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是 |
是,读作shì,为汉语常用字(一级字) 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金文 ,其本义为正,不偏斜,又可引申出对、正确之义,再引申为应答之词,表同意、赞成、服从等。汉代以后"是"用作系词表示判断。也假借表示这个、这、这样等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是
异体字; 徥,昰࣊�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郑码; kaii
五笔; jghu
四角; 60801
仓颉; amyo
统一码; U+662F
部首; 日
总笔画; 9
结构; 上下结构
笔顺编码; 251112134
字级; 一级字、常用字
平水韵; 四纸 上声
字符表
会意字。能够确认的"是"字见于西周(图形1,2,3,4)早期(或以为甲骨文已有"是"字),多作图形A,上部图形B中有点,个别作图形C。个别字形上部写作"子"形,见于西周中期器物娄簋(《集成》 3911盖铭作图形D,器铭作图形E, 3910同铭簋盖、器铭分别作图形F、图形G)。 "是"字最早字形的构意不明,郭沫若认为乃"匙"之本字;马叙伦、戴家祥等认为字像有矢箸之,图形H像射屑料鹄形;张日升以之与"万"类比,认为"是"本为虫类。
"是"字形体的演变分为两途:一是图形I由演变为图形J、图形K,字形上部构件发生变化, "禽"(图形L--图形M)、 "万" (图形N--图形O--图形P)等字的演变与之类同;一是上部构件的下半自春秋时期(图形5,6,7,8,11,12)开始逐渐与下部构件"止"融为一体,整字讹变为从日从正,为小篆形体所本。第一种演变在战国时期(图形9,10,13,14,15)中断,没有流传到后世。图形Q的写法一直保持到汉代,但已非主流写法,最终被从日从正的写法所替代。
春秋器徐醓尹征城(《集成》425)作图形R,盖是银雀山汉简图形S写法之所本。我们现在楷书的"是"其实是糅合了古隶和篆书的写法而形成的。至于《说文》籀文图形T,不见于汉代(图形16,20,21,22,23,24,25)以前的文字资料,似是汉人依"正"字古文而附会。
"是"之意义,《说文》就讹变的字形训"直",文献用义有一个围绕"正、直"而引申的意义系列。金文中多用为指示代词,战国文字资料中或用为"氏"。判断词"是"西汉已经出现, 但其产生之上限尚有争议。[1]