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红根一枝花(半边莲科 半边莲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红根一枝花(半边莲科 半边莲属植物))
草本,茎直立,大多单一无毛,紫色,高50—100厘米。基生叶椭圆形,幼时上面被疏柔毛,具长的叶柄;茎生叶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11厘米,宽0.6-1.8厘米,或较小或较大,先端锐尖,基部沿叶柄下延,最上部的近无柄;边缘大多具硬细齿或小圆齿,干时膜质,极无毛,常带紫色。总状花序通常较稀疏,少数近密集,长10—20厘米 。
目录
红根一枝花(学名:Lobelia colorata Wall.)
- 中文学名:红根一枝花
- 拉丁学名:Lobelia colorata Wall.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纲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 目 :柔膜目Helobiae
- 科 :半边莲科Lobeliaceae
- 属 :半边莲属 Lobelia
- 种 :红根一枝花
- 分布区域:国外分布 印度 国内分布 贵州省, 云南省
形态特征
草本,茎直立,大多单一,无毛,紫色,高50—100厘米。基生叶椭圆形,幼时上面被疏柔毛,具长的叶柄;茎生叶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11厘米,宽0.6-1.8厘米,或较小或较大,先端锐尖,基部沿叶柄下延,最上部的近无柄;边缘大多具硬细齿或小圆齿,干时膜质,极无毛,常带紫色。总状花序通常较稀疏,少数近密集,长10—20厘米。苞片披针形,无柄,具锐细锯齿,长12—22毫米;花柄无毛或被微柔毛,长4—7毫米,基部具显著2小苞片;花托半椭圆形,无毛,长4毫米,花萼裂片近线状钻形,长7—8毫米具硬疏齿及常具短缘毛,先端通常带紫色;花冠紫色或紫蓝色,稀白色,无毛,长(12)16-19毫米,上面2裂片长11毫米,下面裂片长4毫米;花丝无毛,长7-9毫米,花药管蓝灰色,长5毫米,或多或少被微柔毛,下2蕊具髯毛。蒴果卵形,长7毫米,宽4毫米。种子椭圆形,压扁。 [1]
== 生长环境
草坡, 潮湿林中, 山坡草甸, 石灰岩山坡灌丛。
国内分布:贵州省, 云南省
国外分布:印度
红根,中药材名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红根的块茎。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消炎,拔脓。治疗疮,痈疽,无名肿毒,腮腺炎,乳痈。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红根的块茎。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宿根草本,高0.5~1.2米。块茎肥大,圆柱形或圆锥形,外皮有环纹,内深紫褐色,有粗须根。茎直立,祖而光滑,有的带粉红色,多紫褐或黄绿色花斑纹,形如蛇,基部苞鞘宿存;茎上生短鞘和2(或1)枚有长柄的复叶;复叶有3小叶,小叶长7~26厘米,宽4~17厘米,椭圆形或卵形,基部对称或歪斜,先端短尖或渐尖,叶背中脉用脉凸起,全缘浅波状或有小点状浅齿。内藏的淡黄色肉穗花序顶生,花细密,穗有延长的很多各式线状附属体伸出;佛焰苞绿色有纹饰,下部合生,上部扩展波状渐尾尖,长5~10厘米。果穗如玉米棒状,长7~15厘米,浆果如玉米子大,先绿色,后渐变为红色。
分布区域:分布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生于潮湿阴暗的石灰山密林、灌木丛及箐沟。
性味归经:辛麻,寒,剧毒。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拔脓。治疗疮,痈疽,无名肿毒,腮腺炎,乳痈。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2]
注意事项:皮肤破溃者忌用。
繁殖方法
红根草果实从6月上旬开始成熟,7月下旬为果熟盛期。成熟后极易脱落,应及时分期采收。小坚果椭圆形,淡棕色,千粒重0.2克,生活力极低,经TTC法测定为8-10%左右。种子含油脂,忌暴晒,否则易造成水分丧失和脂肪氧化而降低发芽率。红根草种子在9.9℃以上即可发芽,可即采即播或贮藏至翌年春播,发芽率低且不整齐。通常播种至发芽需37-47天,发芽持续时间为7-8个月;发芽率最高为25.5%,一般在10-15%之间。 [3]
栽培技术
红根草实生苗需第2年才能抽茎开花,而分蔸繁殖苗当年即可开花。开花结实量随立地条件及栽培措施而异。红根草可全荫棚栽培及与甜茶套种。红根草基生叶片的增长期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历时40天左右,5月中、下旬进入开花结实阶段后,由于消耗养分过多,叶片部分或全部枯萎。因此,红根草的采收期宜在开花前。
主要价值
红根草中国民间广泛使用,收载于1977年版《中国药典》,为中成药“复方红根草片”的主要原料,具有良好抗菌解毒、清热除湿,活血调经作用。主治感冒、咳嗽咯血、痢疾、痛经、白带、毒蛇咬伤、跌打损伤、肝炎、风湿性关节炎、乳腺炎、肠炎、肺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症。红根草具有较好的抗菌和抗结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