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籐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梨藤竹 |
中文學名:梨藤竹 拉丁學名:M.compactifloru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科禾本科 屬:藤梨竹 |
梨藤竹,是禾本科藤梨竹(梨麻竹)屬下的一個種。
目錄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籜鞘硬而脆;籜耳發達,具顯著遂毛;籜葉葉狀,基部收縮為弧形;籜舌近平截。葉耳及遂毛均發達,世間近實心。果期8~10月,果實大型,先端略扁平、並略扁平並具一宿存柱頭。 [1]
生長環境
梨藤竹生長于山腰或河邊、溝谷。
分布範圍
梨藤竹分布於雲南盈江、景洪、廣西憑祥等地。在緬甸、印度、孟加拉等國也有。
流蘇梨藤竹
流蘇梨藤竹(M.fimbriatus Hsueh et Hui) 稈攀援狀,長20~40m,徑3~5cm,節間長25~35cm,最長45cm。節微隆;新稈被子白色毯狀毛環。稈籜早落,革質,約為節間長的1/2,有時幼籜疏被白色貼狀毛,鞘口近平截;籜耳不明顯;籜舌顯著,高約 2~5mm,先端流蘇狀剛毛長8~10mm或更長;籜葉卵狀披針形,基部收縮為圓形,略呈柄狀,約為鞘口寬的1/3~1/5,外翻。每節多分枝,有時1枚,葉片長工13~16cm,寬1.5~2cm,無葉耳,葉舌高1mm。筍可食,味淡。 分布:雲南省景洪、基諾、勐海、打洛、盈江、孟連等地。
別名:麥莫(拉祜語譯音,雲南瀾滄)稈高10~15m,徑2~4cm,節間長20~40cm,斜依或攀援,分枝一側具縱溝槽;幼時具灰白色短柔毛,略粗糙,節下具厚白粉圈並被微絨毛,基部稈實心,向上為中空。稈環突隆起,有時具短柔毛;籜環突隆起,無毛;稈籜革質,遲落,較短,淡黃色,頂端近截平形,背面貼生有灰色小刺毛;籜耳不明顯,線狀三角形,直立,基部具灰色短柔毛。葉片長達21.5cm,寬達4cm。稈劈篾作編織用,果實燒熟去皮後食用。
西藏梨藤竹
西藏梨藤竹,稈高達10m,徑1.5~3cm,節間長40~70cm,斜倚或攀援,被銹色小剌毛,節間上部尤密,粗糙,節下具顯著白粉。稈環平,籜環隆起,常具殘留物,幼時籜鞘質,遲落,淡黃色小刺毛,鞘頂兩肩高聳呈籜耳狀(高1~2cm,口部具易落之灰白色遂毛);籜耳缺失;籜舌U形下凹,高約1mm,被柔毛;籜葉線狀披針形,直立,背面被銹黃色絨毛,腹面具銹黃色絨毛和小刺毛,基部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