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栀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栀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形态产地】

栀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干苍劲,株丛紧凑。叶倒卵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翠绿光亮。花生于叶腋或枝顶,花冠像古代器“卮”,今加木旁为“栀”。

初夏晶莹皎洁的栀子花陆续绽开,含苞欲放,初展芳华,异彩大放。鹅黄浅绿的长花柄,6裂回旋花序,瓣厚丰腴,含蓄庄重,清丽高雅。沁人肺腑的浓香,即使花谢枯萎,仍余香不绝,月光越亮香越浓。

独特的气质,超群芬芳,人们钟爱,妇女佩带,诗人咏唱。据说种子来源于天竺,与佛有关,故又叫禅客、禅友,还有木丹越桃林兰等雅号。我国现有70属450种,主产于江西、浙江、湖南、福建等长江流域及江南各地。果为主要中药,叶、根也可入药。

【养生保健作用】

栀子味苦,性寒,归胃经、胆经、心经。栀子水提取液可利胆、镇静、降压、抗菌及抑制平滑肌。

【养生配方推荐】

(1)鲜栀子花9~15克。水煎加蜜调服。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咯血。

(2)栀子花焙干为末,吹入鼻,用药棉填塞。可止鼻衄。

(3)栀子花100克,桃花50克,冬瓜子25克,白附子100克,菟丝子150克,木兰皮150克,玉竹10克,大豆黄卷75克,苜蓿50克,麝香1克,猪胰2具(除浮脂)。共为末。干燥过筛,少许洗面,可洁面祛斑。

(4)鲜栀子适量。捣烂外敷。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5)黄栀子根30克(10岁用量)。水煎,分2次服。治疗黄疸肝炎。

(6)栀子仁10克,马齿苋30克。水煎,红糖调服。用于止痢。

(7)栀子仁10克,生大黄10克。为末,食醋调敷。可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消肿止痛。

(8)鲜栀子根60克,淡竹叶根、白茅根、桑白皮各30克。水煎服,用于治疗黄疸性急性肝炎。

(9)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载:“以栀子花食用佳。”栀子花浸汁配清凉饮料,解暑。

(10)栀子花数朵,去蒂与糯米、赤小豆煮粥,调白糖。清香可口。

(11)栀子花瓣盐腌蘸面糊油炸,是可口食品。栀子花可做果羹、蜜饯等食品。

【保健注意】

(1)张仲景《伤寒论》中云:“病人旧微溏者不可服。”当代名医蒲辅周云:“脾胃阳弱便溏者不能用栀子。”

(2)常用量3~10克。 [1]

【功效作用】

1、山栀子仁大能降火,从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降,人所不知。亦治痞块中火邪。大凡心隔之痛,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寒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丹溪心法》

2、栀子治火疮未起: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千金方》

3、栀子,清少阴之热,则五内邪气自去,胃中热气亦除。面赤酒疱皶鼻者,肺热之候也,肺主清肃,酒热客之,即见是证,于开窍之所延及于面也,肺得苦寒之气,则酒热自除而面鼻赤色皆退矣。《本草经疏》

4、栀子,若用佐使,治有不同:加茵陈除湿热疸黄,加豆豉除心火烦躁,加厚补、枳实可除烦满,加生姜、陈皮可除呕哕,同元胡破热滞瘀血腹痛。《本草正》

5、栀子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栀子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6、栀子治火丹毒:栀子,捣和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

7、栀子治口疮、咽喉中塞痛,食不得:大青四两,山栀子、黄柏各一两,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两沸,含之。《普济方》栀子汤

8、栀子治疮疡肿痛:山栀、蒲公英、银花各四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银花藤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9、栀子治妇人子肿湿多: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

10、栀子治赤白痢并血痢:山栀子仁四七枚。锉,以浆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空心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栀子仁汤

11、栀子治目赤:取山栀七枚,钻透,入煻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入大黄末三钱匕,搅匀,食后旋旋温服。《圣济总录》栀子汤

12、栀子治急性胃肠炎,腹痛,上吐下泻:山栀三钱,盘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钱,青木香二钱。上药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钱。水煎,分二次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13、栀子治肺风鼻赤酒:老山栀为末,黄蜡等分溶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煿。《本事方》

14、栀子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脑:栀子十四个剖),香豉四合绵裹)。上二昧,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15、栀子治烧伤: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救急方》

16、栀子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剖),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

17、栀子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18、栀子治湿热黄疸: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19、栀子治尿淋,血淋,鲜栀子二两,冰糖一两。煎服。《闽东本草》

20、栀子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21、栀子治热水肿:山栀子五钱,木香一钱半,白术二钱半。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22、言栀子生用则吐,炒黑则不吐,且以栀子豉汤为吐剂,愚每用生栀子及栀子豉汤,并未曾吐。《本草崇原》

23、栀子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濒湖集简方》

24、仲景多用栀子茵陈,取其利小便而蠲湿热也。古方治心痛,每用栀子,此为火气上逆,不得下降者设也。若)泥丹溪之说,不分寒热,通用栀子,属寒者何以堪之。《本草通玄》

25、栀子治鼻中衄血:山栀子烧灰吹之。《简易方论》

26、栀子利小便,实非利小便,清肺也,肺气清而化,膀胱为津液之府,小便得此气化而出也。栀子豉汤治烦躁,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汤液本草》

【食用方法】

1栀子清肝汤

组成:牛蒡子3克、柴胡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石膏3克、当归3克、山栀3克、丹皮3克、黄芩1.5、黄连1.5、甘草1.5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食后服。

功效:主治肝火风热上攻,遂成鬓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等处,或寒热晡甚,胸胁满闷,口苦舌干者。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2栀子厚朴汤

组成:栀子9个(劈) 厚朴12克(炙,去皮) 枳实9克(水浸,炙令黄)

用法: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效:主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来源:《伤寒论》。

3大黄栀子汤

组成:生大黄1两,升麻半两,瞿麦1分,甘草1分,栀子7个。

用法:水2升,煮至1升,去滓,作4次温服。以利为度。难利者,先煮诸药至1升半,乃下大黄。大黄先以水渍,和水下之,煎药毕,下朴消,则折热易利。

功效:主治热病毒气入眼,赤痛生翳,不见光明者。

来源:《伤寒总病论》卷三。

4香附栀子粥

配方 香附6克,栀子1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先把香附、栀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一起煮粥。

用法 早晚分食。

功效:舒肝理气,清热泻火,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

【用药禁忌】

脾虚便溏者忌服栀子。 [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