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曾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曾灿(1622-1688),原名传灿,字青藜,止山,自号六松老人。宁都人。

生平

崇祯末年兵部给事中曾应遴第二子。曾灿出身官宦之家,曾任兵部职方主事。明亡后,曾灿削发为僧,长年客游浙江、两广,侨居吴下二十余年,后匿翠微山,与魏禧魏际瑞魏礼彭士望等合称“易堂九子[1]。晚年游京师而卒。

“曾灿,字青藜,亦宁都人,给事中应遴仲子。岁乙酉,杨廷麟竭力保南赣。应遴以闽峤山泽间有众十万,命灿往抚之。既行,而应遴病卒,赣亦破,乃解散。寻祝发为僧,游闽、浙、两广间。大母及母念灿成疾,乃归宁都。以大母命受室,筑六松草堂,躬耕不出者数年。后侨居吴下二十馀年,客游燕市以卒。著有六松草堂文集西崦草堂诗集。”[2]

诗文

过渊明先生墓道

只有青峰在,能逃乱世名。江河消酒力,天地托钟声。

彭泽官三月,柴桑老一生。为伤孤竹子,何以不躬耕。


出都次芦沟桥

谢却长安路,天心不易回。铜人虽未去,石马可能来。

宫阙余寒照,山川尽劫灰。吾生太平日,几见此蒿莱。


将立春同友郊外眺望

群动各有息,兹游成我闲。气交寒暖候,春到有无间。

寒石自流水,夕阳多远山。离离林下屋,时见鸟飞还。


岁暮武陵别叶子九往京口

残腊无佳日,况当离别年。布帆从此去,江水正茫然。

贫贱愁中路,风波乱后天。好将今古泪,寄与夕阳船。


秋旅遣怀兼柬易堂诸子 其一

枫树经霜秋色新,西风山郭起黄尘。排墙耻作今名士,筑室嫌为旧党人。

老马仅存还恋主,敝貂犹在敢言贫。东南芳草牛羊下,可许浮生老钓纶。[3]

注释

  1.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魏叔子先生事略》条:“易堂九子,自三魏及躬庵、确斋外,曰李腾蛟咸斋,邱维屏邦士,彭任中叔,曾灿青藜。”
  2. 《清史稿·卷484·列传二百七十一·文苑一》
  3. 曾灿诗文,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