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原文、注释与赏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望岳》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35岁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小职。安史之乱始,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弃官西行,最后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又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作者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其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作者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作者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作者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有《杜工部集》传世。[1]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题解
《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南岳、西岳。这一首是望咏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24岁的作者开始过“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作者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注释
岱宗:泰山别名,五岳之首。
钟:赋予、集中。
决:裂开。
凌:跃上。
赏读提示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下,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描述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作者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诵读时请注意:全诗没写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自远而近,时间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传神之至。“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岱宗夫如何?”要问出去,句式往上走。“齐鲁青未了”的语势往下行,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自问自答,应有问山人的语态。它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其他山岳不能挪用。“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了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作者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青年时期就已养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作者还在望,蕴藏着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诵读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句应尽情表现出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诵读的语势逐渐走高,至此推向高巅,在壮势之中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