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樊於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桓齮(?-前227年),戰國末年秦國將軍。楊寬的《戰國史》認為桓齮就是樊於期。始皇十一年(前237年),桓齮与王翦杨端和,取九城。秦始皇十四年,也就是赵王迁二年(前233年),桓齮從上黨太行山進攻趙的赤麗宜安石家莊東南),與趙將李牧战于肥下(宜安东北),為李牧所敗,逃至燕國(《戰國策》說是戰敗被殺,司马光在《資治通鑑》记载“秦师败绩,桓齮奔还”)後無相關記載。

樊於期生平

樊於期曾使秦王政大怒,但史書未交代原因,秦王懸賞“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燕太子丹荊軻謀刺秦王時,荊軻請求以其首級與庶地督亢(在河北涿縣一帶)地圖作為进献秦王的礼物,以利行刺;樊於期知道後,自刎而死。[1]

楊寬的《戰國史》認為桓齮就是樊於期,但所持理由僅兩人名稱發音相似,記載時間接近,時代差距無法考證文字讀音,記載時間接近者眾,因此此說僅為假說,尚未證實,理由亦不充分。

注釋

  1. 茅坤《史記抄》認為此事不近人情,他以為:“當時必荊軻與太子陰取之,而好事者飾奇,或戰國慕節俠者為之也。”

參考書目

  • 杨宽,《战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