毕。
樟蚕的综合防治方法
综合防治方法: ⑴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强趋光性,于每年2-3月间成虫羽化盛期,用杀虫灯(黑光灯或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⑵药济涂干:秋、冬季在树干基部(从地面到树干1.5米处)用石灰浆或石硫合剂涂干,可消灭卵块。 ⑶人工除治:在冬季人工刮除卵块,或利用其蛹期长、结茧密集的特点,于冬季(或6至7月)组织人力从树上将茧摘除,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卵。也可在老熟幼虫下树时人工捕杀。 ⑷生物防治:雨季初期,可采用白僵菌粉孢防治,或喷施苏云金杆菌1~2亿/ml孢子悬浮液,效果良好。也可喷施无公害绿色农药—25%阿维菌素·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一般施药24小时后开始中毒死亡,使用前务必将瓶下部沉淀摇起,混匀后再使用,本剂对蚕有毒,养蚕区不宜使用)。 ⑸药剂防治:樟蚕幼虫3龄前抵抗力弱,并有群集性的特点,为防治最佳适期,及时喷施10%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65%敌百虫乳剂500~800倍液,杀虫效果较好。也可使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4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植物杀虫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4龄后则用90%敌百虫晶体500倍液喷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