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來龍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龍庵坐落於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來龍寺,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距今有六百多年歷史。蘇北佛教名勝。

中文名 來龍寺

地理位置 江蘇省宿遷市

占地面積 一百餘畝

景 觀 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

別 名 來龍庵、靈山寺

寺廟簡介

來龍寺,位於宿遷市宿豫區來龍古鎮上。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距今有六百多年歷史。占地一百餘畝,分成東西兩大部分,西部為佛事主要場所,自北而南依次為藏經樓、在建的東配殿、大雄寶殿、山門;東部主要為僧人生活起居場所,有假山、放生池,僧人居士生活區。山門前建有寬闊廣場,供遊客信徒停車休憩。

民間傳說

明朝初期,這裡是一片寬闊的大湖泊,該湖泊處古沂河之陰,碧水清清,波光粼粼,湖中盛產魚蝦;漁舟點點,魚鷹沉浮於湖面[1] 。湖邊水淺處水草豐美,荷菱蕩漾,吸引一群群白露倘佯於此,齧草嬉戲。人們便習慣地把該湖稱為白鹿湖,世代相傳至今。宿遷最早的縣誌明萬曆《宿遷縣誌》中就有「白鹿湖」的記載,稱「嘉靖庚申有白鹿游於效」。明朝初期,白鹿湖北涯的一片灘涂上有一個小漁村,住着十幾戶人家,村裡有一座小廟庵,叫「白鹿寺」。滄海桑田,到了明朝中期,來此定居的人逐漸增多,或開荒,或打漁,彼此友愛互助,和諧相處、就在這時,老天開始年年大旱,莊稼絕收,湖水下降。一天,三位老漢聚在一處,說夜間同時做一相同的夢,夢中見一巨龍在空中上下翻飛。第二天,「白鹿湖」中一位高僧也說昨晚夢見一條騰飛的巨龍降在湖邊的高坡上,附近百姓信以為真,紛紛聚集在「白鹿寺」看高僧作法求雨。正午時分,忽然烏雲密布,雷聲大作,只見天空中一條巨龍張開大口,頓時大雨如注,乾涸的良田得到滋潤,萬物復甦,百姓興高采烈,紛紛膜拜。從此「白鹿寺」遂改名叫來龍庵。這位高僧即是干木老祖,後來也因此有了來龍鎮的地名。

歷代詩讚

因為景色優美,風光旖旎,古代許多文人雅士慕名而來,流連忘返。明代早期詩人徐維超游白鹿湖時作詩讚曰:「湖水渺無際,氤氳雲氣籠。波是蓑笠叟,生涯一短蓬。口唱竹枝詞,蕩漾任天風。釣罷歸來晚,欸乃明月中[2] 。」此詩經世代傳唱成為「白鹿漁歌」,而「白鹿漁歌」也稱為古宿遷八景之一;明末詩人吳隱也有詩讚白鹿湖曰:「湖名白鹿有漁家,茅屋槿蘺傍水涯。日暮蕩舟人半醉,輕舟欸乃出蒹葭。」明嘉靖年間的名士何九州也賦詩曰:「南風吹白鹿,湖水綠入海。聞有打魚人,月明歌欸乃。」

主要景觀

  • 四場:即入口廣場、天王殿朝拜廣場、觀音殿朝拜廣場、大雄寶殿朝拜廣場,用一條南北軸線串聯而成。
  • 四區:即寺院的前景區、朝拜區、生活區、遊樂區組成。
  • 前景區:由山門、石獅、山門前廣場及法物流通處組成。
  • 朝拜區:天王殿和大雄寶殿是朝拜區,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東西配殿、念佛堂、鐘鼓、鼓樓等組成。
  • 生活區:該區位於大雄寶殿東側,主要建築有方丈室、僧房、齋堂、禪房、法堂、上客堂等,與靈山寺後花園連為一體,滿足了寺廟的可游可宿的功能。
  • 遊樂區:位於整個朝拜區東側的後花園內,由水榭、佛塔、小品、荷花池、假山、水池等組成。整個花園占地面積達29畝,綠地之多這是在一般寺廟建築中較少見到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