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平大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平大桥

圖片來自Mapio.net

东平大桥,是佛山市东平新城中央组团的主要桥梁之一。其作用为跨越东平水道(旧称澜石河)连接佛山市禅城区旧城区与东平新城组团。工程总投资4.27亿元人民币

特色

東平東江大橋正式通車,成為連接東莞市東北部地區至惠州市博羅、龍門等地區的交通主幹道。未來企石鎮市民前往惠州博羅等地,可節省近30分鐘。 東平東江大橋工程起點與東莞市企石鎮東平大道相接,起點走向及平麵線形與既有東平大道一致,自南向北直行跨過東江大道、東江主河道、龍溪岸景觀大道後,終點接規劃中的博羅雙龍大道。路線全長2.49km,其中橋樑長1.816km,主線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總投資約5.47億元,由東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東莞市路橋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建設。該項目是東莞市投資建設的首座大跨度獨塔單索面斜拉橋,同時,也是在東莞市首次採用主梁前支點掛籃施工及主塔液壓爬模施工的項目。

以往,企石鎮往來惠州的車輛需繞行位於東江上游橋頭鎮的龍溪大橋或位於下游石排鎮的石洲大橋。東平東江大橋通車後,將成為連接東莞市東北部地區至惠州市博羅、龍門等地區的交通主幹道,企石鎮市民去惠州博羅無須再繞行,通過東平東江大橋可直接到達,較以往節省近30分鐘時間,極大地改善莞惠兩市東江兩岸的交通出行環境。[1]

歷史

2004年3月30日东平大桥动土兴建,8月4日主桥墩基桩施工基本完成。2005年11月15日,北岸主拱竖转完成。2006年1月14日,南岸平转完成。[2]2006年9月18日竣工。[3]

資料數據

东平大桥由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整个大桥全长1322.2米,道路等级设计为城市主干道Ⅰ级(双向八车道);设计行车速度60km/h;桥梁的宽度为48.6mm;设计基本风速承受为27.9m/s;通航净高大于18米,双向通航孔净宽度达到180米;抗震烈度Ⅵ度(主桥按Ⅶ度设防)。[4]

东平大桥是一座主孔跨径300m、边跨跨径为95.5m的钢拱—连续梁协作体系桥。也是中国国内首座使用两岸支架拼装后平转合龙(又称为卧拼竖提转体)的施工方法建成的桥梁。通过利用液压连续千斤顶计算机同步控制系统,让重量达3000吨的拱肋竖转就位,和14800吨的钢拱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平转重量)180°转体合龙,两岸的拱肋平转到位后合拢误差为2厘米[5][4]

桥面梁利用三道主纵梁、两道次纵梁和主、次横梁组成格子桥面梁。桥子梁上设置有8mm厚钢板,再现场浇灌12cm厚钢纤维混凝土,制成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桥面格子梁间的构件全部使用高强螺栓作为连接。H型钢吊杆腹板采用27%的开孔率,吊杆中部装有水平减振索以降低风力对大桥的不利影响。[3][4]

所獲獎項

东平大桥工程曾获得“2007年度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和“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励。大桥设计的7项技术获“全国企业新纪录奖”。[3]

此外,佛山东平大桥也获得如下奖项:

  • 200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奖;
  • 2008年度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