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诗词浅析(林海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林逋诗词浅析是中国当代作家林海燕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林逋诗词浅析
北宋年间,出现以师承唐朝贾岛、姚合,描写清幽澹泊的山林景色和清静枯寂的隐者生活为主的“晚唐体”诗歌流派,“晚唐派”追求工巧精致的用词和清雅幽静的风格,代表诗人有寇准、郑谷、司空图、潘阆、魏野、惠崇、林逋等。这当中,以林逋的诗作最为出名。
林逋,字君复,世称和靖先生,北宋著名隐逸诗人,作为“晚唐体”的代表诗人,其诗缺乏大气磅礴的气势,又因其个性清介及隐居孤山的原因,缺乏经纶世务及关注民生之作,他的作品,只以记录隐居生活和山林景色等为主,清新孤静,风格鲜明,有梅尧臣作序的《林和靖诗集》存世。 林逋的诗词作品按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是隐居生活及感悟之作,代表诗词作品有《深居杂兴》、《湖山小隐》、《小隐》、《孤山隐居书壁》、《霜天晚角》等。这一类作品反映他隐居孤山的生活情形,表明归隐之心,也表现隐居生活的清静闲适。比如《湖山小隐》一首中写道:“道着权名便绝交,一峰春翠湿衡茅。庄生己愤鸱鸢赫,杨子休讥蝘蜓嘲。”诗中写道“道着权名便绝交”,表达对功名利禄的弃绝之心,“衡茅”指茅屋,也指隐居处,虽然居所简陋,但风景清幽,隐居者内心安静。“鸱鸢”比喻“追逐名利者”,“蝘蜓嘲“来自典故”蝘蜓嘲龙”,比喻鱼龙相杂,这两句是作者借庄子之愤与杨子之讥表达心迹,说明自己只钟情于美好的山水景物,不参与追逐名利,不喜欢复杂纷扰的世俗生活。孤山隐居生活于作者笔下,既有“清猿幽鸟遥相叫,数笔湖山又夕阳”的幽远,亦有“琴僧近借南熏谱,且并闲工子细抄”的闲雅,更有“水风清晚钓,花日重春眠”的清静。
其二是描写西湖与孤山四季景色。这一部分诗作是一组西湖与孤山的“四时风景图”,诗人笔下的西湖与孤山四时景色清新动人、惹人喜爱,比如《湖上初春偶作》写道:“文禽相并映短草,翠潋欲生浮嫩烟”,“文禽”是指羽毛有纹彩的鸟,“翠潋”指清澈碧绿的湖水,诗歌描绘春日湖上文禽悠闲、春草鲜嫩、湖面春烟迷朦的图景。《初夏》一诗中“乳雀啁啾日气浓,雉来交影日重重”之句,写夏日雀鸟鸣叫、雉鸟交影之情形。《秋日西湖闲泛》:“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写泛舟湖面,见到古寺、疏苇、残虹等景物,表达闲适的心情。《孤山雪中写望》:“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写出冬日孤山漫天落雪的情景,给人一种清冷凛然之感。此外还有《北山晚望》、《山村冬暮》、《冬日卫枢至》、《水亭秋日偶书》、《池上作》、《孤山寺》等佳篇。
其三是咏物诗。所咏之物包括梅、竹、墨、笔、茶、蝴蝶、鹤等,是诗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作品。在《梅花二首》、《山园小梅》、《又咏小梅》、《鸣皋》等咏梅及咏鹤之作中,作者称赞梅花“澄鲜祇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的高洁,在《笔》一诗中,作者写道:“犀利锋铓敌五兵,梦中青镂未为灵。空山日午南窗暖,拟写黄庭内景经”,诗中“锋铓”原指刀剑尖端,比喻锐气,“青镂”指毛笔,“黄庭内景经”是养生修炼之作,诗歌有托物言志或自喻之意,作者也写“清形己入仙经说,冷格曾为古画偷”的清鹤,以上这些都是寄托作者清高、洁身自好的情怀。林逋“咏梅”系列诗为诗词界所称颂,可称我国古代“咏梅”诗的典范之作。这一部分诗作文字尤其清浃澄淡、孤静雅致,“咏梅”系列中的《山园小梅》(其二)清新雅致,诗中“疏影暗香”已成梅之象征,为世人所称道,可称我国古代“咏梅”诗的典范之作,它是作者才气与力学、艺术灵感与生活感悟相结合的成果。
其四是送别、寄赠或酬和之诗。
古代诗人往往有寄诗、赠诗及答酬唱和之作,林逋隐居孤山后,不复出山,但并不与世隔绝,相反,他交游甚为广泛,交往之人,亦多文雅之士,无论相遇或离别,或是回忆旧日往事,作者与朋友亦常以诗抒情,留下诸多送别、寄赠或酬和之作。
作者有不少离情别意的“送别诗”,比如《送茂才冯彭年赴举》、《春日送袁成进士北归》、《复送慈公还虎丘山》、《送大方师归金陵》、《送僧机素还东嘉》、《送丁秀才归四明》等,这些诗有的是对友人赴考的祝愿,有的表达与对方分别时依依惜别及祝福之情。一些诗句虽有淡淡的寂寥,但整体风格清淡,表现出一种豁达平和的心态。
作者亦有数量不少的寄赠或酬和类诗歌,如《山中寄招叶秀才》、《寄上金陵马右丞》、《赠当途朱仲敏》、《赠胡明府》、《酬昼师西湖春望》、《春日寄钱都使》等。这一类作品有的是往往是在叙事抒情之时,结合清新幽淡的环境描写,如《酬昼师西湖春望》写了西湖春日美景:“笛声风暖野梅香,湖上凭阑日渐长。一样楼台围佛寺,十分烟雨簇渔乡”。也有表达表达了不羡功名利禄之意,如《赠当途朱仲敏》一诗写道:“甚与时流道不同,南朝台阁是家风。高闲几格图书畔,冷澹门庭树石中。因寄诗牌寻胜景,拟投文卷数名公。荣登显达他年后,应笑冥冥弋者鸿”。
其五,写旅途见闻。林逋曾在江淮一带漫游二十年,其诗作也有记录漫游生涯之作。如《汴岸晓行》、《湖村晚兴》、《安福县途中作》、《过芜湖县》、《淮甸南游》、《池阳山店》、《旅馆写怀》、《峡石寺》等。从作者的这些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游历于河南开封、江西安福、安徽芜湖、陕西池阳、湖南湘潭一带,作者一路游来,如同写山水游记,诗风是清冷中的旷达。
林逋清新平和、澄淡幽美的诗风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原因: 第一、从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上看,作者生活在政治上相对而言较为稳定、经济也有所发展的北宋前期,诗人写诗的大环境是平和的。
第二,从诗词创作的发展来看,由唐至宋,诗歌已过盛期,虽仍有豪放之作,但难复那种天地悠悠、怆然涕下的壮阔,诗歌创作由感性发展为理性,而金戈铁马、建功立业的慨然雄阔亦未成风,词的创作还未到达繁盛期。与之相适应,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趋向清淡平和,连寇准等刚猛之士所作诗亦多为“晚唐体”,这是与当时的诗歌发展趋势有关。
第三,从诗人自身性格、人生经历及隐居地点来看,诗人天性清介孤傲,也不失平和旷达,既受儒家思想影响,又喜欢老庄文章,他有过放游经历,虽隐居而不避世,交游甚广,结交者上至高官名士,亦有秀才僧侣,他在孤山过着清苦寂寥的生活,但也不失平淡逍遥,诗人通达世事、洁身自好,从“字为心声”和“文如其人”这两方面看,其诗关注自然景致,风格清幽雅致、清旷平和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隐居者本来就多选清静之处,隐居诗人所写诗歌亦多清新孤静之作,如陶渊明、王维,而林逋所隐居之孤山,清幽秀丽的西湖与孤山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清新素材,孤独闲适的隐居生活赋予其诗作孤静风格。
第四,从诗歌选字用词与运用意象方面看,作者常以“清”、“碧”、“瘦”、“冷”等冷色调的字词入诗,一首首读下来,会碰着如“孤澹”、“萧疏”、“孤禅”、“疏影”、“岑寂”、“渺渺”、“清凉”、“旷然”等词语,作者写诗的意象则有“疏篁”、“幽云”、“疏苇”、“瘦鹤”、“寒烟”等,形成一种“清萧孤静”的风格。不过,虽然写景冷清寥静,但作者又只是点到为止,显得闲适平静,并不给人消沉悲切之感,相反读之带人进入一个清幽美好的诗歌世界,给阅读者以优美宁静的享受。
晚唐体诗作因体裁狭窄,用词过度推敲受人诟病,但林逋与其他晚唐体诗人相比,诗歌内容更为充实,风格更为清新,意境更为深幽,他的诗作,是勤吟,非苦吟,是精巧,不矫饰,是清新,无喧哗,十分耐读。
“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诗人用清浃的诗词,创设出一个孤清幽静的世界,其作品正如梅尧臣的评价:“平淡邃美”。 [1]
作者简介
林海燕。福建连江县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