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桃花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桃花江,古称阳江、义江、扬江或称潦塘河,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桂江干流漓江段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公平乡沿口村(原名孔里村)北(一说源于临桂五通乡与灵川青狮潭乡交界的中央岭东南侧),流经灵川县、临桂县、桂林市。一支自象鼻山注入漓江;另一支南下雉山麓(萝卜洲尾)注入漓江。在漓江众多的支流当中,桃花江名声最大,也极富浪漫色彩,同时也是较为重要的支流之一[1]。“阳江秋月”是古代桂林八景中颇具特色的一景。有人赞桃花江:“不似漓江,胜似漓江”。

中文名: 桃花江

古 称: 阳江、义江、扬江或称潦塘河

河流源头: 广西临桂县与灵川县交界的中央岭

流经地区: 灵川县、临桂县、桂林市

干流长: 45公里

流域面积: 321.9 km²

主要支流: 金陵水、法源河、道光水

干流概况

桃花江,古称阳江、义江、扬江或称潦塘河,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桂江干流漓江段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公平乡沿口村(原名孔里村)北(一说源于临桂五通乡与灵川青狮潭乡交界的中央岭东南侧),海拔756米,南流经界底至中间江,纳大勒里水,折西流受山口水,转南流经田洞至寨底村出临桂县板屋;续南流,经江背底,下西山,途受寨底、岩山、汤家、下宅、新寨、马安诸水后,经新建、潮田纳留村水,折东流经白田、莫边,受木叶寨水,续东流经潦塘、龙头纳金陵水,至桥头村复入灵川县境。沿塘东、聚田、榄头,纳南村水,出桂林市,经财贸干校折北流至庭江洞,又入灵川县境石巷村,至船埠头纳法源河水,再流入桂林市水南村,受社塘水,折东流至燕水岩,受道光水,折南流经白塘、穿工农桥至敦睦村北弯向东流,穿湘桂铁路、西门桥、南门桥,一支自象鼻山注入漓江;另一支南下雉山麓(萝卜洲尾)注入漓江。

桃花江全长45公里,其中灵川境内长10.6公里,总流域面积321.9平方公里,其中灵川境内面积119.23平方公里。河宽45米,河底多淤泥。

该河多弯曲,河面宽狭变化大,堰坝多,坡降极缓,径流量大,又常受漓江洪水顶托,因此,沿河一带涝灾频繁而又严重。

水文特征

干流长65.0公里,流域面积298平方公里。流域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平均高程255米,干流平均坡降0.92‰。流域年平均降雨量为1900~2000毫米,最大流量为840立方米每秒(1885年),实测最小流量为0.66立方米每秒(1972年),年平均流量为11.6立方米每秒。流域内有庙岭雨量站(建于1964年)和桃花江水位站(建于1972年)。

桃花江流经桂林市区18.4公里,沿河谷两侧多为山地,除局部为砂岩外,大部地区属灰岩,发育着棕色石灰土。沿河两岸地势开阔平坦,阡陌农田,地面标高在148.0~151.0米之间,洪水时易受淹没。河宽一般在50~60米之间,河床深5~6米.河床坡降五仙坝至飞鸾桥为0.5‰,飞鸾桥至南门桥为0.4‰。洪水水面比降为0.22~0.33‰。

主要支流

金陵水,发源于老虎头东坡,海拔532米,长23.6公里,灵川县境长3.3公里;流域面积49.45平方公里,灵川境为6.68平方公里,泥质河床,宽20米。注入桃花江。

法源河,发源于潭下大庙岭底村东的白水头,海拔624.7米。河长13公里,流域面积41.33平方公里,河宽15米,泥质河床,注入桃花江。

社塘水,发源于白水头东坡,海拔624.7米。注入桃花江。长5.6公里,流域面积15.1平方公里,河宽6米,泥底河床。

道光水,发源于灵川县火车站南侧。注入桃花江,河长9.35公里,流域面积21.13平方公里,河宽12米,泥底河床。

治理开发

水利工程

1375年(明洪武八年)扩建城池,在桃花江距漓江最近的南门桥处开凿至象山一段的城濠。该段人工河道长1200米,最大宽度30余米,最窄处为23米,成为桃花江水汇入漓江的常年河道。

新中国建立后,沿江人民在沿江河床上筑坝拦水,在桂林市区河段上共有堆砌石坝28处,其中坝高在2.0米以上的是:演坡坝、庭江坝、洋江坝、水南坝、燕子坝、漫江坝、陈头坝、荃塘四坝、力头坝、唐家坝、北冲二坝、龚家坝、宋家坝、巫山坝、金家坝、狮子岩坝、马家坝、叶盒坝、篦子园坝、虹桥坝20座。

到21世纪初,桂林市区以上流域内有水库6处,其中中型水库(金陵水库)1座,小(一)型4座,小(二)型1座,总库容2428万立方米,总控制面积为35.45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12%。

桃花江排涝工程位于庙岭乡塔山和乐和两村公所之间。桃花江上游为山区,地势陡。中、下游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河床平缓。塔山、乐和村公所河段狭窄,河道受河滩、桥梁、水坝阻塞,水流不畅。洪水来时,两岸4500亩农田及9个村庄受淹。该工程于1975年动工,1980年竣工。国家投资55.66万元,建成防洪堤8.4公里,高排渠5条4.6公里。河道截弯取直3处,兴建排洪闸11座。并建电灌站8处,装机11台,417千瓦。完成土方41.42万立方米,石方50立方米,干砌石3900立方米,浆砌石2500立方米,混凝土475立方米,劳动工日57.88万个。右岸2500亩农田全部受益。该工程左岸原计划建防洪堤3.3公里,泄洪闸4座,电力排涝站4座,装机5台215千瓦。需工日7.94万个,需国家投资21.68万元,因财力有限未能动工。由于右岸工程竣工,造成左岸2000亩农田受涝灾比原来未修右岸工程时还要严重,属停建而又急需复工工程。

旅游开发

宋时,桃花江因其景色秀美而成为水路游览的一个主要航道。明清时期,江上画舫彩舟来往穿梭,集一时之盛。后来在桃花江沿岸建设有芦笛公园、狮子园岩公园、西山公园等。桃花江流经的都是石灰岩地区,江水澄澈,飞鸾桥至胜利桥一带,水流平缓,明净如镜,夹岸峰林。桃花江两岸,夹竹桃如火,田畴如绣,中隐、狮子、清秀、甲山矗立。月夜景色更美,“阳江秋月”是古代桂林八景中颇具特色的一景。有人赞桃花江:“不似漓江,胜似漓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