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黑霉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桃黑霉病
桃黑霉病是危害桃的疾病,病原体是一种真菌。
基本信息
中文名:桃黑霉病
症 状:病果呈淡褐色软腐状
病 原:菌亚门结合菌纲毛霉目黑根霉菌
防治方法:桃果成熟后及时采收
发病特点
病菌通过伤口侵入成熟果实,温度较高且湿度大时发展很快,4—5天后,病果即可全部腐烂。病菌的孢囊孢子经气流传播,健果与病果接触也可传染。[1]
症状
果实后期发病较重,病果呈淡褐色软腐状,表面长有浓密的白色细绒毛,即病原菌的菌丝层,几天后在绒毛丛中生出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孢子囊。[2]
病原
真菌,结合菌亚门结合菌纲毛霉目黑根霉菌 RhizopusnigricansEhrenberg。
发病原因
1、桃软腐病在温度较高且湿度大时发展快。
2、桃树对钙特别敏感,缺钙不但出现腹线处变软、腐烂,就整个桃子来讲硬度也降低,口味变坏,耐储力下降。
传播途径
桃软腐病的病原通过伤口侵入成熟果实,孢囊孢子经气流传播。健果与病果接触也可传染。而且传染性很强。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肥、钾肥,适时浇水,使果实发育良好,减少裂果和病虫损伤。
2、桃果成熟后及时采收,在采、运、贮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
防治农药
1、在桃果采摘前7~10天喷药1次,可用65%代森锌可湿粉剂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都有极好的防治效果。
2、用苯菌灵、脱乙酰壳多糖和氯硝氨等药剂浸果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注意在0~3℃波动低温下进行贮藏和运输。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