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沒有或很少條目連入本條目。 (2019年8月16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8月16日) |
林大欽 | |
---|---|
|
林大欽(1511年~1545年),明嘉靖壬辰科狀元。字敬夫,號東莆。潮州府海陽縣東莆都仙都村(今潮州市潮安區金石鎮仙都村)。幼家貧,聰穎嗜學。1532年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以母老乞歸,結講堂於桑浦華岩山,與鄉子弟講貫六經,究性命之旨。1540年母逝,哀傷過度而大病。1545年葬母於桑浦山之麓,在歸途中病卒。
林大欽是潮汕本土培養出來的唯一一位科舉文狀元,其學術思想主要是當時盛行的王陽明學說。後人集其生前作品結集《東莆先生文集》,潮學學者黃挺補充整理為《林大欽集》。林大欽在潮汕地區有大量傳說故事,不少潮汕俗語亦與其相關,他的蟾宮折桂,為一代代潮汕學子樹立了一個奮發向上良好榜樣。
人物生平
林大欽,字敬夫,號東莆,1511年12月25日(明正德六年十二月初六日。折算據《辭海》附錄.中國歷史紀年表 )生,1545年9月17日(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逝。享年34歲。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欽高中嘉靖壬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林大欽以不足21周歲的年齡折桂,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是封建時代潮汕本土培養出來的在唯一一位文狀元。
林大欽為明代潮州府海陽縣東莆都仙都村(現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金石鎮仙三村)人。據其同代人薛侃《林大欽傳》的記載:他生於書香之家,自小嗜書,尤喜愛蘇洵的《嘉佑集》,又得族伯萬卷藏書"資以自廣,尋浸博通子史百家言"。後遍讀蘇軾、蘇轍文辭,由是操筆為文,其後人對其文章評價"奔騰磅礴,酷肖三蘇風格",應自少時習起。
在參加鄉試前,林大欽曾為謀生計,在塾館任過教職。明代林熙春更說"甫十八而喪父,多方為附身之需",當含抄書、教書等項。
林大欽登第前即已娶了孫氏。仙都《林氏家譜》上就明載着林大欽妻妾三人,正為"敕封安人和婉孫氏"。林熙春則明確地說他在父死之後,"偕伉儷以事母,竭力備養志之奉,若忘其家之最貧"。
1531年(明嘉靖十年),林大欽參加潮州府鄉試,一出手便嶄露頭角,他"就試有司,督學王公(按:廣東提學副使王世芳)得其文,奇之,以薦於巡按御史(按:即吳麟),相與嘆曰:是必大魁天下者。"
同年,1531年(明嘉靖十年)秋,林大欽參加府試,提學使王世芳奇其文,推薦於巡按吳麟,乃更試以"李綱十事",見其文"考據詳核,詞旨凜烈。"大為稱讚,謂"是必大魁天下"。同年秋,林大欽抵省城參加鄉試,獲舉人第六名。
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欽赴京會試,在禮部會試上獲第12名貢士,取得殿試資格。再參加由明世宗親自主持的殿試,1532年4月24日(明嘉靖十一年三月戊辰。折算據《辭海》附錄.中國歷史紀年表 ),被明世宗欽點"御擢第一",即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參與編修《武案實錄》。
林大欽中舉後赴京,順利通過禮部會試取得廷試資格,殿試那天,"天子臨軒賜對。一時待問之士,集於大廷者凡三百餘人"。"先生年二十二對大廷,咄嗟數千言,風飆電爍,盡治安之猷,極文章之態"。終為嘉靖帝所器重,御擢第一。這裡所說22,當為虛齡。以《林氏家譜》所載出生年月推算,實際上只有20周歲又3個月。以如此年輕的歲數奪取了三年一科的舉世矚目的狀元桂冠,在中國科舉歷史上實屬罕見。
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林大欽因母親不適應京城氣候,又深感宦海叵測,且為內閣副輔嚴嵩等嫉忌排擠,遂告假奉母回鄉侍養。
1540年(明嘉靖十九年),林大欽母親亡。林萬念俱灰,在辦理喪事過程中數度咯血。此後更無心世事,徹底歸隱山林。
1545年9月17日(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折算據《辭海》附錄.中國歷史紀年表 ),林大欽逝。
林大欽在翰林院當了約三年修撰,即以"母病"為由,疏請歸養,回到家鄉潮州府的華岩山宗山書院(今屬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見李宏新《1991:潮汕分市紀事》附錄.潮汕地區的歷史沿革 )講學,回潮後,朝廷多次召喚,林大欽卻"屢趣不起","屢促不就",始終"視富貴如浮雲,溫飽非平生之志;以名教為樂地,庭闈實精魄之依"。一直至34歲逝。
作品一覽
後人整理著述《東莆先生文集》6卷(即《林大欽集》6卷)。
林大欽生前未曾成書。到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其從玄孫鳳翥搜輯前明所存詩文,加以校勘,合刊為該《集》。以後光緒及民國期間有重刻、重排本。1995年,潮學學者黃挺教授依據之前各種版本及選本,補充整理成《林大欽集》,並加校注,成為最為完備的林大欽著作。
軼事傳說
吟詩借宿
林大欽在外教書時,有一次因事外出,回來時不想天色已晚便到一個叫"黃山"的鄉莊借宿。但他一連敲了好幾家的門,人家都不讓他借宿,生怕是強盜或歹徒化裝來尋麻煩。林大欽氣得罵了一句"黃山腳牛,唔識大鳥!"此時,鄉間有一長者上前對大欽說:"你既是教書先生就是懂得文墨的人,若能以你剛才罵的那八個字,做首'藏頭詩',我們就讓你借宿。"林大欽聽後心裡也就明白了:因為當時各地鄉村盜賊甚多,為安全起見,黃山鄉人才不肯輕易讓林大欽投宿。而做好這首藏頭詩,也足以證明他的身份。於是他略思一下,便大聲地吟頌起來:"黃昏步行到此間,山路崎嶇實艱難,腳酸手軟行不得,牛羊歸巢客心寒。唔嘗結交路朋友,識讀詩書也枉然,大鵬飛過庭前樹,鳥巢棲鳳有何妨!"那長者和眾人聽了,都佩服林大欽的高才,也確認他不是壞人,就讓他在黃山鄉借宿了。
巧對得妻
[span]有一年,翁萬達的岳父孫有慶又要過生日,照例大擺酒席,宴請眾親友。林大欽是孫有慶聘請來的先生,當然也少不了他的份兒。是日,林大飲應邀參加宴會,因孫有慶十分讚賞林大欽的才華,所以他對林大欽十分器重,入席時,把上座讓給林大欽。此時,翁萬達也應邀前來赴宴,一見上座坐了一個不相識的青年人,便不高興起來。經他岳父孫有慶介紹,才知他叫林大欽,然而他暗想:林大欽只不過是個小小的教書先生,有多大本領,他竟坐上座!便想當着眾人面前,使他難堪一下,便對大欽說:"今天有酒不可無對,林先生敢答我的對麼?"林大欽答:"雖不能說'敢',但願聽翁進士指教。"翁萬達聽罷,看見桌上已擺了蟹、蝦等和其他酒菜,便隨口念道:"叉手蟹.鞠躬蝦,今日敢來陪進士",林大欽聽了,也毫不客氣地答道:"揚爪龍,展翼鳳,他年要去待至尊"。翁萬達聽後,不禁吃驚地想一一這小子口氣不小啊。
酒過二巡,翁萬達望見燭台上的紅燭,火舌大而紅,又作對道:"燭火騰騰,如虎弄舌",林大欽聽罷,側眼看見一傍的香案,輕煙縷縷上升,即答對道:"香煙裊裊,似龍翻身"。翁萬達見他才思敏捷,口氣不凡,日後必定成才,便私下與孫有慶商量,將尚未出閣的小姨子許配與林大欽。
正是:林大欽無心答聯對,翁萬達有意拉良緣。
助鬼解難
在林大欽定親後第二年,適逢正趕上魁期,林大欽遂決定上京考取功名,時潮人往京城,都必先從揭陽嶺上之古道,然後過惠州直達番禺,再轉道上京城。這一天近晚,林大欽行至揭陽嶺時(今豐順縣境內),有一些當地人告訴他,前面有個地方叫"白水際",夜間是不可趕路的。聽說從前有個秀才,也要上京趕考,走到這裡,看見"白水際"這地方山清水秀,別具特色,便無意中哼出一隻上聯來,但怎麼搜腸刮肚,也找不出只下聯來,被同行的人笑個半死。這個秀才頓覺無地自容,一氣之下,競尋短見死了。自此他的陰魂不散,每天天一黑,便在"白水際"附近不斷地、重複地念他那隻上聯,那悽厲慘然的聲音,令人毛骨悚然。弄得過路的人,每到天黑,都不敢從這裡經過,通常是在離"白水際"不遠的小鄉村"黃泥壠"投宿過夜,第二天早上,才敢趕路通過"白水際".林大欽聽後,心裡想:都是同仁,理當有事相幫,若能為之找只好下聯,以後使他的鬼魂免在這裡作祟,既幫了同仁,又為當地做了一件好事。主意既定,他即乘着月色,單身往"白水際"而來。
林大飲剛走進"白水際"不久,就覺得陰風陣陣,寒氣迫人,加上明月被烏雲蓋住,使之一片陰陰森森,令人可怕。突然,在林大欽的耳邊響起一串異常悽厲的聲音:"'白水際,白屋白雞啼白晝'下聯何在?哈哈哈……"鬼魂在慘笑着。林大欽見狀,挺起眉頭,大着膽子,迎着鬼魂的方向大聲喊:"下聯在此一一'黃泥壠,黃家黃犬吠黃昏'"。林大欽吟畢,很奇怪,那鬼魂長嘯一聲而逝。
自此"白水際"又恢復了平靜,人們又在這裡自由自在地通過。
史籍記載
張廷玉《明史》卷十七.本紀第十七.世宗一: (嘉靖)十一年春正月辛未,祈谷於圜丘,始命武定侯郭勛攝事。二月戊戌,免湖廣被災稅糧。三月戊辰,賜林大欽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鄭昌時《韓江聞見錄》: 先生正色立朝,與附勢者不相入。後有貴人屢書招先生去,先生辭謝,知權貴之難熄也。
郭子章《潮中雜紀》卷九郡邑志補《林東莆遺事》: 田汝成記雲:林大欽,字敬夫,自號東莆子,海陽縣人,年二十二及第。先是,禮部尚書夏言知貢舉,上言:舉子經義策論,各有程式。邇來文體詭異,舊格屢更。請令今歲舉子,凡刻意騁詞,浮誕割裂,以壞文體者,擯不取。
上從之。會試既畢,夏公復召予語曰:進士答策,亦有成式,可諭諸生,毋立異也。予曰:唯。因諸舉子領卷,傳示如前。諸舉子皆曰:唯。既廷試,諸達官分卷閱之。時內閣取定二卷,都御史汪公鋐得一卷,大詫,曰:怪哉,安有答策無冒語者。大學士張公孚敬取閱一過,曰:是雖破格,然文字明快,可備御覽。遂附前二卷封進。
上覽之,擢無策冒者第一。啟之,乃林大欽也。夏公大駭,謂予何不傳諭前語。予無以自解,乃就大欽詢之。對曰:某實不聞此言,聞之,安敢違也。予乃檢散卷簿,則大欽是日不至,次日乃領之。因嘆榮進有數,非人所能沮也。已而,授翰林院修撰。以疾告歸,未久卒。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雲: "狀元坊,在大街。為嘉靖壬辰科狀元林大欽建。"
歷史評價
林大欽的論述,對陽明學說還是有所發揮的。特別是《講旨》中說:"千古聖賢說學,真實平心,原從吾人各足之心。如堯曰執中,文曰緝熙,孔曰一貫,顏曰博約,曾曰至善,思曰明誠,孟曰性善,周曰無欲,程曰性定。"林大欽又分析說,這些學說,誰都聽到了,誰也都能講了,但如果"不察其義,不會於心",就如同"暝目而辨五色,閉耳而審五音",那麼,即使是"師曠耳提,離婁面命",也不能得到了。為此他強調說:"諸賢須知聖賢千言萬旨,皆是形容吾心妙義,乃知至道真從心得,非由擬議。"然後逐-進行闡發"執中","緝熙","-貫"等,這一定程度上在構建他自己的心學道統,確有其獨特見解,非唯陽明之馬首是瞻。聯繫到他對薛侃《惠生八問錄》的評斷:"近蒙寄《惠生八問》,雖辨問周明,莫非實事,然覺毀譽之心未忘,而精察之功少慢,若顧形跡聲色之末,非我廓然無情之體,勢將治己約,而望人周矣。"其不完全囿於王學的傾向就更明顯了。這一裁斷是很不客氣的,其精神與《華岩講旨》有關"妄欲之心"的分析可謂一脈相承。
此後,由於與羅洪先(字達夫,號念庵,嘉靖八年狀元,授修撰),王畿(字汝中,號龍溪),林春(字子仁,號東城)等信札往還密切而深受龍溪、泰州學派的影響,他的學術思想越來越突破了陽明學說的藩籬。他不但在給友人的書信中經常闡述他的新觀點,而且似還有新的學術手稿問世,所謂"年因無事,遇興輒書,遂爾滿軸":"欲獻疑於兄(指王畿),以求反啟於我"。同時,還修改了他的《華岩講旨》。因"近有友人刻傳,偶取一帙讀之","覺舊日字義有未融處,故而略加刪定"。綜觀林大欽的信札,他後期的學術思想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新的主張:
一、以"現成良知"論,否定了王陽明的"良知"說。林大欽在《與王汝中兄》信中說:"善惡同於幻化,思慮等於冥濛,清淨均於大道,滅絕齊於生髮,故混於物而不垢,離於物而不淨。"他認為"人心之真,萬古不磨,原自廓然,非由聖傳而有";"不傳而自明,不求而自至"。這就是說,"道"妙在"無為",一切都不必去做,求其自然。
二、以"無思無慮"否定"讀書明理""致良知"的修持方法。林大欽主張本體即工夫。他認為,由於"道以無為為妙","非人力為之",所以心學之道只在於讓心縱橫自在,無思無慮,即滅即生。在他看來,什麼"致良知",什麼"讀書明理",都是不可為的,也是多餘的,而且可以說是書讀多了反而把人弄糊塗了。他在組詩《感興》中,對這一思想更是抒發得淋漓盡致,諸如"所困在群書","開顏抑遺帙,茫然失所宜","神德本自然,豈為知識迷","斯理苟能明,何必讀多書"等等否定"讀書明理"的詩句,觸目可見。
三、以"托志泉石,安命樂天"否定"立德、立功、立言"的道德觀念。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國封建時代土大夫公認的價值準則,被稱為"三不朽"。林大欽撰寫了《駁<左史書>》一文,對這"三不朽"給予無情鞭笞。他嚴肅指出,以此"三立"為不朽,讓人們去"奔走功名,蹺足富貴",那是"詭異流遁,飾行動眾",使人喪失本性。為此,他極力主張"托志泉石,安命樂天。縱心容冶,逍遙自然"。與此同時,他一反"無欲"主張,提出了"今之所稱無欲者,寡慾而已矣"的新的道德價值取向。當然,這種"寡慾"主張與否定"三不朽"似一致,又不一致。否定"三不朽"不是"無欲"了麼?大概"托志泉石"也是一種欲罷。
林大欽學術思想上的變化,有他個人的社會經歷的特殊原因。嘉靖讚賞他的文章,但嘉靖遠非明君。他的政治主張得不到實施,朝政日非以至根本就不可收拾,"從此功名之心益消,任放之情轉篤"陽。從積極人世到消極出世,從致良知到道妙無為,從讀書明理到何必讀書,這都是林大欽的必然歸宿。而陽明心學的發展規律似也可從中悟到其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