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朝天区汪家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朝天区汪家乡位于区东南,东壤旺苍,西界麻柳,北邻李家,南毗市中区,距区政府62公里,幅员面积35.99平方千米。人口6200人(2017),生猪养殖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19年12月23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汪家乡、李家乡,设立李家镇,以原汪家乡和原李家乡卫星村民主村青林村、张家坝村、流水村、新建村、永乐村所属行政区域为李家镇的行政区域,李家镇人民政府驻河润街34号。[1]

中文名称: 汪家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中国四川省

面 积: 35.99平方千米

人 口: 6200人(2017)

海 拔:1604米

地理环境

乡境属岩溶台地中山喀斯特地貌,最高峰黛家山。海拔1604米,最低点棉花地,海拔720米。年平均气温13℃,最高气温25℃,最低气温-6℃。境内溶洞较多,地下水丰富,气候湿润,年降水量1200毫米,无霜期215天。明清时是川北有名的硝磺之乡。汪家乡属低温次森林山区,农业基础较好,耕地主要分布在洼地、台地、小平坝、小盆地、山峰岗峦之间和山坡上。主产玉米、洋芋、荞麦、小麦、杂粮等。主要矿产资源有泥炭、煤、石灰石。

经济发展

在“5·12”地震中,汪家乡大量生猪养殖圈舍垮塌。为尽快恢复生猪养殖业,汪家乡党委、政府在积极解决受灾群众“吃、穿、住”的同时,把恢复生猪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及时抽派乡村干部对圈舍受损情况进行摸排,建立农户养殖意愿调查档案。制定发展生猪养殖优惠政策,并与相关部门协调养殖大户在用地、用电、信贷方面遇到的困难。与此同时,认真开展畜禽圈舍的消毒灭源工作,对圈存4.3万头生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5.12地震后汪家乡积极抓好养猪场的规模、标准化建设,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汪家乡从外地引进洋二杂母猪110头,及时对养殖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并带领养殖大户参观元坝生猪养殖示范园区。汪家乡外销仔猪14593头,出栏肥猪12690头,实现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社会事业

一是帮扶见实效。自强自救,坚定坚强坚韧,实行亲帮亲,邻帮邻,友帮友,党员帮、干部帮,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苦干实干,脚踏实地,用双手和辛勤劳动重建家园。二是科学合理规划。采取集中建设与分散建设相结合,场镇建设与农村建设相结合的规划方式来推动灾后重建,树立抓恢复重建就是抓发展的重要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变废虚为新居。由于汪家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在乡常委、政府的组织号召下,进行了大规模的以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使通乡公路达到等级化,汪家乡所有村组都通了公路,完善了场镇人畜饮水工程,完成了“普九”学校建设,修建了规范的农贸市场,其它改田改土、造林、建园等建设也大大加强。汪家乡基础建设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局面。汪家乡已逐步奔向小康,到2002年底,汪家乡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2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126元,人均有粮达520公斤,形成了以种草养畜、商品蔬菜为主导产业,土鸡、中药材、干鲜水果等多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视频

汪家乡: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