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石牌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成梁石牌坊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北鎮城內鐘樓前,是明萬曆八年(1580年)明神宗朱翊鈞為表彰遼東大將李成梁的功績,命遼東巡撫周詠等人修建的。石坊高九米,寬十三米,四柱五樓,全部用淡紫色石料製成。飾有人物、花卉等浮雕,刻工細緻精巧。坊額上豎刻「世爵」二字,橫刻「天朝誥券」及「鎮守遼東總兵官太保兼太子太保寧遠伯李成梁」等字。該石坊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欣賞價值。翹梁、通枋及攔板斗拱等製作精美,間飾人物、四季花卉,鯉魚跳龍門、一品當朝、二龍戲珠、三羊開泰、四龍、五鹿、海馬朝雲、犀牛望月、喜祿長壽封侯等浮雕,吸引了無數遊客駐足觀瞻、流連忘返。坊額豎刻「世爵」二字,橫額刻有「天朝浩劵」及「鎮守遼東總兵官太保兼太子太保寧遠伯李成梁」;下刻「萬曆八年十月吉日立」中柱柱腳前後各有夾柱石獅兩對。外側各有石獸一隻,整架石坊精秀俊美,是遼寧地區幾座著名石坊佼佼者之一,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中文名稱 李成梁石牌坊
外文名稱 Li Chengliang Stone Archway
地理位置 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性氣候
開放時間 全天
始 建 明萬曆八年(1580年)
人物生平
李成梁一生鎮守遼東三十年,功蓋當世,權頃遼東,堪稱地地道道的東北大帥。
社會評價
人已去,物已非,留下的只有言官們的口水和史家的輕薄。[1] 終明一代,關於李成梁的是是非非還在繼續,有罵聲,也有掌聲。人們似乎一直想為李成梁蓋個棺定個論,但是縱觀李成梁的一生,其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又怎可一論而定?
人物簡介
李成梁,字汝契,是明代隆慶、萬曆年間鎮守遼東的大將。少時家貧,四十歲以後,以戰功升險山參將,代理遼東總兵官。他勤於邊事,大修邊備,重振邊務。他用計殺死了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大大削弱了建州女真的實力。多次打敗女真人和蒙古各部的侵擾,鞏固了明朝的東北邊防。但他又居功自傲,奢侈無度,於明萬曆十九年被彈劾解任。十年後又被起用,以七十六歲高齡復鎮遼東。使遼東再次出現安定的局面。他死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享年九十歲。 李成梁有九子或為總兵或為指揮使,或為指揮與參將,時人譽為「李家九虎將」。古今流傳與北寧地區有關李成梁的諸多傳說:如「五門出殯」,「百官填墳」、「老罕王與老虎圈」、「王皋石」等等,加之坊北百步內的北鎮鼓樓相映成輝,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吸引了無數遊客。晚明遼東將門李成梁家族自朝鮮內附,其家族源為晚唐時期逃避中原戰亂而遷入當時的新羅。《明史·李成梁傳》記載為:「高祖英自朝鮮內附」。《李氏譜系》記載:「第一世,李英,公以軍功授世鐵嶺衛指揮僉事。卒葬鐵嶺東南樊(凡、泛)河北山之陽。族人稱為新墳。娶李氏。卒與公合葬。子一,文彬。」 二書均記載李英為鐵嶺李氏的一世祖。李春美夫婦合葬墓志銘則記載:「先籍朝鮮國禿魯江人。自我太祖龍興,祖鷹你渡江而歸,遂家鐵嶺焉。世以武功衛國,升副千戶,逮於公已四世。」《李氏譜系》又記載:李樹德「修譜時有關東九世孫(李)廷相送宗圖一張,系諱如楠公親筆。據載云:一世祖李膺尼,洪武渡江歸附,授總旗。二世祖(李)英。」兩個史料記載一世祖是李膺尼。明朝末年手抄殘本《李氏家譜》,則記載:「一世:李撒把奴,回籍;李哈山,回籍;李者根穗,(妻)李氏,生一子(即李膺你);李把土裡,回籍。二世:李膺你,授千戶,(妻)李氏,生一子(即李英);三世:李英,襲千戶,(妻)李氏,知生五子,寧遠伯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贈太傅兼太子太保寧遠伯;四世:李春美,贈太傅兼太子太保寧遠伯,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生二男,長子(李)涇,贈太傅兼太子太保寧遠伯,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妻)楚氏,生四子,二(子)李滋,無嗣。」
消逝的父子
1618年,93歲高齡的李成梁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一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公開和明朝叫板;這一年,明朝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威鎮遼東三十年的李成梁,死後並沒有魂歸鐵嶺故里,而是葬在了「京北仰山之北」。在努爾哈赤統帥的八旗軍的打擊下,昔日威風八面的遼東鐵騎一蹶不振,伴隨着李成梁父子的沒落而逐漸衰落,走向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