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振凱 | |
---|---|
出生 | 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畫家,書法家 |
知名作品 |
中國畫《深山飛練》 《春雨濛濛》 《那時候我》 |
李振凱簡介
李振凱,字李松,號冰雨,山東寧津人[1] 。自幼以地為紙、以水代墨練習中國書畫,擅長:油畫,中國人物畫,書法,篆刻,尤以油畫人物和書法著稱[2] 。九歲那年就受到著名書畫家白冰先生的精心指導。習書畫。系加拿大世界書畫家協會筆耕會員。馬來西亞中央藝術研究院顧問,中國大眾書畫社常務理事、書法家、一級美術導師、一級美術鑑賞師。 1997——2001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中國畫專業。國家一級美術師。其藝術作品曾在全國藝術作品大賽中獲獎40餘次。 2001年——2005年間先後在北京、濟南、鄭州等地舉辦了個人書畫作品展,贏得了社會好評!並有多家媒體、報紙對其藝術作品作過專題報道。其藝術作品已被許多國家、地區的博物館、企業及個人收藏[3] 。
主要作品及畫展
作品獎項
1994年李振凱在全國百津--文明杯寫字段位大賽中榮獲青少年組二等獎。
1995年在建國四十六周年畫家、書法家、詩人藝術作品大賽中,中國畫作品《深山飛練》榮獲繪畫組二等獎、書法作品《情系藝海》獲得書法組一等獎。
1996年中國畫作品《春雨濛濛》榮獲全國"楚風杯"篆刻藝術作品大賽金獎 。
1997年藝術作品《回歸》榮獲全國"迎回歸"藝術作品大獎賽金獎,並被選為精品赴加拿大展出。
1998年作品《故鄉的黃昏》榮獲全國"長城杯"大專院校師生文學藝術作品大賽銀獎。
1999年在中國美協三百家藝術作品聯展中油畫作品《那時候我們還很小》榮獲金獎。 在第三屆國際金鵝獎書畫大展中作品《悄悄話》獲銅獎。
2000年在新世紀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大展中書法作品《讀》榮獲銀獎。在"中華魂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大展五百家中榮獲金獎。
2001年5月在北京榮寶齋畫廊舉辦了李冰雨個人藝術作品展。同年11月油畫作品《遠古的回憶》系列被選為精品參加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獨立創作作品《書法系列》被鄭州泉畫廊收藏。
2002年3月在濟南舉辦了個人藝術作品展。油畫作品《大地本色》在中國西部大地情 全國藝術 作品大賽中榮獲金獎。獨立創作品《敦煌系列》被北京藝美畫廊收藏。
2003年4月在鄭州美術學院畫廊舉辦了個人書畫作品展、同年9月在鄭州美術館舉辦了李振凱藝術作品展。獨立創作作品《江南水鄉》被鄭州希雅畫廊收藏。11月在鄭州創辦了雨緣藝術工作室。
2004年獨立創作巨型壁畫《靜靜的沉思》,同年9月獨立創作作品《祈 禱》被鄭州希雅畫廊收藏。11月獨立創作油畫作品《春夏秋冬》 系列 被鄭州泉畫廊收藏。
2005年創作了《百蟲大戰》系列叢書的全部插圖。已有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6年4月創作了大型裝飾壁畫《高山流水》。6月創作了大型裝飾壁畫《靜靜的沉思》水墨《呼喚》入選走進鄂爾多斯國際美術大展優秀獎"第三屆中國西部大地情-全國中國畫、油畫展"獲2006李苦禪全國中國畫提名展優秀獎、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
2007年全國中國畫展、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藝術雙年展
2008年入選第三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入選心繫汶川全國美術作品特展,榮獲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作品獎。
2009年作品被熊耳山空相寺收藏。
2010年12月在山西太原舉辦了李振凱國畫邀請展。
2011年12月在泛華盛世古玩城舉辦了李振凱國畫作品邀請展。
2012年7月在山西舉辦了李振凱619慈善義賣。
2013年8月在中國麻田舉辦了廉政文化李振凱國畫作品交流展。10月在蒙山舉辦了李振凱中泰文化交流展。
2014年9月在山東舉辦了水墨悲心——李振凱國畫邀請展(山東站)。10月五蘊齋學術研究院山東分院成立。9月李振凱慈善愛心基金會成立。11月,在湖北舉辦了水墨悲心——李振
2015年11月在北京參加了翰墨中華.巔峰藝術名家國畫邀請展。11月,在北京全國人大會議中心參加了人民美術論壇。
禪和之音
第一次見到李振凱先生是在今年的五月四日,一行友人在王建平先生的組織下相約去太原市 郊的雲山踏青,春山美景加上山中的奇水,讓十多位朋友實實在在的享受了大自然的沐浴。振凱先生就在其中。他清瘦、少語,只是用相機專心的尋覓山中的奇花異景,顯得非常特立獨行。在我和他握手相識的那一瞬間,一股靜氣、和雅傳導給我。 再次見到李振凱先生是在他的畫室,琳琅滿目的畫作掛滿了牆壁。我頓然有種步入藝術殿堂的恍惚。雖然每幅畫面不同,色彩各異,但卻都氤氳着一種靜美之氣,禪和之音。我突然想起四個字:文如其人。畫何嘗不是如此!
李振凱先生,山東德州人。作為一位畫壇的青年才俊,他的畫作得到許多人的喜愛。在當下這個物慾橫流,浮躁難安的環境中,他的畫帶給人的是一派寧靜、一份和美,一份淡泊。不論是畫工深厚的工筆畫、擅長寫意的國畫、還是他獨具風格的"五向合一"作品,都能讓人疲累的心在靜美的畫面、流暢的流條、清幽的氛圍中得到一種愜意的釋然。儘管他的畫已經在拍賣會上達到了近百萬的高價,但李先生卻非常低調。在他沉靜的外表下有一顆堅韌不拔、思緒飛揚之心。每一幅畫作都是他心靈與自然的私語、是他閱歷社會百態心靈的感悟。讀他的畫自然而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那種輕鬆與安寧。
美的東西帶給人的是舒暢和愉悅。在李先生的一幅題為《和音》的國畫作品前,我們撲面感到的是一股清新、一份寧靜。舒展的荷葉、初綻的荷花,充滿了生機和嚮往,一杆堅挺的葉柄上是一隻才落腳棲息的小鳥。畫面的色彩明麗簡潔,線條清爽自然,沒有拖沓,沒有嬌柔,乾乾淨淨。不論是鳥的神態還是花的姿色、葉的樣貌都撥動人心弦,確實是一幅大自然的和音。而同是寫荷的題材,另一幅《禪和》意境又不同。殘陽下一枝殘荷,枯萎的葉,老到的蓮蓬,殘而不萎靡的莖杆,背景是空茫的蒼穹。黑白的蓮,桔色的水天,沒有更多的表達,卻意韻無限。這一刻一切都靜止了。生命的莊嚴在靜穆中得到升華。作者禪悟了生命,讀者也從靜美中體悟了殘荷也即禪和。生和死被畫家這樣無聲地解讀了。
"五向合一"是李振凱先生獨創的一種繪畫風格。他將中國畫、油畫、書法篆刻線條、工筆畫、版畫五種藝術的技法融在一起,開創了一種新的畫派。但他畫作的根本精神依然是靜美,這是他骨子裡的追求。無論什麼技法都是在圍繞着這一中心服務。"五向合一"作品以水鄉為題材的《以心度境心渡》、反映古村莊風貌的《周莊》、新農村面貌的《雪村圖》以及山水畫《源在山水間》、《橋中記憶圖》、花鳥畫《孤守梅香》等等,無一不是體現這樣的精神。油畫的質感、版畫的朦朧、國畫的意境、篆刻刀筆的金石氣韻、書法線條的粗細、虛實、空靈,都恰到好處地統一在尺幅之間,使讀者的眼睛得到奇妙的享受,這種境界讓人忘我。塵世的焦慮、生活的疲憊、都在寧靜、恬淡、幽美中消融。 李振凱先生的五向合一作品是詩,既有古風意象的肅穆,更是現代的彩色朦朧詩。在每一幅 畫面上都有隻可意會,無需言達的美。《以心度境心渡》是他五向合一的代表作。水鄉的早晨在朦朧中開始了新的一天。一隻小船劃破寧靜盪進畫面。房影、樹影、船影、所有物象的輪廓面目,都是用版畫的技法表達,顯得朦朧又親切,表現水鄉早晨的氣氛是最貼切不過了;而房屋、船體的撐力處是用篆刻的刀筆法刻畫的,線條的力度凸顯、金石氣韻昂然;水面的色彩、房屋的色彩、船體、樹木分別用綠色藍色黃色桔紅色表達,色彩的塗抹厚重、凝聚、富有質感,用的是油畫的技法;穿街過巷的水道是墨色黑白的渲染,畫面的最高最白處就是鏡子一樣閃光的水道,一直通向畫面的最遠處,使整幅畫更加幽深、靜穆,是典型的國畫造境。雖說一天的喧囂從這一刻就要啟動,但靜態的房子、樹木是用靜心默觀來對待這一切的。水道就是一面觀照大千世界的鏡子:不論多大的熱鬧,總有歸於沉靜的時刻,這種靜態美是人們心靈的追求。一幅畫揉進幾種藝術的技法,營造一種超脫的靜美氛圍,這需要作者紮實的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李振凱先生的人物畫,依然是以靜穆來營造氣氛的。不論是怒目拔劍的鐘馗、面壁默思的達摩、還是立地靜聽萬壑松風的行者,都以靜來塑造人物個性。他筆下的鐘馗不是常人所見的充滿世囂氣的"執法者",而是一身凜然、智慧、冷靜的審判者。一柄出鞘的利劍,一雙疾惡如仇的眼睛,加上蓬張的虬髯,再沒有其他的肢體語言。畫面肅靜的出奇,而讓人感到的是一股威懾之氣,鬼魅何敢露面?《萬壑松風》中的行者,用誇張的畫筆突出了行者的面部表情。面對滾滾松濤,他佇足傾聽:是在寧神捕捉來自大自然的召喚,還是屏息聆聽內心的渴盼。他孤寂的身影,獨立在空曠的千山萬壑之間,唯有松風相伴。這個畫面讓人想到柳宗元的那首絕唱: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跨越了千年的時光,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的是同樣的大靜大美境界。
畫作這樣唯美唯靜,畫家本人一定有一顆從容的心靈。的確,李振凱先生心如清水,水的從容、水的寧靜、水的沸騰、水的純淨,每一樣都匯聚在他的身上。正如他在一篇博文中所寫: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絕不淹沒你的優點;你低,我便湧來,絕不暴露你的缺陷;你動,我便隨行,絕不撇下你的孤單;你靜,我便長守,絕不打擾你的安寧。 人如斯,畫亦如斯。
五向合一
2013年 7月 26日 (農曆六月十九),是傳說中的觀音菩薩成道日。是日,將在山西省太原市神堂溝的龍泉寺,舉行 "6·19書畫作品大型慈善義賣"活動。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政界、商界、藝術界人士約數 千人出席。而來自山東德州的青年才俊--著名畫家、書法家李振凱,將是這次活動中眾星捧月的主角。 一
李振凱,生於德州寧津一個普通百姓家庭。這個農家男孩,似乎命中注定是為書畫而生。他自幼好書法、繪畫,終日以地為紙、以水代墨,臨帖、塗抹不疲。由於生有夙慧,兒童時代的李振凱,曾獲世界兒童畫比賽特等獎、一等獎。 1997年,李振凱考入美術學院深造。期間,他勤奮學業、只爭朝夕,國畫、油畫、版畫……無不涉獵,打下了極為堅實的書畫藝術功底。2001年,李振凱畢業,開始蟄居息交、靜心悟道。藝術境界也如日之升,多次斬獲國家級大獎。 儘管如此,李振凱仍保持低調,終日如苦行僧一樣,默默無聞、腳踏實地埋首於藝術天地。 期間,他廣拜名師、博訪道友,靜心體悟。繪畫上,他博覽群籍,研讀中外大師著作,摹寫古今名家畫作,求 教於白冰、默石、姚健等諸名家;書法上,大量臨摹古碑,常年臨池不輟,曾得到啟功、歐陽中石等先生教誨。 生活中的李振凱,真誠樸實,淡泊儒雅,沉靜寡言,心無旁騖。平日裡端一杯清茶,凝神四壁名繪;持一冊畫譜,潛心古人筆意;握一管狼毫,沉浸創作神境。走出工作室,他更喜親近自然,或徜徉於密林,體味大自然的無窮造化;或獨坐於空山,捕捉天地間的靈性禪意…… 經過漫漫艱苦跋涉,而立之年的李振凱,筆墨功底紮實穩健,可謂少年老成,大氣渾然。他對自然界的物、理、情、態的極為深刻的體會,使其藝術由形入神、出神入化,從"師於師""師於物"的層次,抵達了"師於心""隨心所欲"的至高境界。其花鳥工筆、山水寫意、傳統版畫、西洋油畫,無不功底深湛、形神兼備,可謂禪意滿滿、道境悠悠;其書法、篆刻,出入百家,個性鮮明、境界高古。 藝術的本質,在於富於個性的創造,在於永不停歇地開拓。李振凱這匹墨海馳騁的黑馬,當其腳步從美院的大門跨出的那一刻,便開始了不懈的探索,最終在藝術上形成蛻變,化蛹成蝶。 觀其畫,在古風與現實之間獨樹一幟,融國畫、油畫、版畫、工筆畫以及金石書法為一爐,取其精粹,得其神韻,將天、地、德、體、命等五象盡情呈現,仿佛世界萬物都有了靈魂與生命…… 觀其書,鋒芒之處,盡染了晉代尚韻、唐代尚法、宋代尚意、明代尚態、清代尚朴之千姿百態。他與線條共飛,與墨象共舞,正合孟浩然詩聯"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二 一位藝術大家這樣評價李振凱:"他是目前國內70後中兼具'油畫家、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詩人'之稱的藝術家"。李振凱在藝術領域,虛心吸取諸家之長,兼容並蓄,可謂起點高、用心專、視野廣,這也使其真正站在了諸多"巨人的肩膀"上,得以成就真我和大我。 但是,如果把李振凱單單視為一個書畫家,那真是委屈了他。 正如和諧中國主任觀察員王建平先生所認為的:這個生於1979年的年輕人,所創造的五向合一繪畫藝術,將"開創一個嶄新的藝術流派"。其畫作集哲學、藝術、人生理念之大成,融會中外、貫通古今。 之所以如此講,就在於李振凱通過靜心悟道,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藝術門類。這個藝術門類,就是其"五向合一"繪畫藝術。 所謂 "五向合一",就是將國畫、油畫、版畫、書法、構成等5種技法元素融為一體,並且將佛家、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5種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之中,形成了鮮明的李振凱個人風格。 李振凱認為:"五向合一"之表現形式,其精髓是一個"五"字。 "以五為本"是其"綱領"。具體到繪畫而言,就是融入五種文化元素、哲學理念、創作技法。 從最初的悟道,到艱苦地探索、創新、總結、升華,李振凱逐漸形成了自己成熟的"五向合一"藝術理論體系。
三 而最令人關注的,是李振凱的"人生五大工程"--主要運用 "五向合一"的表現形式,圍繞"真""善""美""慧""五"等五個方面的主題完成一系列藝術創作活動,活動將完成美術作品650幅,對他個人而言,堪稱"文化工程"。 每一項工程,李振凱都要從文化和學術定位上,從佛、道、儒、法、墨諸家學說中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讀和闡釋。而伴隨"人生五大工程"的實施,將形成《中國五向合一技法大全》等論著。 一個自覺地開發和利用自己潛能和天才的人,才有可能成長為真正的藝術大家。而李振凱正是這樣的一個人。 據了解,李振凱正全力投身前4項浩大美術工程的創作。毋庸置疑,完成這一宏大規劃,將耗費他很多年乃至畢生的精力。 禪心似雪,大美無言。李振凱還非常年輕,但他已經站在了一個很高的起點上。我們由衷祝福他,在今後的藝術道路上,如願以償,成就輝煌,為家鄉人民帶來更多的榮耀!
奇人奇畫
一見清容愜素聞,有人傳是振凱君。甲午年夏日,朋友引薦,我始得見振凱先生。早聞先生出身寧津寒門,生有夙慧,酷愛書畫,終日以地為紙、以水代墨,臨帖、塗抹不疲。披金斬 銀,獲獎無數,緣遇歐陽中石先生賞識蒙先生教誨,勤奮學業、只爭朝夕,國畫、油畫、版畫,無不涉獵,小有所成;後得名師賜教,蟄居息交、靜心 悟道。博覽群籍,研讀中外大師著作,摹寫古今名家畫作,求教於白冰、默石、姚健等諸名家;臨摹古碑,臨池不輟,,藝術境界如日之升,初出江湖,斬獲國際大獎無計,獨創"五向合一"畫派名震四海。 我之初欲見先生,實慕先生之名,欽先生之才,賞先生之人。不敏如我,固非賢者,然迨進先生門牆,而後登堂入室,交遊有日,耳濡目染,乃識先生之真、之道、之大、之可師。曩者子貢雲"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屋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今我知之矣。然門牆之外無緣獲睹者,其誰信之?苟遇下士而強與語,或大笑,莊生所謂"夏蟲不可語冬冰",其是歟。
先生性格坦率開朗,出語少忌,剴切中肯,知而必言,言必及義,至於評騭時流,往往直白而不委婉,故常開罪於人,在所難免。然則眾人之嫉恨先生者,非惟此一端,究其原因,實先生不為虛名所累,不入各類協會,不擔各種頭銜。先生以空山道人為名,實乃淡泊名利之居,從善如流之舉,端一杯清茶,凝神四壁名繪;持一冊畫譜,潛心古人筆意;握一管狼毫,沉浸創作神境。韓昌黎雲"德高而謗興,事修而毀來",人者皆心知肚明,可發一嘆。至如本不識先生其人、矮子觀場隨人俯仰、動輒以詆毀先生為快事之輩,則純似吠日之蜀犬,可笑可憐;抑或藉是伎倆而企望抬高自家身價者,更俗鄙甚矣,虛偽甚矣,愚昧甚矣,豈可得乎?
先生畫格書格詩格文格人格高標,善才善用,自無俗常瑣務之累,城市山林,遠離塵囂雜念,故能心無掛礙,抱沖放言。先生清晨五時即起,或向壁揮毫,或伏案筆耕,或臥椅吟詠,或精舍兀坐,當是時也,我信先生可以"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可以"思理為妙,神與物游",可以"寂然凝慮,思接千載",可以"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可以"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其花鳥工筆、山水寫意、傳統版畫、西洋油畫,無不功底深湛、形神兼備,可謂禪意滿滿、道境悠悠;其書法、篆刻,出入百家,個性鮮明、境界高古。
"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風清骨峻,文質彬彬,所謂內外兼修者,乃先生也。先生之畫精之矣,立意現實與古風之間,融國畫、油畫、版畫、工筆畫以及金石書法為一爐,取其精粹,得其神韻,天、地、德、體、命五象盡情呈現,取精用宏,道心惟微,故為世人賞,為知者重;先生之書法,鋒芒之處,盡染晉代尚韻、唐代尚法、宋代尚意、明代尚態、清代尚朴之千姿百態。與線條共飛,與墨象共舞,勢如孟浩然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先生之詩文,大而化之,可作詩賦、藝評觀,可作史論、哲學讀,大散文也,非尋常散文也,其氣雄,其理深,其詞美,其味醇;倘無壯闊空明之氣,無貫通博雅之學,無深邃奇譎之思,無睿智超拔之悟,無嵌崟磊落之行,無敏辨通融之理,無曠達疏宕之情,無恣肆風發之才,無縱橫排奡之筆,則何以堪?若乃先生之落筆,洋洋萬言,舉重若輕,然則一如其潑墨簡筆人物畫,蘊含非常之難度與絕對之高度,絕難與外人道也。先生融國畫、油畫、版畫、書法、構成五技法元素融為一爐,沁佛家、道家、儒家、法家、墨家五元素於作品之中,五向合一之法,情若躍馬攬轡、奔逸天岸;力若萬象畢呈、移山倒海;勢若飢鷹渴驥、掣電奔雷。當此之時,解衣般礴,目空今古,放筆即來筆底,狀物如在目前。縱筆處如飛瀑之懸匡廬,收筆處如鴻聲之斷衡浦。閎肆至極,不失矩度;恣情慾狂,終歸內斂。潑墨人物瞬息間,心許而情侔,神遇而跡化,潑墨之願望人或皆有,於幻想中亦甚神奇,然方其舉筆,即遇梗阻;毫穎觸紙,敗筆紛至。當此之時,煩躁生而清氣遁,氣既盡而情已頹,惟捶硯碎墨,斷筆撕楮而已。因之潑墨人物畫更需要者為學問、為功力、為識見、為修養、為天分。善哉!先生畫法之高明,正可於先生高明之書法互為印證,窺參消息。
從先生學,親承謦軟,其所獲也多:在畫法,在書法,在詩詞,在文章,在藝術,在做人,在處事,在道德。先生,諍友也,春風化雨,知著見微,不斤斤於某家某書,不孜孜於某章某句。先生之授學,了無成法,從心所欲,在揮毫間,戲樂間,遊歷間,茶飯間,笑談間。譬如以詩鐘對聯為消遣,先生因材施教,字斟句酌,諄諄啟誘,點鐵成金,然後師生俱樂,各有會心。此般景象,看似容易,實則艱辛,入門弟子中若非飽讀詩書者恐難措手,才學淺陋如我者,每每赧顏而汗下,復思自勵以進步。眾生尚搔首之際,先生句已出,其才思之敏捷、趣味之卓犖、妙旨之幽微、立意明篇之天衣無縫,我等望塵咋舌而已,拊掌嘆息而已。先生平日咳唾珠玉,其隨風湮滅者,又不計其數矣,惜乎不能一一錄之。 先生之畫名,為書名掩;先生之文名,又為詩名掩。凡得讀先生之畫者,莫不折服,轉以晚見先生之畫為憾,更以不能盡讀先生之畫為苦。我遂起裒輯之念,幸先生慨允,乃有斯編,亦僅撮其大者而已矣。既成,蒙先生抬愛,屬綴數語,乃敢附驥雲。
作品風格
色彩斑斕,可以塑造世上萬物。五向合一,同樣也可以表現大千世界。李振凱先生五向合一風格的作品,由於其簡潔、明快,並得之迅捷,觸景生情,追思憶舊,詢問人生。李振凱先生五向合一的作品,宛若一段妙文,如同一段詩句,可以表達出雋永之意,拍動靈光之翼,給人以豐富的聯想。他的作品給我們遞來一紙神秘、一紙雋永;或許還有一紙輕鬆、一紙平實。李振凱先生的五向合一風格的作品,雖然不是一個重要的有分量的畫種,但,它所負載的一切,同樣可以使人愉悅,給人快感,讓人領悟美感在其中的千變萬化,並帶給我們美妙的遐思……任何藝術載體,只要有深度的審美感覺,都能觸動人們的心靈。欣賞完李振凱先生的作品,總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裡面營造的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讓人震撼甚至叫人盪氣迴腸。他的作品中縈繞着凝重的儒、道、佛、法、墨家的文化意蘊,這與畫家的成長和家庭教育有關。 顧愷之在《魏晉勝流畫贊》中著有著名論句:"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台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但是中國畫在幾千年的發展與演化過程中,在宋朝就達到了自己的顛峰。當代畫家如果仍然一味從傳統入手,已經很難再出新意。面對這樣的大環境,李振凱先生把自己對中國畫的認識 從另一個方向拓展了開來,即把畫筆伸展到了古代山水畫家無法涉足的現代生活中來,始終把握住了"筆墨當隨時代"這至理名言,從而確立了自己當代中國畫的藝術風格,或者說是自己的畫風。美是客觀存在的,美有其自身的規律。然而,人們對美的認識和理解,仍然有很大的差異。對於李振凱的五向合一風格的作品作品的內在美更是如此。
李振凱的作品在人們眼裡不只是一種同類色用色技巧的渲染,而是一種能表達意象、意境和畫家心裡感受的特殊視覺語言。 國畫大師傅抱石在《中國繪畫變遷史綱》中說:"水墨就是寫意,寫意必須水墨。""意"即指意境、氣韻,可見,李振凱先生的五向合一系列作品中的黑白內美是從意境、"傳神"上來認識、理解的。 他的作品的黑白內美還與老莊的哲學思想分不開。老莊的思想中有一個觀念是"樸素玄化",厭棄絢麗燦爛的色彩。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莊子亦認為:"五色亂目","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染也",唯有"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這種思想對於李振凱先生的作品影響是非常大的,他的作品中透露着濃厚的道家思想。就像南朝的山水畫家宗炳說的"澄懷味象"、"以形媚道"就是典型的道家思想。道家以追求"上下與天地者同流"的"與道冥一"的境界,以藝術活動體驗"天道",正符合李振凱先生創作的欲望。李振凱先生研究道家思想,從中受到了道家思想精髓的影響,對他五向合一的繪畫風格提供了理論依據。黑白之所以高貴,源於道家思想與宇宙有着本質的聯繫。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運墨而五色具"、"墨色如兼五彩",以墨色來代替五彩的見解,顯然也是受老莊思想的影響。墨色能涵蓋自然中所有的色彩,可以表現萬物,便自然而然被人們所接受,成為人生崇尚的境界和民族的一種習慣。
至於線條,中國畫家都有心得,認識線對造型的作用和線描自身的審美價值,是同畫家的繪畫創作活動相伴相隨的。然而李振凱先生對線的運用更是極具心得。李振凱先生的作品中的線條不僅取法於中國的白描傳統,而且還取法於西方的大師,在轉益多師中有了生動而多樣的現代品質和風格。由傳統而現代,研究李振凱先生的線條有着中國式的文脈傳承方式,又與畫家成長的每一階段都有不同的呈現。李振凱的作品中虛實、空靈不僅僅是用線的粗細深淺調節,"留白"(或"布白")是一種藝術手段,如《周莊》、《雪村》等一系列作品所構成的"靈魂"部位往往都是用"留白"來表示的,這也與儒家"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見解分不開。《老子》雲:"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把"道"與"水"聯繫在一起,就如同李振凱先生作品中"圖"與"地"的關係一樣。還把"水"與人的品德和人際關係掛鈎。人之自淨如水靜之自清澄,成為逸士高人的嚮往與追求。
然而李振凱先生將大千世界裡五彩繽紛的自然物象和人文形象雖只用黑白兩種顏色來表現,卻富有無窮的創造力和永恆的生命力。這是因為,黑白既可以表示明度,又可以表示色彩;既可體現形體,也能表達符號情感。 我們若從哲學思想境界來認識、理解黑白語言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就不難體察到它的"高貴性"了。李振凱先生的作品如同一支優美的樂曲,飄逸着奇妙律動和悠揚婉轉的旋音,不斷撥動着人們的心弦。李振凱先生的作品行走於黑白世界。他儼然以自己為精神統帥,信馬由韁,揮灑自如,幸福源泉自心底奔涌。 透過線條足見李振凱的儒性,透過黑白兩色足見李振凱先生的道性,透過畫家作品的構圖足見得李振凱的禪性。 李振凱的作品中將中國畫,油畫,書法線條,構成,版畫等五個方面融為一體,形成了鮮明的五向合一風格,並且將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等五個元素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形成了鮮明的李振凱個人風格。
以五為本
李振凱先生將"五向合一"作為其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同時,他用這一表現形式創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成功作品。這一形式的創立,我把它看作是中國畫壇的一場革命,是一個新的"流派"的誕生。這一"流派"的現世,必將在精英輩出的今天引起強烈的震動。 "五向合一"之表現形式,其精髓是一個"五"字。"以五為本"是其"綱領"。五者:在天為五星,於地為五方,于山為五嶽,於德為五常,於體為五臟,於命為五行,於畫為五色,五技......
"五向"而非"五項","五向合一"是將中國畫,油畫,書法金石,構成,版畫融為一體,表現天、地、德、體、命等諸五之內涵,彼中有此,此中有彼,彼此相融,此彼相應,取其靈氣,吸其精華,而不是將各種形式合在一起的大雜燴。
"五向合一"的創立,必然為畫界帶來無限的活力和生機!
融百花而怒放,
集馨香而布世!
「三」之後,便是萬物的搖曳了。 搖曳,其實是光與影的對質和對稱。 偏偏於其中,振凱看見了「五」。當然,這種看見是目擊道存式的。 百度一下:五,會意。從二,從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錯。 由此看,「五」既是一個數,又是萬物關係的一種指稱。從物理學講,「五」是一個矢量。 追究起「五」的本相,振凱洞見了它的文化繼承性以及影響力。比如東、西、南、北、中為向;比如仁、義、禮、智、信為向;比如金、木、水、火、土為向;比如色、受、想、行、識為向。等等。然而,向非項也。向是萬物運行的過程和結果。於斯出發,振凱提出了五向合一說。這種創見,嚴重呼應了同鄉大儒董仲舒當年的「五行」之謂以及「天人相應論」。 在德言德。作為德州人,振凱為人世貢獻的就是一個「誠」字。其待人的誠懇,其對藝術的誠摯,都讓人感受到了信的力量。作為「空行道人」,他推舉無常為美。由是,他體察到了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靜讓這個世界原形畢露,也讓振凱能夠見微知著。古人云,虛靜生白。從其繪畫大量的留白看,靜的生產力顯然是不容小視的。 清盤了個我的身份焦慮,振凱的正念與正識,如雨般「隨風潛入夜」。念念不忘時,曲徑通幽處,轉身便是藝術。 與諸多書家、畫家相異,振凱信的是藝術。一個把藝術當作信仰的人,自然也就成了道的載體。道成肉身,在別人那裡,儼然是方法論;而在他這裡,卻成了一種實實在在的行走。 三十六計,走為上。我相信,這是上道的上。
專家點評
李振凱是青年一代中唯一能同時擁有"油畫家、書法家、國畫家、篆刻家、詩人"之稱者,他的書法將書、畫、印、詩、西洋畫融為一體,"紮實的文化藝術功底、瀟灑熟練的筆鋒、立意深刻的構思、高雅清秀的色彩,已經構成了畫家李振凱獨特的藝術風格,使他的作品無論是在人文上還是在技法的表現上使他的藝術風格得到了了標新立異藝術家 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素養。
視頻
李振凱,漂亮的簽名請收藏
參考來源
- ↑ 李振凱,字李松,號冰雨,山東寧津人,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18-12-21
- ↑ 自幼以地為紙、以水代墨練習中國書畫,擅長:油畫,中國人物畫,書法,篆刻,尤以油畫人物和書法著稱,搜狐 - www.sohu.com/a... - 2017-9-26
- ↑ 2001年——2005年間先後在北京、濟南、鄭州等地舉辦了個人書畫作品展,贏得了社會好評!並有多家媒體、報紙對其藝術作品作過專題報道。其藝術作品已被許多國家、地區的博物館、企業及個人收藏,搜狗問問 - wenwen.sogou.com/z... - 200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