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旱荷葉(菊科、蜂斗菜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目錄
開花的種類——旱荷葉(菊科、蜂斗菜屬植物)
旱荷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毛裂蜂斗菜 Petasites tricholobus Franch. 的花蕾。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雲南等地。具有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於咳嗽痰多。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旱荷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菊目
- 科:菊科
- 屬:蜂斗菜屬
- 種:毛裂蜂斗菜
- 分布區域:陝西、甘肅、四川、雲南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花莖高達60cm。全株被較厚的蛛絲狀白綿毛。葉基生,有長葉柄,葉片腎形,長8-10cm,寬8-12cm,先端圓形,基部耳狀心形,邊緣齒狀,上面被疏綿毛,下面被較厚的蛛絲狀白綿毛,具掌狀脈,於花後出現。花雌雄異株;花莖從根莖部抽出,雌株花莖高約60cm;苞葉卵狀披針形,長3-4cm;雌頭狀花序直徑約8mm,排成密集的聚傘圓錐花序生於花莖頂端;總苞片1層,披針形,長約9mm,急尖,外面常有附加較小的苞片;雌花花冠先端4齒裂,裂片鑽形,花柱細長,柱頭2裂;雄頭狀花序聚傘圓錐狀,排列疏散,花冠筒狀,裂片披針形。瘦果;冠毛白色。花期4-5月。
生長環境
生於亞高山草坡或林緣。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雲南等地。
入藥部位:花蕾。
性味:味辛、甘,性平。
功效:化痰,止咳。
主治:用於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1]
採集加工
春季花開時採收,鮮用或晾乾。
陽台養花,來棵「旱荷花」吧,好看又好養,四季都有花看
四月份,南方多數地方已經是春暖花開、鳥語花香了,北方也已經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正是一年踏春賞花和養花種花的好季節。想把陽台打造成花園嗎?
這種花名叫「旱荷花」
也叫旱金蓮、旱荷等。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美麗觀賞花卉,我國有引種,南方北方均有栽培,主要做室內盆栽觀賞,是十分優秀的垂吊植物,這幾年在國內逐漸流行起來,大有成為「網紅」植物的潛質。枝繁葉茂,葉子形狀和荷葉十分相似,幾乎一模一樣,就是比較小,其名字就是「旱地荷花」的意思。
旱金蓮有許多的園藝觀賞品種,除了常見的綠葉的,還有帶斑點的,也有不爬藤直立性的,近年來還有些重瓣新品種,更大程度地滿足了市場需求。不變的是都很漂亮,花杆從葉腋處抽出,花瓣輕盈秀麗,有紅色、粉色、橙色等,絢麗多彩,配合着嫩綠的葉子,形映成趣,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旱荷花還是以觀花為主的,花量非常豐富,盛花期時密密麻麻的花朵布滿整枝,甚至比葉子還多,加上會爬牆,能開成一面花瀑布,是極少能在室內養的花牆植物,或者在花盆上按個架子,讓它直立攀爬,它也能開成1.5米高的花柱。
它能從年頭開花到年尾,全年無休,花朵質量也不像月季那樣明顯受氣溫影響,四季都很美,說是「開花機器」也不為過,家裡養一棵,沒準會讓你對它產生「審美疲勞」。 [2]
這種漂亮的花兒,該如何養護呢?
旱荷花來自南美熱帶地區,習性和多數熱帶植物一樣,生命力皮實而強健,生長速度快,只是怕冷,在光線充足的溫暖環境中,可以很粗放的打理,沒有什麼缺點,大水大肥伺候可以,窮養也行,哪怕是新手花友也能養出漂亮的狀態。
如果是用花盆來養的,泥土選用養花專用的營養土,不要直接用綠化帶的(園土也能養,只透氣性不好,對植物根系生長不利,生長速度、狀態明顯不如營養土),儘可能地多給它曬太陽,越曬會越美。如果是室內種植的,也要多給散光照射。澆水遵循「見干見濕」,土幹了才要澆水,土不干就不用,夏天澆水頻率比冬天高。為了讓它多開花,可以十天左右給一次肥料,淡淡的薄肥即可,濃肥容易傷根。它是多年生的,只是不耐寒,北方露養過不了冬,冬天要入室,室內只能做一二年生,但是花開後會結籽,可以收集起來春天再種下去。
旱荷葉(中藥材)
拼音注音:Hàn Hé Yè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毛裂蜂斗菜的花蕾。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tasites tricholobus Franch.
採收和儲藏:春季花開時採收,鮮用或曬晾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亞高山草坡或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雲南等地。
原形態
毛裂蜂斗菜 多年生草本,花莖高達60cm。全析被較厚的蛛絲狀白綿毛。葉基生,有長葉柄,葉片腎形,長8-10cm,寬8-12cm,先端圓形,基部耳狀心表,邊緣齒狀,上面被疏綿毛,下面被較厚的蛛絲狀白綿毛,具常狀脈,於花後出現。花雌雄異株;花莖從根莖部抽出,雌析花莖高約60cm;苞葉卵狀披針形,長3-4cm;雌頭狀花序直徑約8mm,排成密集的聚傘圓錐花序生於花莖頂端;總苞片1層,披針形,長約9mm,急尖,外面常有附加較小的苞片;雌花花冠先端4齒裂,裂片鑽形,花柱細長,柱頭2裂;雄頭狀花序聚傘圓錐狀,排列疏散,花冠筒狀,裂片披針形。瘦果;冠毛白色。花期4-5月。 [3]
性味: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經痰;止咳。主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