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十二首·其二(陶淵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雜詩十二首·其二 |
作品名稱:《雜詩十二首·其二》 創作年代:東晉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陶淵明 |
《雜詩十二首·其二》是詩人陶淵明的作品之一。陶淵明是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
原文
“ |
雜詩十二首·其二 白日淪西河(阿),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里暉,蕩蕩空中景。 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 |
” |
— 《雜詩十二首·其二》 |
譯文
太陽漸漸沉落在西山,白月從東嶺升起。
月亮遙遙萬里,放射着清輝,廣闊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風吹入房門,在夜間枕席生涼。
氣候變化了,因此領悟到季節也變了,睡不着覺,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長。
我想要傾吐心中的愁思,卻無人與我答話,只能舉杯對着隻身孤影飲酒。
時光飛快流逝,(我)空有壯志卻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這件事滿懷悲悽,(心裡)通宵不能平靜。
作者簡介
陶淵明大約生於365年,出生在今天的江西省宜豐縣澄塘鎮新安村的安成自然村。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父名史不載,存疑。)陶淵明年幼時,家庭衰微,九歲喪父,與母妹三人度日。少年時期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懷着「大濟蒼生」的願望,任江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當時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陶潛傳》)。後任彭澤縣令,自做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公元393年陶淵明時年29歲,與妻及子離開南山陶家坪。此後陶淵明一家在潯陽居住了24年。其間,陶淵明因王氏妻亡,繼娶潯陽翟氏。公元416年,陶淵明52歲,與妻翟氏帶幼子佟回到宜豐故里,修葺南山舊宅而居之。11年後,陶淵明卒於星子栗里,後歸葬康樂縣義鈞鄉之七里山即今宜豐澄塘鎮的七里山。
陶淵明被稱為「千古隱逸之宗」。公元427年,陶淵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歷程(有關陶淵明的生年仍有待考證,因此此處的六十三年之說也有待考證),與世長辭。如今陶淵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塊碑石組成,正中楷書「晉徵士陶公靖節先生之墓」,左刻墓誌,右刻《歸去來兮辭》,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孫所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