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杨店子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店子镇(Yangdianzi Zhen)位于河北唐山迁安市西部,距市区10.6千米。面积86.2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4万亩,人口7.45万人(2002年)。辖3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杨店子村。卑水铁路钢城公路野兴公路卑水公路过境。

杨店子镇是迁安特色中等城市规划建设的河西区,是迁安西部工业聚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钢矿业公司和河北省首钢迁钢公司所在地。该镇有着优越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园区优势。[1]

建制沿革

杨店子原名杨家店。明初燕王扫北(1399-1402年)以后,郭、潘、杨三姓迁此定居。因杨姓人多势大且开了店,遂取村名为杨家店,后改名为杨店子。

1953年建杨店子乡,

1958年改管理区,属钢铁公社,

1961年建杨店子公社,

1984年改镇,

1992年,撤销驿南府乡、张官营乡,将2乡所辖区域划归杨店子镇。

1996年,面积82.7平方千米,人口4.8万人,辖杨店子、车辕寨沈家营大郭庄、大庄户、前胡各庄、后胡各庄、王庄子、靳官营、殷官营、田新庄、新蔡庄、高引铺、新立寨、张官营、倪屯、小玄庄、大玄庄、北张庄、常李庄、官寨、上午、朱官营、湾子、刘东庄、蚕姑庙、大张庄、洼里、王庄、任官营、张富庄、毛庄、孟庄、驿南府、麻官营、韩官营36个行政村。

2016年,面积94.21平方千米,人口8.72万人,辖1个社区、32个行政村(此处根据《迁安年鉴2017卷》)。

2019年划分为杨店子街道办事处和滨河街道办事处。

区域位置

杨店子镇(Yangdianzi Zhen)位于河北唐山迁安市西部,距市区10.6千米。

杨店子镇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钢城、祺光、野兴、卑水四条市级公路所环绕,交通四通八达。东与迁安市区一河相隔,钢城大桥、祺光大桥象两条彩带将镇区和迁安市区联为一体;卑水铁路、野兴公路贯穿南北。南可通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京秦铁路,北可直达迁西;镇区内经十路、彭李线、市区第二出口、滦河右岸大坝、工业园区路等已构成四横三纵城市道路主框架,镇办铁路专用货站年发运能力达100万吨以上。[2]

经济

杨店子镇依山傍水,矿产资源丰富,尤其铁矿石,储量大、品位高,深受首钢矿业公司等大中型企业青睐。杨店子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农产丰富,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为大宗,经济作物有花生、果菜。几年来,该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特色化生产。完成了5000亩沙地开发工程,实现小麦优种面积3.2万亩,设施菜年产量达到400吨,并相继建成了1000亩沙地板栗和10000亩优质果两大基地。养殖业建成蛋鸡养殖小区、瘦肉型猪规模养殖小区和特禽养殖小区,并正在形成公司加农户、龙头带基地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工业

杨店子镇项目建设局面活跃,发展势头强劲。几年来,不断强化服务,引进建设了投资100多亿元的钢铁迁安的龙头迁钢公司;开辟了经济链条园区建设,引进建设了总投资近5亿元的6家金属结构项目、1家新型墙体材料项目、1家卷板项目和1家啤酒饮料项目;开辟了循环产业园区建设,引进建设总投资7000万元的钢渣和水渣处理项目。目前,全镇拥有迁钢、建源、九江3家大型钢铁企业,铁选企业60余家,全镇私营企业达到127户,形成了以钢铁产业为主导、啤酒饮料为补充的特色经济。全镇的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06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2.41亿元,小口径财政收入68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

杨店子镇依托丰富的铁矿资源建成了铁选厂8个,年产铁精粉20万吨;球团厂5个,年产球团30万吨;炼铁厂3个,年产生铁18万吨;中型轧钢厂2个,年轧钢材6万吨;还有个体联合小铸钢厂30家,形成了采-选-炼-轧一条龙生产,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由资源开发型向多门类、多品种、市场化发展,已形成水泥、机械、造纸、 化工、建筑、运输、商饮服务、食品加工等20多个行业,产品达200多个品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良好,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3683户,注册资金3978万元,私营企业64家,注册资金4518万元。

农业

农村经济不断壮大,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优质粮、果基地初具规模,建成绿色杂粮生产基地1200亩,优质粮油标准化生产基地16000亩,引进推广良种小麦4700亩,优质苗木繁育基地1200亩,花卉基地10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迅猛,新建规模猪场13个,高标准肉鸡养殖场2个,蛋鸡养殖小区1个,存栏5万只,奶牛存栏达到1500头,牧草种植1000亩;造林绿化实现新突破,实施退耕还林及配套2.3万亩,全镇造林绿化面积达到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新农村建设硕果累累,共投资9600余万元,修水泥路440公里,建文化广场48个,街道植树19万株,建沼气池5189个,安装闭路电视4000余户,新建村部18个、修缮12个,新建宣传栏42个,文化墙1000多平,农村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全镇100%的村、100%的街道水泥路,70%的村用上了自来水,60%的村看上了有线电视,近一半的农户建成了沼气池或进行了改厕。走硬化路、喝干净水、进卫生厕、看清晰电视已不再是农民的梦想,城乡一体化的格局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近年来,该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执行“依托首钢、服务首钢、发展迁安”的工作方针,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自2004年以来,该镇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24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3亿元。到时2008年,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3亿元。近两年来,因受金融危机及迁钢固定资产抵税的影响,全镇财税任务完成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其中2009年财政收入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7.72亿元,2010年财政收入2.5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34.43亿元。自2007年起,该镇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红旗乡镇党委”。

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搞沙地开发,3万亩单一种植的沙旱地改造成了水浇地。推广了科学种植、多茬种植,全镇农业发展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水果、蔬菜、食用菌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建有优质桃园1000亩,蔬菜600亩,平菇养殖30万棒。建成规模化养鸡小区2个,年出栏肉鸡11万只,蛋鸡存栏50万只;建成三元杂交优种猪繁育场9个,存栏百头以上的养猪场3个,年可出栏生猪7.5万头。传统型农业走向科技型、产业化,农业生产效益显著提高。

随着全市“四五”转型攻坚计划的不断深入,该镇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该镇以“瞄准新定位,建设新西区”为总目标,坚持“依托首钢,服务首钢,发展迁安”的方针,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项目建设实现飞速发展。

钢铁产业发展迅速,支撑作用日益明显。2009年,随着投资140亿元的首钢迁钢公司填平补齐项目的投产,已形成850万吨铁钢材的配套生产能力。目前,投资100亿元的冷轧硅钢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已竣工投产,第二、三条生产线及公辅区正在建设中,实现了高端钢材产品的新突破,为杨店子镇的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此外,该镇还拥有年产钢坯50万吨的建源钢铁公司和九江、鑫雨、亚强、中圣等大小采选矿企业53家。

项目亮点纷呈,发展势头强劲。该镇积极开辟四大园区,打造项目发展的广阔平台。一是工业园区已有16家企业入驻,占地1200亩,总投资达到7.24亿元。其中,总投资2亿元的蓝亨啤酒有限公司项目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填补了该镇大型非钢产业的空白;首钢长白机械检修厂等7家企业被首钢确定为迁钢设备检修、备件修复基地。二是循环产业园区异军突起。投资8370万元的首钢迁安循环经济产业园(北区)钢渣循环利用项目顺利投产,成为服务首钢迁钢的废物处理基地。三是现代物流园区前程广阔。目前已有津联物流等5家企业入驻,形成强大的仓储物流服务能力。四是汽贸服务园区初具规模。在原有庞大汽贸等6家企业入驻的基础上,新引进的投资1.5亿元的迁安市皓胜永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4S店和投资5960万元的唐山庆盛永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迁安北奔重卡4S店项目均已开始建设。

目前,该镇已形成以钢铁产业为支撑,啤酒饮料、汽贸、物流、循环经济为补充的多元经济体,镇域经济的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迅猛发展,规模与层次不断提升。投资4200万元,建设了凯奇三星级宾馆;投资1.3亿元,建设了四星级艳春楼酒店;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金滨现代化洗浴中心;投资6000万元,占地18亩、建设了9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大型家兴超市;投资1.3亿元,建设了占地65亩、3万平世贸财富广场项目;投资1000万元,建成一汽解放销售服务中心;投资1000万元,建成宏源斯太尔销售服务中心;投资1000万元,建成临沂装载机销售服务中心;投资8000万元,建设占地80亩的冀东汽车城项目;投资1000万元,对镇区进行旧城改造,建成商贸一条街;投资550万元,建成全封闭的拥有600个摊位的滨东市场。目前,杨店子镇已经成为周边镇乡的购物天堂和娱乐休闲中心。[3]

社会事业

交通

交通发达,通讯便捷,野兴公路纵贯南北,卑杨公路、迁杨公路横穿东西,首钢卑水铁路专用线穿境而过,并设有地方专用站台。水、电资源丰富,建有220kV、110kV、35kV变电站各一座。

基础设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8亿元,财政收入为884.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601元。同时,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2000年度被唐山市命名为文明镇。1996年以来,杨店子镇紧紧抓住被辟为“京津唐廊”百镇工程试点契机,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大搞小城镇建设,重点实施了道路建设工程、拆迁工程、商贸小区建设工程、绿美亮化工程、住宅小区工程、排水设施工程,到目前,该镇的建设骨架已经拉开,道路格局已经成型,建设初具规模,城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逐步齐全,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并连续四年荣获唐山市小城镇建设优胜奖。

2001年,该镇适时地提出了“利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把杨店子镇建设成钢铁大镇和小城市”的奋斗目标,瞄准这一目标,该镇将高标准、高起点重新修编小城市总体规划,高质量搞好城镇建设,并按照“投资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发展产业化”的思路,推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高效能的经营和管理城镇,使杨店子镇在短期间发展成为以现代化、园林化、艺术化、人性化为特色的新型小城市。

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几年来,累计投资2亿多元用于城镇建设,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镇域总人口达到75091人,镇区人口达到54674人。镇区内的经十路、经十一路、滨河路、政府大街、北环路、公园路已经形成较完善的路网结构;建有一个水上公园和一个带状公园,人居环境得以彻底改善;建成滨南、滨东两个高层住宅小区和车元寨、大郭庄、大庄户、沈家营四个别墅小区;三星级宾馆、全封闭市场、大型商贸中心样样俱全;镇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平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污水处理率达到72%,电话普及率达到75%,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5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

文化教育

杨店子镇统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民政等社会事业。实施了全镇范围内的中小学危旧房改造及张官营中小学教学楼工程,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实施了镇中心卫生院扩建工程,实现了计生服务站与卫生院的资源联合,协调发展;大力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杨店子镇从镇情实际出发,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同企业改制相结合,同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并把其作为经济增长点和税源增长点来培植。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支持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2000年,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3858户,私营企业达到74户,从业人员达到7127人,注册资金达到9226.3万元,个体私营上缴税金572.6万元。

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大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扫黄、打非”等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了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有力地维护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千年伊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将以十五大精神为指针,牢牢抓住北京申奥成功和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以培育支柱、龙头企业、名牌产品为重点,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杨店子镇“钢铁大镇和小城市”的奋斗目标。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杨店子镇人民将以时代的紧迫感抓住机遇,以科学的态度把握机遇,负重攀登,艰苦奋斗,努力把杨店子镇建设的更美好。[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