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枝江市地處湖北省南部,長江中游北岸的港口城市,江漢平原西緣,屬三峽之末,荊江之首,總面積1310.4平方公里。宜昌市轄縣級市。西北部丘陵、崗地占總面積的58.8%,東南部平原占41.2%。枝江交通為便利,萬里長江貫東而去,焦柳鐵路穿市南下,滬漢蓉高速鐵路與滬渝高速公路(G50)、318國道並行東西,三峽機場距市中心30公里,構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枝江市西接宜昌,東鄰荊州。枝江市位於鄂西山區與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是長江三峽和宜昌市的東大門。枝江市轄8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198個行政村,總人口44.7萬人。[1]
概述
枝江市地處湖北省南部,長江中游北岸的港口城市,江漢平原西緣,屬三峽之末,荊江之首,總面積1310.4平方公里.目前城區面積達13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3萬人。
1999年、2001年連續兩次榮獲湖北省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楚天杯",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園林城市",2002年8月,我市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城市"。枝江是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市、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市、全國計劃生育先進市、湖北省文化先進市、湖北省衛生城市。我市是中宣部確定的全國200個文明村鎮創建活動示範點之一。全市人口與計劃生育綜合改革全面推行,我市被確定為"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示範縣(市)"。素質教育取得新進展,德育工作經驗得到教育部肯定。全面推進科技進步,農業科技培訓和農村人才資源開發力度加大,我市被評為全省"農村人才資源開發示範縣(市)"。民兵預備役和國防建設不斷加強,我市榮獲"全省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
枝江市黨建工作富有特色。枝江相繼建立了"幹部督學"制度、"民情走訪"制度、"四書一談"制度、"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狠抓了幹部學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領導作風的轉變。其中幹部理論督學制受到曾慶紅同志的充分肯定;在"三教"活動中探索出的民情走訪經驗,在全省乃至全國都產生了較大影響。我們從大中專畢業生中考錄村幹部的作法,得到了省委組織部的高度肯定,2000年,我市被省委命名為"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市"。1999年我市被中組部確定為全國基層組織建設聯繫點。
行政區劃
枝江市包括馬家店鎮、安福寺鎮、董市鎮、七星台鎮、百里洲鎮、白洋鎮、仙女鎮、問安鎮和顧家店鎮,一共八個鎮。而馬家店鎮就是枝江城區,馬家店的中心地帶也是枝江城區的中心地帶。其他8個鎮都圍繞着馬家店鎮不斷發展,各有特色。[2]
歷史文化
周朝至南北朝
周稱丹陽,屬楚國領地。春秋前期乃楚都所在地,後為羅國(國君姓熊)。戰國時仍名丹陽。秦,因長江至此分枝而得名枝江,屬南郡。漢置縣,縣治沮中,枝江縣為南郡十八縣之一。三國時,吳析枝江為兩縣,在枝江境內北部置旌陽縣,旌陽、枝江兩縣皆屬吳南郡九縣之中。南北朝時,宋文帝元嘉十八年省旌陽縣併入枝江,枝江屬南郡七縣;陳,省枝江,置羅郡,枝江屬羅郡。隋,復置枝江縣,屬南郡。
唐至清朝
唐肅宗上元元年析江陵置長寧縣,二年將枝江併入長寧,唐代宗大曆六年省長寧復置枝江,屬山南東道江陵府江陵郡。五代十國,高季興父子踞江陵,稱南平國,枝江屬之。宋朝,枝江屬荊湖北路江陵府江陵郡,宋神宗熙寧六年省枝江併入松滋縣,宋哲宗元年復置枝江縣。元朝,屬河南江北行 中書省中興路。明朝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明太祖洪武十年五月,省枝江併入松滋,十三年五月復置枝江縣。清朝,枝江屬湖北省荊州府。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元年枝江直屬湖北省;二年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枝江屬荊南道;十年分荊南道為荊宜、施鶴兩道,枝江屬荊南道;十六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枝江屬湖北省;二十一年湖北省劃為十一個行政督察區,枝江屬第七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省改十一個行政督察區為八個行政督察區,枝江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新中國
1949年7月11日枝江解放,屬湖北省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1951年,湖北省宜昌行政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地區專員公署,枝江屬之。1955年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省枝江併入宜都縣。1962年10月20日,國務院第117次議決定恢復枝江縣,屬湖北省宜昌地區專員公署。1978年8月,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枝江屬之。1992年3月,宜昌地區行政公署與宜昌市合併為宜昌市,改「地管縣」為「市管縣」,枝江屬宜昌市。1995年3月21日,國務院(國函[1995]5號)批覆設立宜昌市猇亭區,以枝江縣猇亭鎮為其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桐嶺。1996年7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消枝江縣設立枝江市,所轄行政區域不變。市區建立有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地理位置
枝江市位於湖北省中部偏西,地處長江中游北岸,江漢平原西緣,屬三峽之末,荊江之首。西接宜昌,東鄰荊州。總面積1310.4平方公里.
自然氣候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多丘陵,間有山沖畈地,東南屬平原,湖泊港渠密布。西北部安福寺鎮鄒家沖村最高點海拔207米,東南部七星台鎮楊林湖村最低點海拔35米,高差達172米。河流有長江、沮漳河、瑪瑙河。年均降水量1041.8毫米,平均氣溫16.5℃。[3]
交通發展
水路
枝江長江港口基礎設施完備。市域內95.5公里長江沿線現有46個泊位,年貨運吞吐能力達300萬噸。3000噸級船舶上可直達重慶、下可通達武漢、上海等沿江城市。
公路 宜昌-武漢的漢宜高速公路和318國道在枝江市內並行東西,漢宜高速公路境內兩個省級開發區均有出入口,最近的距市中心5公里屬於滬蓉高速路網幹線。
鐵路 焦柳鐵路在枝江市內橫貫南北37公里,境內設有一個二級貨運編組站和兩個四級貨運站,倉儲設備齊全,可直達北京、廣州、武漢、南京、無錫、西安、柳州等地;漢宜高鐵已經開建,途徑枝江市50公里,枝江工業園區設有高鐵客貨運站點,該鐵路預計於2011年年底建成,2012年春運前投入使用,宜萬鐵路和宜萬高速公路的雙線建設臨近尾聲,滬蓉雙線通道即將全面打開。
航空 三峽國際機場距以前的鄉鎮猇亭境內,市區有高速直達,安福寺工業園區、枝江工業園區分別距離12公里和30公里,現已開通宜昌至武漢、海口、廣州、桂林、深圳、張家界、北京、上海、廈門、重慶、成都等27條航線和香港、澳門、日本的包機業務。
特產
百里洲砂梨
枝江優質砂梨基地地處長江沖積形成的砂性土壤地帶,產出的果實個大、肉脆、汁多、味甜,被湖北省農業廳命為「湖北十大名果」,一直暢銷中國十多個省市。百里洲鎮有10萬畝優質砂梨基地,現有受益面積5萬畝,年產量8萬噸以上。百里洲砂梨被中國特產名鄉宣傳推薦活動組織委員會推薦,命名為「中國砂梨之鄉」,基地產品註冊為「百里洲牌」商標「仙女大米」富含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功效。主產地九龍溪氣候適宜、水質潔淨無污染,米質粘稠適度,晶瑩剔透,口感舒爽甘甜,品質上乘,故在2000年秋季武漢首屆糧油精品博覽會上,深受全國各地客商青睞,有「枝江賽泰」之雅稱「桂花白瓜」盛產於枝江市318國道沿線,品種優質,色澤純正、甜味悠長。[4]
著名人物
當代名人:演員史可[4],歌手金波,武漢歸元寺前任方丈昌明法師。
中國大學生創業第一人:李玲玲
全國捨己救人優秀大學生:何東旭
滴滴打車CTO:張博
IT工程師:吳濤
捨身保衛國家財產:潘星蘭、楊大蘭
歷史名人:陸通,劉凝之,董和,董允,霍峻,霍弋,江必新。
陸通(前5世紀—前6世紀),字接輿,春秋時期楚國人。據清代乾隆五年《枝江縣誌》記載,位於枝江江口東北肖家山東的陸通港曾是陸通故居。
霍峻(176—216),三國時蜀漢名將。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他的哥哥霍篤在鄉下聚集了數百人的隊伍,不久,霍篤死去,荊州牧劉表令霍峻率領其部。劉表死後,霍峻等部投歸劉備。
霍弋(207-270),三國時蜀漢將軍。字紹先,霍峻之子。南郡枝江人。 公元223年,霍弋為劉備的太子舍人。後主劉禪登位後,丞相諸葛亮北駐漢中,霍弋為記室使。 諸葛亮去世後,霍弋為黃門侍郎。後來劉禪立劉璇為太子,以霍弋為中庶子。
董和,三國時蜀漢名臣。字幼宰,南郡枝江董市鎮人。劉璋為益州牧時,先後任命董和為牛(四川簡陽縣西)、江源(四川松潘縣西)長,成都令。 當時四川很富饒,社會上盛行奢侈的風氣,富商大賈,爭相夸富。董和自奉節儉,粗衣蔬食,並頒布嚴刑法規,防止揮霍。
董允(?—246),三國時蜀漢大臣。字休昭,南郡枝江董市人。掌軍中郎將董和之子。 董允初為劉備的太子洗馬。公元223年劉禪即位,任黃門侍郎,受到諸葛亮的器重。同年,諸葛亮於出師北伐前,在《出師表》中推薦他,並任他為侍中,參與執政。
劉之遴(478—549) 南朝官員、學才。字思貞。南陽涅陽(今河南鎮平南)人,從小隨父劉蚪居住在百里洲。劉之遴從小聰明好學,博覽群書,八歲便能做文章。他父親非常高興地說:「此兒必以文興吾宗。」 劉之遴15歲舉茂才。
劉之亨,南朝官吏。字嘉會,劉之遴之弟。南陽涅陽人,與兄劉之遴從小隨父劉蚪居住在百里洲。 一次,武帝專程到荊州與劉蚪談論劉之遴、劉之亨。
陸法和(公元6世紀),南北朝時枝江百里洲人。百里洲曾修有陸法和講經台。傳說陸法和有法術,長期隱居百里洲。 在平定侯景之亂時,梁武帝第七子湘東王蕭繹任陸法和為信州刺史。
慧安(582—709),隋末唐初僧人。俗姓衛,荊州枝江人。隋大業(605-618年)中,開通濟渠,強征民丁,飢者甚眾,慧安廣施財物,救濟貧窮受苦之人。隋煬帝聽說此事便要召見他,他避而不見,潛入太和山。 其後,慧安游蘄州(今湖北蘄春),止於終南山。
曹廷傑(1850—1916),字彝卿,號楚訓,祖籍湖北省宜都縣,遷居江北高殿寺(今屬枝江),是清末民初傑出的歷史地理學家和富有愛國激情的政治思想家。清道光三十年七月二十三日(1850年8月30日)生。自幼好學,同治十三年(1874年)以廩貢生考取漢文譽錄,晉京入國史館當差。
時象晉(1854-1926),字樾皆。中國同盟會會員,中國近代教育家,晚清秀才。早年在董市開有「時泰順藥店」。後鄉試中榜,在枝江、羅田,以及武昌的棋盤街辦過學堂。1902年清政府與沙俄訂約,規定沙俄從東北撤軍。第二年,毫無信譽的沙俄政府不僅沒有撤軍,反而提出了更多更無理的要求,一場聲勢浩大的全面反俄運動蓬勃興起。1911年12月29日選舉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象晉毅然決然地為孫中山先生投下了神聖一票。
張繼煦(1876~1956年) 又名張勳,號春霆。湖北枝江人。初入讀兩湖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官費留學日本東京弘文書院師範科。1903年1月,與劉成禺等創辦《湖北學生界》。1924年9月因學校經費困難、籌款無着,被迫辭去武昌師大校長職務,轉任湖北省政府視察、湖北省通志館總纂、武昌荊南中學校長、湖北師範學院教務長,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董必武的老師。
張子高(1886-1976年)名准,字芷皋,湖北枝江人。1911年留學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化學。留學期間,曾參與發起組織中國科學社。1916年回國後,歷任金陵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教授。張子高先生對中國古代化學史有很深入的研究,著有《中國化學史稿》等書。
昌明法師(1917-2007),1917年出生於湖北省枝江市瑤華鄉柏楊沖一個佃農家庭,俗姓曹,名志秀。系三房獨子,頗受父母鍾愛。1950年,大師再度返回宜昌市,在慈雲寺、關帝廟進了香之後,留在彌陀寺做了兩屆的方丈。
旅遊景區
濱江遊園位於枝江市中心地區南部臨江地段,全長3800餘米,橫跨南崗路、江漢大道、水廠路、公園路等四條街道的出口,幅寬50--70米,部面積達19萬平方米。在枝江城市總體規劃中,濱江遊園為城區的主要風景區之一,是「濱江園林城市」的主要象徵。 濱江遊園的充分體現濱江園林特色和現代文化風貌的同時,以綠為主,以景托園,集開放性、觀賞性、遊樂性、休閒性為一體。整個遊園由江面向陸上由石徹江岸、園林小品、樓台亭閣、臨街透景護欄、沿江大道臨街高低錯落的建築物構成為階梯式立體畫面。白天,綠意盎然,清新寧靜;夜晚,燈光斑斕,倒影幢幢,繁華而又生機勃勃。
長江沙浪奇觀景區位於長江北岸歷史文化名鎮董市鎮。據《荊州府志》:「蜀江自此分為諸洲,自江陵而九十九洲起,此間如喬木之有條枝焉」。沙浪奇觀景區為九十九洲之一,占地4000餘畝,西與三峽大壩相接,順江東下直達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南越長江直入百里清江畫廊,北連長坂雄風當陽和孔明故里襄樊。三峽國際機場、焦柳鐵路、漢宜城際鐵路、宜萬鐵路、宜黃(滬蓉)高速公路、襄宜高速公路、318國道等貫穿景區,交通十分便捷。 三峽大壩建成,斬斷長江天塹,江水平穩回落,在風和浪的作用下,董市沙洲呈現多種奇妙沙浪景觀。有的似江心旋渦,有的似婉蜒起伏的古棧道,有的似魚鱗,金燦燦,紅彤彤,如詩如畫,美不勝收。遊覽沙浪奇觀是您回歸自然,還原生活,交流情感,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理想之旅,「觀沙浪奇景、賞江洲風情、游水上人家、尋長江奇石」的得意之旅。
政治經濟
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72億元,比2003年增長60.8%;全地域財政收入6.04億元,比2003年增長1.32倍;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28億元,比2003年增長8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7.3億元,比2003年增長1.8倍;全市一二三產業比重由2003年的26.6:31.7:41.7調整為22.4:42.9:34.7。2003年以來,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2005年市域經濟綜合考評躍居全省第7位。
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全面展開,22個重點村建設初顯成效。農業生產加快發展,2006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6.5億元,比2003年增長51.4%;農業增加值達到16.1億元,比2003年增長27%。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種植業板塊、畜牧小區、水產片帶規模不斷擴大。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61家,帶動基地建設60萬畝。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三年整治維修堤防險工險段28處、病險水庫16座,新建末級渠系63.3公里,高標準完成了問安石魯灌區水利設施綜合配套工程和下百里洲江堤加高加固工程,上百里洲江堤整險加固主體工程基本完成。農業綜合開發和農田林網建設步伐加快,農業機械裝備水平和綜合作業水平不斷提高。
2006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24.5億元,比2003年增長2.88倍;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103家,比2003年增加36家,實現工業總產值72.7億元,比2003年增長1.73倍,實現利稅總額4億元。產業特色進一步凸現,食品釀造、化工、紡織三大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76%。精品名牌戰略成效明顯,全市擁有國家免檢產品3個,省級名牌11個,引進中國名牌2個,枝江大曲被認定為全國馳名商標。高新技術企業快速成長,2006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值8.2億元,比2003年增長6.5倍。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三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1億元,引進投資過億元項目15個,引進外來投資27億元。南輝化成箔、迅達工業園、中冶重工機械、奧美紡織、中石化湖北分公司煤代油等一批投資過億元項目建成投產,三寧化工233工程、開元化工5522工程、迅達二期工程等一批技改項目建設步伐加快,成為市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第三產業持續發展。2006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3億元,比2003年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5億元,比2003年增長49.2%。「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加快推進。運輸業穩步發展。2006年底,全市銀行存款餘額46.8億元,比2003年增長50.9%;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5.9億元,比2003年增長56%,人均7000元;各項貸款餘額13.4億元,不良貸款比2003年底下降15個百分點。保險企業發展到17家,年保費收入達到2億元。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程控交換機總容量9.5萬門,移動電話14.5萬部,寬帶用戶發展到1.45萬戶。
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對外開放實現新的突破。
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成效明顯。國有集體企業改革與發展目標基本實現,職工新型勞動關係全面建立。糧食、棉花流通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民營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企業民營化率達到98%以上,民營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72%。
湖北非資源性農業強縣過度到經濟強市完美結合的典範,農民人均收入一直位居湖北前列,湖北縣域經濟十強。
2010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60.57億元,可比增幅達16.9%。人均GDP為32211元;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74.24億元, 同比增加17.03億元,可比增幅達25.9%。全年實現現價農業總產值56.83億元,增長19.8%。全市糧食播種面積達到81.42萬畝,總產量達到32.35萬噸,全市棉花播種面積達到22.41萬畝,皮棉總產量達到2.19萬噸,全市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為33.42萬畝,油料總產為5.72萬噸,蔬菜種植面積14.68萬畝,總產量達到31.93萬噸,水果總產量達到34.77萬噸。全市17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現價工業總產值234.71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實現銷售產值241.79億元,其中枝江市屬170家規模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25.23億元。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21.16億元,增長67.8%,其中,利潤總額達到16.02億元,增長69.9%。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117.34億元。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7億元,外貿出口企業實現自營出口9103萬美元。全市公路里程3538公里,全年郵電業務總量達到20575萬元,全市電話普及率達到64.6部/百人,全市互聯網用戶達到2.76萬戶。
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11.17億元,比去年增長25.6%;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1億元,同比增長30.3%。全市共有普通中學22所,擁有各類文化機構15個,廣播覆蓋率達到98.7%、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8.6%,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95家,城市維護建設資金支出9342萬元。
安福寺工業園
安福寺工業園是湖北省104家省級工業園區之一:園區定位突出果蔬食品加工為主,依託本地便利的交通、人力、資源、區位優勢,努力打造農產品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園區。為湖北省最大的果蔬食品加工基地和湖北省鄉村工業園示範園區。園區發展總目標是利用5-8年時間建成百億園區,近期目標是到201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0億元,落戶企業30家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2億元,園區建成面積達到2500畝,園區內人口1.6萬人。目前實際建成面積已達1800畝,落戶企業22家,其中規模企業20家。2011年1-9月,園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44億元,開發區生產總值5.27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5422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 6.57 億元,外貿出口總額 6679萬美元。
宜昌化學工業園區
是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間規劃建設的大型化工園區,選址於白洋鎮,占地面積26平方公里,園區產業以化工、冶金為主。
位於宜昌枝江市的白洋鎮至顧家店鎮沿江一帶。規劃範圍擬定為:向東延伸至枝江顧家店鎮雅澧公路,南以焦柳鐵路為界,向西延伸至長江邊,北距318國道約2公里。
枝江經濟開發區
基礎設施完善,擁有仙女工業園區、城北工業園、楚天化工園、董市工業園及太陽能科技工業園等專業園區。重點發展化工、紡織、電[3]子、食品、電子材料及電子元器件、機械及五金製品加工等產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