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哭晁卿衡》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哭晁卿衡》此詩是李白於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在廣陵遇見魏顥,聽到晁衡歸國時遇暴風失事後所作。[1]
晁衡是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呂,於開元五年(717年)來到中國求學,並留居中國任職。與李白、王維等都結為好友。753年冬,晁衡以唐朝使者的身份乘船回國。當時誤傳晁衡遇難溺死,李白便寫下這首詩悼念他。題中一個「哭」字,足以表現了詩人失去好友的悲痛以及這份超越國籍的真摯情感,使詩歌染上了一絲悲傷哀婉的氣息,表現了詩人重情義的美好情操。
原文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注釋
卿:對晁衡的尊稱。帝都:指唐朝的京城長安。
蓬壺:指蓬萊、方壺。此處指晁衡在東海中航行繞過蓬萊和澎湖列島。
明月:比喻品德高尚才華出眾的人,此處用來比喻晁衡。沉碧海:指溺死海中。
蒼梧:本指九嶷山。此句意謂:悲愁的雲霧籠罩着大海和蒼梧山。
譯文
日本友人晁衡辭別了長安,他乘着帆船出發,準備繞過蓬萊和澎湖列島迴轉本國。
然而,晁卿沒有順利回到家鄉,而是遭遇風暴如同明月一樣沉入了大海,我心悲痛!思念你的心情如同這蒼白的雲霧籠罩着茫茫大海和蒼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