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旱荷叶(菊科、蜂斗菜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目录
开花的种类——旱荷叶(菊科、蜂斗菜属植物)
旱荷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毛裂蜂斗菜 Petasites tricholobus Franch. 的花蕾。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咳嗽痰多。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旱荷叶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菊目
- 科:菊科
- 属:蜂斗菜属
- 种:毛裂蜂斗菜
- 分布区域:陕西、甘肃、四川、云南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花茎高达60cm。全株被较厚的蛛丝状白绵毛。叶基生,有长叶柄,叶片肾形,长8-10cm,宽8-12cm,先端圆形,基部耳状心形,边缘齿状,上面被疏绵毛,下面被较厚的蛛丝状白绵毛,具掌状脉,于花后出现。花雌雄异株;花茎从根茎部抽出,雌株花茎高约60cm;苞叶卵状披针形,长3-4cm;雌头状花序直径约8mm,排成密集的聚伞圆锥花序生于花茎顶端;总苞片1层,披针形,长约9mm,急尖,外面常有附加较小的苞片;雌花花冠先端4齿裂,裂片钻形,花柱细长,柱头2裂;雄头状花序聚伞圆锥状,排列疏散,花冠筒状,裂片披针形。瘦果;冠毛白色。花期4-5月。
生长环境
生于亚高山草坡或林缘。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入药部位:花蕾。
性味:味辛、甘,性平。
功效:化痰,止咳。
主治:用于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1]
采集加工
春季花开时采收,鲜用或晾干。
阳台养花,来棵“旱荷花”吧,好看又好养,四季都有花看
四月份,南方多数地方已经是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了,北方也已经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正是一年踏春赏花和养花种花的好季节。想把阳台打造成花园吗?
这种花名叫“旱荷花”
也叫旱金莲、旱荷等。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美丽观赏花卉,我国有引种,南方北方均有栽培,主要做室内盆栽观赏,是十分优秀的垂吊植物,这几年在国内逐渐流行起来,大有成为“网红”植物的潜质。枝繁叶茂,叶子形状和荷叶十分相似,几乎一模一样,就是比较小,其名字就是“旱地荷花”的意思。
旱金莲有许多的园艺观赏品种,除了常见的绿叶的,还有带斑点的,也有不爬藤直立性的,近年来还有些重瓣新品种,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不变的是都很漂亮,花杆从叶腋处抽出,花瓣轻盈秀丽,有红色、粉色、橙色等,绚丽多彩,配合着嫩绿的叶子,形映成趣,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旱荷花还是以观花为主的,花量非常丰富,盛花期时密密麻麻的花朵布满整枝,甚至比叶子还多,加上会爬墙,能开成一面花瀑布,是极少能在室内养的花墙植物,或者在花盆上按个架子,让它直立攀爬,它也能开成1.5米高的花柱。
它能从年头开花到年尾,全年无休,花朵质量也不像月季那样明显受气温影响,四季都很美,说是“开花机器”也不为过,家里养一棵,没准会让你对它产生“审美疲劳”。 [2]
这种漂亮的花儿,该如何养护呢?
旱荷花来自南美热带地区,习性和多数热带植物一样,生命力皮实而强健,生长速度快,只是怕冷,在光线充足的温暖环境中,可以很粗放的打理,没有什么缺点,大水大肥伺候可以,穷养也行,哪怕是新手花友也能养出漂亮的状态。
如果是用花盆来养的,泥土选用养花专用的营养土,不要直接用绿化带的(园土也能养,只透气性不好,对植物根系生长不利,生长速度、状态明显不如营养土),尽可能地多给它晒太阳,越晒会越美。如果是室内种植的,也要多给散光照射。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土干了才要浇水,土不干就不用,夏天浇水频率比冬天高。为了让它多开花,可以十天左右给一次肥料,淡淡的薄肥即可,浓肥容易伤根。它是多年生的,只是不耐寒,北方露养过不了冬,冬天要入室,室内只能做一二年生,但是花开后会结籽,可以收集起来春天再种下去。
旱荷叶(中药材)
拼音注音:Hàn Hé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裂蜂斗菜的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tasites tricholobus Franch.
采收和储藏:春季花开时采收,鲜用或晒晾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亚高山草坡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毛裂蜂斗菜 多年生草本,花茎高达60cm。全析被较厚的蛛丝状白绵毛。叶基生,有长叶柄,叶片肾形,长8-10cm,宽8-12cm,先端圆形,基部耳状心表,边缘齿状,上面被疏绵毛,下面被较厚的蛛丝状白绵毛,具常状脉,于花后出现。花雌雄异株;花茎从根茎部抽出,雌析花茎高约60cm;苞叶卵状披针形,长3-4cm;雌头状花序直径约8mm,排成密集的聚伞圆锥花序生于花茎顶端;总苞片1层,披针形,长约9mm,急尖,外面常有附加较小的苞片;雌花花冠先端4齿裂,裂片钻形,花柱细长,柱头2裂;雄头状花序聚伞圆锥状,排列疏散,花冠筒状,裂片披针形。瘦果;冠毛白色。花期4-5月。 [3]
性味: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经痰;止咳。主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