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梁文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梁文杰 台北市議員

簡介

梁文杰(1971年-),原籍浙江大陳,台灣外省籍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學運世代"代表人物之一。

梁於高中時參加1990年3月的野百合學運,後就讀於"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1995年,他為陳其邁助選,正式投入政治。隨後梁進入民進黨中央黨部政策會兼職。自台大政治研究所畢業後,他轉任"立法委員"林濁水辦公室主任,並參與民進黨新潮流系的政策制定。1999年,為《台灣前途決議文》草案擬稿。

2002年,梁文杰擔任民進黨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2004年,他為陳水扁助選,擔任政策協調部主任一職,負責擬定政策。2005年秋天,他擔任民進黨兩岸政經學會首屆秘書長。後梁又出任新社會智庫執行長、新社會政策雙月刊總編輯。

他在擔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副主任時曾提出兩岸問題可參考"兩德模式"來解決。2010年,梁文杰投入台北市議員選舉,其選區為大同區、中山區,順利當選。

台灣宏達電(hTC)董事長王雪紅在台灣"大選"前夕挺九二共識,梁文杰2012年1月17日在社交網站上稱,他原來堅持使用hTC手機,"現在我寧願讓韓國人賺我的錢。"藍營"立委"批評其荒謬至極。 。

1971年出生的梁文杰,是在讀高中時開始接觸政治的。1990年3月"野百合學運"時,台北建國中學的許多高年級學生也參加了,時年19歲的梁文杰當時對民進黨也沒有什麼概念,但已經開始有了反國民黨的意識。

進入台灣大學後,梁文杰加入學生社團"國際社",與台大的社運活動積極分子夏鑄九、鄭村棋、汪立峽等教授十分熟悉。當時的梁文杰對"台獨"並沒有好感,在他看來,所有的"台獨"理念都是"右派的國家主義",統一和"獨立"都是應該超越的對象。

1995年,梁文杰第一次真正參與政治,那是幫民進黨"立委"陳其邁助選。隨後,梁文杰進入民進黨中央黨部政策中心兼職,邊打工邊上學。研究生畢業後,他又轉入林濁水"立委"辦公室,擔任辦公室主任。直到這個時候,梁文杰連黨內派系新潮流系是什麼、有哪些人都搞不清楚。

晉身新潮流系主力

然而,就是那段在林濁水身邊當"書僮"的日子時,梁文杰逐漸開始了解"新潮流",被民進黨的"建國理想"所洗腦,全盤接受了"台獨理論大師"的理念,並成為黨內最善於擬定政策的智囊之一。

1998年,新潮流係為了與美麗島系爭奪兩岸論述的主導權,提議召開了為期3天的"民進黨中國政策研討會"。美麗島系派出主角許信良、陳忠信和郭正亮,外加隱身幕後的前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陳文茜,而新系則派出三大靈魂人物林濁水、邱義仁和顏萬進參與辯論。在會上,時任林濁水辦公室主任的梁文杰提出用"強本漸進"來取代"戒急用忍",受到了新潮流系大老們的認可。而在會前,梁文杰也幫助新系幾名代表捉刀寫書面發言。這是他在政治及兩岸議題上首次嶄露頭角。

梁本人對於此次辯論也印象很深。他後來在媒體上撰文,高度評價該辯論是"民進黨發展的重大分水嶺"。在他看來,該辯論顯示出民進黨已經擺脫"內政黨"的色彩,而逐漸發展出"國際黨"的性格。因為民進黨一向以批判國民黨施政為主要訴求,所有議題都只停留在政治、司法、社會、經濟等"內政"層次,它的對話對象和參考點也只有國民黨和新黨。通過這次大辯論,民進黨"開始轉向研究帶領台灣在國際社會中求生存的問題"。

正因為在"中國政策大辯論"中出色表現,梁文杰隨即被提拔為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副主任。1999年,也是在林濁水的指導下,梁文杰為"台灣前途決議文"草擬底稿。

幾次出手,都趕上民進黨內的"大事",所以梁文杰很快出人頭地,揚名立萬。由於其點子多、文筆好、出手快,所以人送外號"梁少"。

參贊中樞

2000年"大選"前,梁文杰替陳水扁執筆起草"陳七項",即堅持"善意和解、積極合作、永久和平"的原則;"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宣告獨立或變更國號的問題",也沒有"兩國論"入"憲"的問題;推動兩岸關係全面正常化,建立全方位互動機制;在和平解決、平等對待的前提下,任何議題都可以協商與對話;台灣願意扮演積極角色,協助中國現代化、民主化;以世界貿易組織(WTO)模式,尋求兩岸平等參與國際社會、共存共榮;為了建立互信、增進了解,積極推動兩岸領導人互訪。這為陳水扁的兩岸政策奠定下基調。

陳水扁上台後,梁文杰依然擔任陳在大陸政策方面的重要幕僚。2002年,梁文杰擔任民進黨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此時的他,已經成為民進黨中幕僚世代的標誌性人物。

"權力新貴"

幕僚世代的出路受老闆的影響力大,因此"跟對老闆"對幕僚世代就非常重要。梁文杰曾開玩笑說,以後的政治一定變得很無聊,要不得等到老闆老死,要不得娶老闆的女兒,權力才有可能過渡到你身上。然而實際上,梁文杰確實是跟對了老闆--他進入政治圈的啟蒙老師就是"台獨"理論大師、新系大老林濁水。在之後的從政經歷中,林濁水確實給他以很大幫助。2001年,新潮流系出錢,送他到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國際關係專業博士。顯然,此時的梁文杰已經成為新系重點培養對象。

2004年,梁文杰已修完學分,只差提交論文、就拿到博士學位。島內大選開跑後,梁文杰放下論文,回台助選。當時民進黨的文宣大隊由副總幹事吳乃仁帶頭,民調部由陳俊麟負責,新聞暨媒體公關部由鄭文燦主抓,文宣部由鄭運鵬擔綱,政策協調部則由梁文杰操刀。這幾個人分進合擊,一直主導着選戰議題,使陳呂配開低走高,一路追上連宋配。梁文杰從中出力不小。大選後,泛藍提出選舉無效之訴和當選無效之訴,與泛綠進入法律纏訴階段,梁文杰又忙着和陳呂律師團協調、溝通,藉資料、做論證,跑進跑出,四處張羅,忙得連博士論文也沒有時間修改。

陳水扁連任形勢穩固後,民進黨展開新一波人事改組。梁文杰在大選期間操盤輔選頗受張俊雄等黨內上層激賞,本欲升其為中央政策會執行長,但礙於黨章規定,政策會執行長一職必須由"立委"兼任,非"立委"的梁文杰若要升任,勢必修改黨章。民進黨唯恐此舉動作過大引發爭議,同時也涉及政策會在中央黨部的定位問題,最後在黨部高層的折衝下,將梁文杰升任為"首席副執行長",上頭不再設執行長,亦即梁雖名為副手,實際上卻是政策會龍頭。

至此時,梁文杰已經完全進入民進黨的決策核心。更重要的是,民進黨大膽啟用梁來接掌中央黨部一級主管,跨世代接班布局意味十足。對於梁來說,黨中央給了位子、給了資源,對於他增長曆練、干出成績、早日擠身接班梯隊很有幫助。

常被長輩痛罵

梁文杰的父母都是所謂的"大陳義胞"。這些當年的"反共義士"潰逃到台灣後,長期受到國民黨的當局的褒揚、庇護。在他們看來,民進黨幾乎就是"福佬沙文主義+台獨"的結合,要讓他們認同台灣這塊土地並不困難,但是要他們進一步接受"台獨",甚至接受民進黨式的"台獨",則是另一回事。所以,當梁文杰投靠民進黨後,他的辦公室常常接到與他父母同輩的人打來的電話,痛罵他是"叛徒"。有人更是義正辭嚴地質問他:"梁文杰,你小時候我就見過你,看你長大,你真的相信阿扁嗎?"

梁文杰的父母心裡也十分矛盾。一方面,看到兒子在民進黨當局中"很有出息",父母也很高興,大選時也會投票給陳水扁。另一方面,他們對陳水扁和民進黨的作法也有看法,所以私下裡,梁父梁母對陳水扁也是怨聲載道,"一直罵阿扁"。

這些親身經歷,讓梁文杰對於島內藍綠對立的情形認識得更為真切,對族群衝突的了解也更為平衡。再加上他屬於民進黨的第四代,他們沒有第一代的"悲情",也沒有第二代的包袱,更沒有學運世代的"台獨"浪漫主義,所以對民進黨的看法更客觀,對民進黨執政後的所作所為有所不滿也敢於批評。另外,他也師承了林濁水敢於對內開炮的傳統,善於自我反省。譬如"新聞局長"姚文智在電視台換照過程中故意刁難中視引起輿論大嘩後,梁文杰就跳出來,在媒體上撰文,批姚及"新聞局"的處理方式是"大錯特錯"。

鼓吹"兩德模式"

對兩德統一進行過深入研究的梁文杰,在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副主任時,曾提出兩岸可仿兩德模式簽訂"基礎條約",在此基礎上解決兩岸問題。他認為,兩岸若能完全仿照兩德"基礎條約"中"相互承認"、"互不侵犯"、"不預設未來(統獨)"的精神,簽訂雙方都可接受的協議,對台灣將是利大於弊。在他看來,該條約特色是西德對東德的讓步,也就是"強國對弱國的讓步",對照於兩岸,是大陸要向台灣讓步。但這也不是"單方面受利",大陸也可從中得到一定的和平紅利。

兩德"基礎條約"是1972年由西德與東德簽訂的,雙方均以正式國名相稱,不預測未來走向,其主要精神為:(一)相互承認對方的對等地位,各不宣稱自己是唯一合法政府;(二)雙方疆界、領土,互不侵犯且相互尊重;(三)依聯合國憲章和平解決爭端;(四)對雙方未來走向不預設立場;(五)訂定各種協定促進交流,並五設代表團。

顯然,梁文杰用兩德模式解決兩岸問題的說法,實質是想讓台灣先獲得獨立地位,成為正常國家,然後再考慮是不是統一、如何統一,這當然無法得到大陸的認同。

未來發展前景

2005年5月"任務型國大"選舉結束後,梁文杰卸下政策會副執行長一職,重回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其未完成的博士學業。這是他又一次短暫離開台灣政壇。2001年,他也曾因為讀書而離開台灣。未來擁有國際關係專業留英博士的頭銜後,梁文杰在民進黨內的地位一定會進一步水漲船高 。

梁文杰
梁文杰
[ http://p0.so.qhimgs1.com/bdr/_240_/t01cecd6d67d53a5e3a.jpg原图链接] 來自360網]]
出生 1971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中國台灣台北市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